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194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包括防护筒、支撑机构、防塞筒和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所述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筒和所述透水管之间设置所述防塞筒,所述防塞筒包括第一固定板、防塞海绵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筒的上部设置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滑动套和防护垫,所述透水管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所述扬压力计的一端设置数据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不仅有效避免测压管堵塞,同时对测压管形成防护,保障测压管的长时间使用。

A kind of pressure pipe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
本技术涉及水利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
技术介绍
扬压力监测是指运用监测仪器和设备对水工建筑物所承受的扬压力进行的量测,水工建筑物投入运行后,监测其扬压力大小和分布,用以核算建筑物的抗滑稳定性,对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传统的用于观测水利工程建筑物扬压力的测压管为一根底部封死的渗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堵塞后不容易清理和修复而导致报废,特别是部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当,大量建筑垃圾进入测压管,导致有许多测压管建成后就无法使用,不能正确读取水利工程的渗流状况及相关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不仅有效避免测压管堵塞,同时对测压管形成防护,保障测压管的长时间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包括防护筒、支撑机构、防塞筒和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所述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一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筒和所述透水管之间设置所述防塞筒,所述防塞筒包括第一固定板、防塞海绵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海绵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筒的上部设置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滑动套和防护垫,所述滑动套套设于所述透水管的外壁,所述防护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滑动套之间;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防护筒和所述滑动套,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支撑管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所述透水管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所述扬压力计的一端设置数据线。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防护筒铰接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卡槽,所述数据线的一端设置USB插口,所述USB插口对应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挂扣。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支撑机构沿所述透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固定盘,所述固定盘沿所述防护筒环绕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内壁上部设置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底部设置电源,所述电源为锂离子电池构件。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包括:防护筒、支撑机构、防塞筒和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所述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对应设置;所述防护筒和所述透水管之间设置所述防塞筒,所述防塞筒包括第一固定板、防塞海绵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海绵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筒的上部设置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滑动套和防护垫,所述透水管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所述扬压力计的一端设置数据线;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有效避免测压管堵塞,同时对测压管形成防护,利于测压管的长时间使用。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上部设置上盖,所述上盖和所述防护筒铰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避免外部杂质进入所述防护筒内影响所述透水管的使用。本技术中,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卡槽,所述数据线的一端设置USB插口,所述USB插口对应设置于所述卡槽内;基于以上机构,便于检测数据的传输。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挂扣;基于以上机构,有利于更换所述防塞筒,保障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支撑机构沿所述透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基于以上机构,避免所述防护筒发生变形。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固定盘,所述固定盘沿所述防护筒环绕设置;基于以上机构,有利于所述防护筒的固定。本技术中,所述防护筒的内壁上部设置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底部设置电源;基于以上机构,提供所述防护筒内的照明。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结构简单且有效避免测压管堵塞,同时对测压管形成防护,利于测压管的长时间使用,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塞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照明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防护筒,11、第一透水孔,12、固定盘,2、支撑机构,21、支撑管,22、滑动套,23、防护垫,3、防塞筒,31、第一固定板,311、挂扣,32、防塞海绵,33、第二固定板,4、透水管,41、第二透水孔,5、扬压力计,51、数据线,52、USB插口,6、上盖,61、卡槽,7、照明灯,7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包括防护筒1、支撑机构2、防塞筒3和透水管4,防护筒1的上部设置上盖6,上盖6和防护筒1铰接设置;避免外部杂质进入防护筒1内影响透水管4的使用;防护筒1的底部设置固定盘12,固定盘12沿防护筒1环绕设置;有利于防护筒1的固定;防护筒1的底部设置透水管4;防护筒1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11,第一透水孔11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水孔11沿防护筒1环绕阵列设置;通过第一透水孔11将外部水源透进防护筒1内;透水管4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41,第二透水孔41设置有若干,第二透水孔41沿防护筒1环绕阵列设置,且第一透水孔11和第二透水孔41对应设置;防护筒1的水通过第二透水孔41进入透水管4内;透水管4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5,扬压力计5的一端设置数据线51;扬压力计5测量测压管内扬压力的变化量,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同时测量的数据通过数据线51进行传输;上盖6的底部设置卡槽61,数据线51的一端设置USB插口52,USB插口52对应设置于卡槽61内;从卡槽61内取出USB插口52,通过USB插口52直接连接外部设备,将测量数据传输出去;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物质堵塞防护筒1和透水管4,防护筒1和透水管4之间设置防塞筒3,防塞筒3包括第一固定板31、防塞海绵32和第二固定板33,防塞海绵3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筒、支撑机构、防塞筒和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所述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一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n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对应设置;/n所述防护筒和所述透水管之间设置所述防塞筒,所述防塞筒包括第一固定板、防塞海绵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海绵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n所述防塞筒的上部设置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滑动套和防护垫,所述滑动套套设于所述透水管的外壁,所述防护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滑动套之间;/n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防护筒和所述滑动套,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支撑管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n所述透水管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所述扬压力计的一端设置数据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扬压力测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筒、支撑机构、防塞筒和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所述透水管;所述防护筒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一透水孔,所述第一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
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下部设置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透水孔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透水孔和所述第二透水孔对应设置;
所述防护筒和所述透水管之间设置所述防塞筒,所述防塞筒包括第一固定板、防塞海绵和第二固定板,所述防塞海绵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
所述防塞筒的上部设置所述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管、滑动套和防护垫,所述滑动套套设于所述透水管的外壁,所述防护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滑动套之间;
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防护筒和所述滑动套,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支撑管沿所述防护筒环绕阵列设置;
所述透水管的内壁上部设置扬压力计,所述扬压力计的一端设置数据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宋文杰何香建李义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