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冷却壁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冷却壁是高炉内衬的重要水冷件,安装在高炉的炉身、炉腰、炉腹、炉缸等部位,不但承受高温,还承受炉料的磨损、熔渣的侵蚀和煤气流的冲刷,必须具备良好的热强度、耐热冲击、抗急冷急热性等综合性能。冷却壁能有效地防止炉壳受热和烧红,高炉内衬砖被烧蚀后主要靠渣皮保护冷却壁本身,并维持高炉的安全生产。目前,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程序,要求在安装冷却壁前,对冷却壁进行打压检测,传统打压方法为:在冷却壁出厂时,根据与管道的连接形式其管口有两种型式:大型高炉(即1200立以上)为焊接,冷却壁管口为平口,打压时用胶管和卡环固定,因为上胶管和拧卡环很费工,所以一个环接下来就用时较多,小型高炉(即1200立以下)为了安装方便,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冷却壁管口为螺纹,打压时用活节连接,因为活接连接必须对正,并缠络麻丝才能不漏水,故用去很多时间,进而不便于作业人员对冷却壁进行打压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传统打压方法为:在冷却壁出厂时,根据与管道的连接形式其管口有两种型式:大型高炉(即1200立以上)为焊接,冷却壁管口为平口,打压时用胶管和卡环固定,因为上胶管和拧卡环很费工,所以一个环接下来就用时较多,小型高炉(即1200立以下)为了安装方便,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冷却壁管口为螺纹,打压时用活节连接,因为活接连接必须对正,并缠络麻丝才能不漏水,故用去很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包括冷却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壁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水冷管(2),右侧所述水冷管(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打压泵(4),左侧所述水冷管(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6),所述三通管(5)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气阀(7);/n相邻所述水冷管(2)的内部均设置有高压胶管(8),所述高压胶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全丝螺栓(9),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垫片(11),所述第一垫片(11)的上表面与螺母(10)的底部接触,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12),所述第二垫片(12)位于第一垫片(11)的下方,所述第二垫片(12)的表面和第一垫片(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橡胶圆柱体(13),所述空心橡胶圆柱体(13)的表面与水冷管(2)的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包括冷却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壁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水冷管(2),右侧所述水冷管(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打压泵(4),左侧所述水冷管(2)的内壁固定连通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6),所述三通管(5)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气阀(7);
相邻所述水冷管(2)的内部均设置有高压胶管(8),所述高压胶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全丝螺栓(9),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垫片(11),所述第一垫片(11)的上表面与螺母(10)的底部接触,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12),所述第二垫片(12)位于第一垫片(11)的下方,所述第二垫片(12)的表面和第一垫片(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橡胶圆柱体(13),所述空心橡胶圆柱体(13)的表面与水冷管(2)的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11)的表面和第二垫片(12)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空心橡胶圆柱体(13)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内壁和第二限位槽(1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7),所述第一通孔(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的上表面与高压胶管(8)的底部接触,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19),所述第一挡环(19)的上表面与第二垫片(12)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挡环(1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壁与限位柱(18)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全丝螺栓(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21),所述第二挡环(21)位于螺母(1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壁串联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环(2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防尘套筒(22),所述防尘套筒(22)的底部与螺母(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套筒(22)的表面开设有气孔(23),所述防尘套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建,陈文娟,王永德,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