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46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属壳体以及网络线缆,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如此设置,避免了各种焊接工序所需的工序和因此产生的焊接不良率,并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电性连接。

Photoelectric hybrid plu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光电信号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电信号传输连接器,尤其是用以连接网络线缆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向内凹陷的插接口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也延伸至插接口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呈左右排列同一排排列用以传输网络信号。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网络机房机柜中,对于布线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需要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并且,对于电连接器本身的屏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光电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包覆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电路板,所述绝缘体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外侧的插芯、套设于插芯外侧的套接体,所述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插芯内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的舌片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为一体成型,网线组装后以90度折弯强行扳回扣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4条金手指用以分别连接8条线缆,所述电路板后端对接有用以将所述8条线缆定位呈上下两排的垫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接部外侧包覆有金属插接头部,所述舌片部突伸出所述套接部且收容于所述金属插接头部内形成对接接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接头内的舌片部上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防呆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部上下两侧均设有5条金手指,所述防呆缺口位于第三条与第四条金手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上下扣合于绝缘体外侧的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后端固持有固持片,所述固持片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有用以向前抵接线缆的抵接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子的接触端为凸起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符合RJ45信号传输标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如此设置,避免了各种焊接工序所需的工序和因此产生的焊接不良率,并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组装完成前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中侧视图。图4是图2中进一步分离出金属外壳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4中进一步分离掉金属插接头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6是图4中套接部进行扣合组装后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6中进一步分离掉套接体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7中进一步分离掉插芯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9是本技术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附图标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对接接头10第一金属外壳11固持片111抵接片112第二金属外壳12电路板2连接部21金手指201舌片部22防呆缺口221绝缘体3插芯31套接端311接线端312收容槽3120套接体32套接部321旋转部322压接部3221扣持部3222垫体33定位槽331金属插接头部4连接端子5接触端51连接端52槽部521线缆6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图1至9所示,为本技术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3、包覆绝缘体3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6,所述绝缘体3内插设有电路板2,所述绝缘体3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2外侧的插芯31、套设于插芯31外侧的套接体32,所述电路板2包括位于所述插芯31内的连接部21以及自连接部21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31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未图示)的舌片部22,所述连接部21及舌片部2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201,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还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排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5电性搭接连接部21金手指201的接触端51、自接触端51向远离电路板2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2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6的槽部521,所述插芯31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22的套接端311以及位于套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包覆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电路板,所述绝缘体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外侧的插芯、套设于插芯外侧的套接体,所述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插芯内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的舌片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包覆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电路板,所述绝缘体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外侧的插芯、套设于插芯外侧的套接体,所述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插芯内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的舌片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为一体成型,网线组装后以90度折弯强行扳回扣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华耿道杰刘攀李泽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