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采暖炉及灶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05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采暖炉及灶具,包括燃烧盘主体及燃料供给组件,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至少一组的陶瓷盘,所述陶瓷盘上具有一能够挥发或溢出液体燃料的燃烧面,所述燃料供给组件能够将液体燃料如酒精、汽油等供给至陶瓷盘内,液体燃料能够在陶瓷盘内渗透或输送至燃烧面,通过利用陶瓷内部及表面的微孔结构,可使液体燃料均匀的分布于燃烧面,使得火焰分布更为均匀,提高燃烧效率,提高采暖的效果及灶具的热效率。

Combustion device, heating furnace and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装置、采暖炉及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装置、采暖炉及灶具。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采暖炉、灶具等液体燃料(酒精、汽油等)燃烧器多采用多孔的火盘,火盘一般是通过金属材料制造,并在成型时或后续机加工工序中开火孔,但是由于铸造工艺或机加工工艺的限制,一般该类火孔口径均较大,这不利于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及火焰的均匀,故而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燃烧装置、采暖炉及灶具,能够提高火焰的均匀性,提高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盘主体及燃料供给组件,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至少一组的陶瓷盘,所述陶瓷盘上具有一能够挥发或溢出液体燃料的燃烧面,所述燃料供给组件能够将液体燃料(酒精、汽油等)供给至陶瓷盘内,液体燃料能够在陶瓷盘内渗透或输送至燃烧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通过利用陶瓷内部及表面的微孔结构,可使液体燃料均匀的分布于燃烧面,使得火焰分布更为均匀,提高热效率。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所述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上均具有一光滑面及一吸水面,所述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层叠放置且二者的光滑面相互抵接,在所述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之间设置有能够连通二者内部的导通构件,所述第一陶瓷盘或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能够形成所述的燃烧面,使用时,液体燃料输送至第一陶瓷盘或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上并被吸附至陶瓷内部,经陶瓷内部及导通构件输送至第二陶瓷盘或第一陶瓷盘的吸水面,即可将液体燃料均匀的输送或渗透至燃烧面,提高火焰的均匀性,且在陶瓷盘生产时,由于模具的限制,陶瓷盘的至少一面是光滑面,并不利于液体的吸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通过配置两组陶瓷盘,使二者的光滑面相对应并通过导通构件导通,使得液体燃料可以直接从下方传到上方,形成可输送液体燃料并可用于燃烧的陶瓷盘组合,克服了传统陶瓷盘难以用作燃烧盘的难题,并便于采暖炉的整体结构布置。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通构件为若干卧式设置在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之间的导通管,所述导通管上设置有若干连通至第一陶瓷盘或第二陶瓷盘内部的通孔,利用导通管导通第一陶瓷盘和第二陶瓷盘的内部,克服了光滑面影响液体吸收的难题,保证了液体燃料的正常输送。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管呈螺旋状、花瓣状或辐射状设置,使得导通管分布较为均匀,提高液体燃料在陶瓷盘内分布的均匀性。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上部设置有一开口,所述燃烧盘主体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下侧,且所述燃烧面朝上并与所述开口对应,形成热量输出口,方便热量输出。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料供给组件包括设置在炉体外壳内的容器和泵,所述第一陶瓷盘的吸水面形成所述燃烧面,所述泵的入口端通过一吸料管连接至容器内,所述泵的出口端通过一出料管连接至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形成燃料供给。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料管处配置有过滤器,以减少固体颗粒等进入泵及燃烧盘主体中,减少燃烧盘主体的堵塞,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泵为一电磁泵,所述电磁泵配置有能够调节其流量的可控硅控制器,以控制液体燃料的输送流量,实现控制火焰的功能。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与第一陶瓷盘的吸水面对应设置,实现电子点火的功能。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下方配置有与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对应的接液盘,以防止第二陶瓷盘的吸水面滴落液体至其它构件上。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盘主体与炉体外壳的上部内壁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炉体外壳的侧面和/或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外部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口进入炉体外壳内并通过间隙进入第一陶瓷盘的吸水面上方,形成二次的空气供给,提高燃烧的小功率。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可有效的提高采暖器的火焰的均匀性及燃烧效率,提高采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灶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可有效的提高灶具的火焰的均匀性,及提高灶具的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盘主体及燃料供给组件,燃烧盘主体包括至少一组的陶瓷盘,陶瓷盘上具有一能够挥发或溢出液体燃料的燃烧面,燃料供给组件能够将液体燃料(酒精、汽油等)供给至陶瓷盘内,液体燃料能够在陶瓷盘内渗透或输送至燃烧面,通过利用陶瓷内部及表面的微孔结构,可使液体燃料均匀的分布于燃烧面,使得火焰分布更为均匀,提高热效率。在其中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燃烧盘主体包括: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上均具有一光滑面101及一吸水面102,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层叠放置且二者的光滑面101相互抵接,在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之间设置有能够连通二者内部的导通构件,第一陶瓷盘100或第二陶瓷盘120的吸水面102能够形成的燃烧面,使用时,液体燃料输送至第一陶瓷盘100或第二陶瓷盘120的吸水面102上并被吸附至陶瓷内部,经陶瓷内部及导通构件输送至第二陶瓷盘120或第一陶瓷盘100的吸水面102,即可将液体燃料均匀的输送或渗透至燃烧面,提高火焰的均匀性,且在陶瓷盘生产时,由于模具的限制,陶瓷盘的至少一面是光滑面,并不利于液体的吸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通过配置两组陶瓷盘,使二者的光滑面相对应并通过导通构件导通,使得液体燃料可以直接从下方传到上方,形成可输送液体燃料并可用于燃烧的陶瓷盘组合,克服了传统陶瓷盘难以用作燃烧盘的难题,并便于采暖炉的整体结构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盘主体及燃料供给组件,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至少一组的陶瓷盘,所述陶瓷盘上具有一能够挥发或溢出液体燃料的燃烧面,所述燃料供给组件能够将液体燃料供给至陶瓷盘内,液体燃料能够在陶瓷盘内渗透或输送至燃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盘主体及燃料供给组件,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至少一组的陶瓷盘,所述陶瓷盘上具有一能够挥发或溢出液体燃料的燃烧面,所述燃料供给组件能够将液体燃料供给至陶瓷盘内,液体燃料能够在陶瓷盘内渗透或输送至燃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盘主体包括: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所述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上均具有一光滑面(101)及一吸水面(102),所述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层叠放置且二者的光滑面(101)相互抵接,在所述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之间设置有能够连通二者内部的导通构件,所述第一陶瓷盘(100)或第二陶瓷盘(120)的吸水面(102)能够形成所述的燃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构件为若干卧式设置在第一陶瓷盘(100)和第二陶瓷盘(120)之间的导通管(103),所述导通管(103)上设置有若干连通至第一陶瓷盘(100)或第二陶瓷盘(120)内部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通管(103)呈螺旋状、花瓣状或辐射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炉体外壳(200),所述炉体外壳(200)上部设置有一开口(201),所述燃烧盘主体设置在所述开口(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致达航仪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