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01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V型柱的定位箍筋放置于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位置,分别在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做剖切面,拾取V型柱四个角的坐标点及标高位置;通过全站仪测量复核后,V型柱定位箍固定在钢骨柱加劲肋上或者钢骨柱的栓钉上,进行V型柱的纵筋绑扎后在箍筋定位箍的基础上做模板定位箍,模板定位箍应比传统定位箍加密,模板定位箍焊接完成之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柱钢筋及模板空间定位难的技术问题,具有安装及使用方便,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Construction method of V-shaped rigid column space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土木建筑工程
中,V型劲性柱钢筋排布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定位方法,但在V型劲性柱钢筋排布时,钢筋易偏位,柱钢筋及模板空间定位难,给安装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优化V型劲性柱钢筋排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V型柱顶钢骨柱对接合拢并复核合格后,进行V型柱主筋定位箍的安装,V型柱的定位箍筋放置于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位置,根据结构BIM模型,分别在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做剖切面,拾取V型柱四个角的坐标点及标高位置;通过全站仪测量复核后,V型柱定位箍固定在钢骨柱加劲肋上或者钢骨柱的栓钉上,定位箍拉通线保证定位箍所形成的四个面顺直,防止钢筋绑扎完成后弯曲、扭转及偏位;定位箍筋经验收后进行V型柱的纵筋绑扎,绑扎完成之后在箍筋定位箍的基础上做模板定位箍,模板定位箍应比传统定位箍加密,防止模板加固过程中出现位移现象,模板定位箍焊接完成之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优化V型劲性柱钢筋排布,防止钢筋偏位,控制柱截面尺寸,解决柱钢筋及模板空间定位难的技术问题,具有安装及使用方便,适用范围较为广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V型柱顶钢骨柱对接合拢并复核合格后,进行V型柱主筋定位箍的安装,V型柱的定位箍筋1放置于第一道环梁2至第三道环梁3的梁底位置,根据结构BIM模型,分别在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做剖切面,拾取V型柱四个角的坐标点及标高位置;通过全站仪测量复核后,V型柱定位箍固定在钢骨柱加劲肋上或者钢骨柱的栓钉上,定位箍拉通线保证定位箍所形成的四个面顺直,防止钢筋绑扎完成后弯曲、扭转及偏位;定位箍筋经验收后进行V型柱的纵筋绑扎,绑扎完成之后在箍筋定位箍的基础上做模板定位箍,模板定位箍应比传统定位箍加密,防止模板加固过程中出现位移现象,模板定位箍焊接完成之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V型柱顶钢骨柱对接合拢并复核合格后,进行V型柱主筋定位箍的安装,V型柱的定位箍筋放置于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位置,根据结构BIM模型,分别在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做剖切面,拾取V型柱四个角的坐标点及标高位置;/n通过全站仪测量复核后,V型柱定位箍固定在钢骨柱加劲肋上或者钢骨柱的栓钉上,定位箍拉通线保证定位箍所形成的四个面顺直,防止钢筋绑扎完成后弯曲、扭转及偏位;/n定位箍筋经验收后进行V型柱的纵筋绑扎,绑扎完成之后在箍筋定位箍的基础上做模板定位箍,模板定位箍应比传统定位箍加密,防止模板加固过程中出现位移现象,模板定位箍焊接完成之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劲性柱空间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V型柱顶钢骨柱对接合拢并复核合格后,进行V型柱主筋定位箍的安装,V型柱的定位箍筋放置于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位置,根据结构BIM模型,分别在第一至第三道环梁的梁底做剖切面,拾取V型柱四个角的坐标点及标高位置;
通过全站仪测量复核后,V型柱定位箍固定在钢骨柱加劲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李海林张雪东文庆卫朱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