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309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无人机体和信息箱,信息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收集箱,无人机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锥孔,定位锥孔的内壁与信息箱的顶部表面相适配,无人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信息接收装置,信息箱的内部设置有信息传输装置,信息传输装置将信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传输至信息接收装置。该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设置信息传输装置,达到了对大气传感检测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存储,以便于随时将信息快速有效地有线传输至无人机体内供带回分析,从而避免无线传输在大范围下耗电的问题,具有节能特点。

An air pollu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监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环境监控模块实现了对温室大棚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土壤pH值等实时环境数据展示。目前随着对环境监控越来越智能化,需要使用各类传感器对大气进行实时监测,这些监测的信息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信息传送模块来对信息进行无线传送,但无线信息传送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在偏远地区或监测范围大的区域,无线信息传送会受距离的影响而变弱,有时会出现信息的丢失;2、无线信息传送需要不停的消耗电能,而在实际情况中,不需要实时传送信息,且在大范围监测环境下,电能容易过多不必要的损耗,一旦位于野外环境中,电力设备很难达到的位置,就只能利用太阳能设备进行小功率供电;3、若定时使用无人机收集信息时,无人机很难准确实现定位,同时无人机受蓄电量影响,很难进行长时间飞行收集信息,且户外很难携带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其具有自动稳定传输信息和充电定位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无人机体和信息箱,信息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收集箱,无人机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锥孔,定位锥孔的内壁与信息箱的顶部表面相适配,无人机体的内部设置有信息接收装置。信息箱的内部设置有信息传输装置,信息传输装置将信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传输至信息接收装置。信息箱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充电结构,锁定充电结构对无人机体充电。信息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对信息箱内的用电元器件供电。进一步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存储器,定位锥孔的内顶壁开设有插口,插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信息接收引脚,信息接收引脚通过控制器与存储器电性连接,定位锥孔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头,控制器为单片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无线信息传输进行有线传输,信息传输稳定有效。进一步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开设有信息传输孔,信息传输孔的内壁与信息接收引脚滑动插接,信息传输孔将信息通过信息接收引脚传送至存储器进行存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信息的稳定传输,不会丢失信息。进一步地,信息箱的上表面铰接有翻盖,翻盖铰接处的销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带动翻盖盖住信息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未进行信息传送时,扭力弹簧带动翻盖盖住信息箱,防止雨水杂物灰尘落入。进一步地,锁定充电结构包括启动开关,启动开关固定安装在信息箱的锥度面上,启动开关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水薄膜,启动开关与第一电动推杆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无人机体的自身重力触碰启动开关,防水薄膜对启动开关进行防水密封保护。进一步地,信息箱的底部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延时开关,延时开关分别与启动开关和第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截面呈三角形状,信息箱的内侧底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壁与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滑动插接且相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状的定位槽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第二电动推杆在启动开关启动后,推动其伸缩端插入定位槽内,无人机体的竖向被固定定位,便于信息的传送,防止第一电动推杆顶起无人机体,同时延时开关启动,达到设定时间后,断开第二电动推杆的电源,使得第二电动推杆回缩复位,断开对无人机体的竖向定位锁定动作。进一步地,定位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极环,两个电极环均通过导线与无人机体内的电源电性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片,弹簧片与电极环滑动接触电性连接,弹簧片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电能通过电极环对无人机体内的电源充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推杆在启动后与定位槽定位固定后,带动弹簧片与定位槽内的电极环接触,实现对无人机体的充电动作,电极环分布在整个定位槽内壁,能够方便无人机体从任意竖直方向上降落,无需调整竖直方向上的降落方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信息接收装置,达到了利用无人机体带动存储器有线接收每个信息箱内的大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信息,从而具有快速有效接收传感信息的特点,同时不会丢失数据。2、通过设置信息传输装置,达到了对大气传感检测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存储,以便于随时将信息快速有效地有线传输至无人机体内供带回分析,从而避免无线传输在大范围下耗电的问题,具有节能特点。3、通过设置锁定充电结构,达到了无人机体进行固定的同时,利用数据传输的时间对无人机体进行补充充电,从而增加无人机体的飞行时间,无需携带额外的充电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信息箱结构顶部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槽结构剖视图。图中:1、无人机体;2、信息箱;21、存储器;22、插口;23、信息接收引脚;24、针孔摄像头;3、信息收集箱;4、定位锥孔;5、支撑柱;6、太阳能发电组件;7、第一电动推杆;71、信息传输孔;72、翻盖;8、启动开关;81、第二电动推杆;82、延时开关;83、定位槽;84、电极环;85、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无人机体1和信息箱2,信息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收集箱3,无人机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锥孔4,定位锥孔4的内壁与信息箱2的顶部表面相适配,无人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息接收装置。信息箱2的内部设置有信息传输装置,信息传输装置将信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传输至信息接收装置;进一步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存储器21,定位锥孔4的内顶壁开设有插口22,插口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信息接收引脚23,信息接收引脚23通过控制器与存储器21电性连接,定位锥孔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头24,控制器为单片机。将无线信息传输进行有线传输,信息传输稳定有效;通过设置信息接收装置,达到了利用无人机体1带动存储器21有线接收每个信息箱2内的大气污染传感器检测的信息,从而具有快速有效接收传感信息的特点,同时不会丢失数据。信息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充电结构,锁定充电结构对无人机体1充电;进一步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第一电动推杆7的伸缩端固定开设有信息传输孔71,信息传输孔71的内壁与信息接收引脚23滑动插接,信息传输孔71将信息通过信息接收引脚23传送至存储器21进行存储。能够实现对信息的稳定传输,不会丢失信息;通过设置信息传输装置,达到了对大气传感检测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和存储,以便于随时将信息快速有效地有线传输至无人机体1内供带回分析,从而避免无线传输在大范围下耗电的问题,具有节能特点。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无人机体(1)和信息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收集箱(3),所述无人机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锥孔(4),所述定位锥孔(4)的内壁与信息箱(2)的顶部表面相适配,所述无人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息接收装置;/n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设置有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将信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传输至所述信息接收装置;/n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充电结构,所述锁定充电结构对所述无人机体(1)充电;/n所述信息箱(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组件(6),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6)对所述信息箱(2)内的用电元器件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无人机体(1)和信息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息收集箱(3),所述无人机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锥孔(4),所述定位锥孔(4)的内壁与信息箱(2)的顶部表面相适配,所述无人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息接收装置;
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设置有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将信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传输至所述信息接收装置;
所述信息箱(2)的内部还设置有锁定充电结构,所述锁定充电结构对所述无人机体(1)充电;
所述信息箱(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组件(6),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6)对所述信息箱(2)内的用电元器件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存储器(21),所述定位锥孔(4)的内顶壁开设有插口(22),所述插口(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信息接收引脚(23),所述信息接收引脚(23)通过控制器与存储器(21)电性连接,所述定位锥孔(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头(24),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气污染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的伸缩端固定开设有信息传输孔(71),所述信息传输孔(71)的内壁与信息接收引脚(23)滑动插接,所述信息传输孔(71)将信息通过所述信息接收引脚(23)传送至所述存储器(21)进行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