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限位器和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045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33
限位器(100)包括盖(110)、用于承接冲撞垫(40)的止挡件(120)、及轴环(130)。盖(110)具有板状部(111)和筒状部(115),该板状部(111)具有能够供活塞杆(30)贯穿的杆孔(112),该筒状部(115)能够接纳缸体(10)。冲撞垫(40)设于板状部(111)。轴环(130)与缸体(10)相对地设于板状部(111)。

Stop and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器和缓冲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9月16日、申请号为201680064497.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77582)、专利技术名称为限位器和缓冲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限位器和具有限位器的缓冲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用于吸收在缓冲器最大程度收缩时产生的冲击的限位器(日本JP4048083B2,日本JP9-317811A)。日本JP4048083B2和日本JP9-317811A所公开的限位器搭载在供活塞杆移动自如地插入的缸体的端部上或者用于收纳缸体的外筒的端部上。利用限位器和设于活塞杆的上端部的冲撞垫(bumpcushion)来吸收活塞杆最大程度收缩时的冲击。日本JP4048083B2所公开的限位器具有:水平板部,其用于承接冲撞垫;折叠部,其从水平板部向下方延伸设置并折叠;以及连通孔,其形成于折叠部。在水平板部的中央设有供活塞杆贯穿的贯穿孔。折叠部在活塞杆贯穿于水平板部的贯穿孔的状态下载置于缸体的端部上,在水平板部与缸体之间确保空间。从水平板部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流入到该空间的泥水和灰尘经由折叠部的连通孔向限位器的外部排出。在日本JP9-317811A中公开了圆板状的限位器。在圆板状的限位器的下表面形成有突条。突条的顶端焊接于缓冲器的外筒的铆接部,利用突条在限位器的平板部与铆接部之间确保了空间。从限位器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流入到该空间的灰尘经由形成于平板部的下表面的通路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JP4048083B2所公开的限位器中,通过利用压制加工折叠管材或平板而形成折叠部。由于在折叠部弯曲角度较大(约180度),因此在折叠管材或平板时折叠部易于产生龟裂。因此,限位器的制造要求高度的技术。在日本JP9-317811A所公开的限位器中,通过使平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突条。因此,该限位器在缓冲器最大程度压缩而自冲撞垫承受冲击时易于变形为恢复成没有突条和凹部的原本的平板,而有可能强度不足。如此,日本JP4048083B2和日本JP9-317811A所公开的限位器具有折叠部、突条这样的复杂的形状。因此,限位器的制造是困难的,并且有可能限位器不具有足够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强度的限位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冲撞垫协作而吸收在缓冲器最大程度收缩时产生的冲击的限位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限位器包括:盖,其具有板状部和筒状部,该板状部具有能够供缓冲器的活塞杆贯穿的杆孔,该筒状部能够接纳缓冲器的缸体的一部分;止挡件,其设于板状部,用于承接冲撞垫;以及轴环,其与缸体相对地设于板状部。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限位器的缓冲器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限位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限位器的仰视图。图4A是图1和图3所示的轴环的仰视图。图4B是图1和图3所示的盖的仰视图。图4C是图1和图3所示的止挡件的仰视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限位器的仰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缓冲器的剖视图,且表示缓冲器收缩的状态。图7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限位器的缓冲器的剖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限位器的仰视图。图9是沿着图8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图10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限位器的缓冲器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限位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对使用工作油作为工作流体的液压缓冲器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工作水等其他的流体作为工作流体。<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4C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限位器100和具有限位器100的缓冲器1。缓冲器1例如设于车辆的车身5与车轴(未图示)之间,用于产生衰减力而抑制车身5的振动。如图1所示,缓冲器1包括封入有工作油的缸体10和进退自如地插入到缸体10内的活塞杆30。在缸体10中滑动自如地收纳有活塞(未图示),活塞杆30的一端连结于活塞。利用活塞将缸体10的内部划分为伸长侧室11和未图示的压缩侧室。缸体10具有:缸筒12,其为大致筒状;以及杆导引件13和油封14,该杆导引件13和油封14设于缸筒12的一端部。杆导引件13和油封14通过将缸筒12的端部向内侧弯折而固定于缸筒12。杆导引件13形成为环状,在杆导引件13的内周设有衬套15。活塞杆30借助衬套15被杆导引件13支承为滑动自如。油封14具有环状的金属基体14a和设于金属基体14a的内周的唇部14b、14c。唇部14b、14c利用硫化粘接接合于金属基体14a。唇部14b与活塞杆30滑动接触,用于防止缸体10内的工作油向外部泄漏。唇部14c与活塞杆30滑动接触,用于防止异物向缸体10内流入。在活塞杆30的另一端形成有外螺纹部31。通过在外螺纹部31贯穿于车身5的孔5a的状态下将未图示的螺母螺纹接合于外螺纹部31,从而将活塞杆30固定于车身5。在缸筒12的另一端部安装有底部构件(未图示),利用底部构件堵塞缸筒12的开口。在底部构件设有用于安装于车轴的连结部(未图示),利用连结部来连结底部构件(缸体10)。前述的活塞具有将伸长侧室11和压缩侧室之间连通起来的第1活塞通路和第2活塞通路。在第1活塞通路设有第1衰减阀,在第2活塞通路设有第2衰减阀。第1衰减阀在缓冲器1收缩时在压缩侧室与伸长侧室11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开阀,将第1活塞通路开放,并且对经由第1活塞通路从压缩侧室向伸长侧室11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第1衰减阀在缓冲器1伸长时将第1活塞通路闭塞。第2衰减阀在缓冲器1伸长时在伸长侧室11与压缩侧室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开阀,将第2活塞通路开放,并且对经由第2活塞通路从伸长侧室11向压缩侧室移动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此外,第2衰减阀在缓冲器1收缩时将第2活塞通路闭塞。如此,缓冲器1随着伸缩动作产生衰减力,抑制车身5的振动。此外,缓冲器1还包括在缸体10与车身5之间设于活塞杆30的外周的冲撞垫40和安装于缸体10的限位器100。冲撞垫40由可收缩的材料形成。通过在缓冲器1收缩时使冲撞垫40碰到限位器100进行收缩,从而吸收因缓冲器1的工作而产生的冲击。这样,限位器100与冲撞垫40协作而吸收在缓冲器1最大程度收缩时产生的冲击。如图1~图3所示,限位器100包括:盖110,其覆盖缸体10的上端侧;止挡件120,其支承于盖110;以及轴环130,其设于盖110的内侧。盖110包括:板状部111,其具有能够供活塞杆30贯穿的第1杆孔112;以及筒状部115,其能够接纳缸体10的上端侧。第1杆孔112形成为贯通板状部111的第1面(内表面)111a与第2面(外表面)111b之间。以下,将第1杆孔112也简称作“杆孔112”。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是轴环130、盖110及止挡件120的仰视图。图4A、图4B及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器,其用于与冲撞垫协作而吸收在缓冲器最大程度收缩时产生的冲击,其中,/n该限位器包括:/n盖,其具有板状部和筒状部,该板状部具有能够供所述缓冲器的活塞杆贯穿的杆孔,该筒状部能够接纳所述缓冲器的缸体的一部分;/n止挡件,其设于所述板状部,用于承接所述冲撞垫;以及/n轴环,其与所述缸体相对地设于所述板状部,/n所述盖的壁厚比所述止挡件和所述轴环的厚度薄,/n所述筒状部是能够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20 JP 2015-2278161.一种限位器,其用于与冲撞垫协作而吸收在缓冲器最大程度收缩时产生的冲击,其中,
该限位器包括:
盖,其具有板状部和筒状部,该板状部具有能够供所述缓冲器的活塞杆贯穿的杆孔,该筒状部能够接纳所述缓冲器的缸体的一部分;
止挡件,其设于所述板状部,用于承接所述冲撞垫;以及
轴环,其与所述缸体相对地设于所述板状部,
所述盖的壁厚比所述止挡件和所述轴环的厚度薄,
所述筒状部是能够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外周面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器,其中,
所述止挡件的内周面位于比所述板状部的所述杆孔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器,其中,
所述止挡件和所述轴环利用凸焊焊接固定于所述盖。


4.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限位器;
缸体,该缸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宽仁山本直纪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