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194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包括压差变送装置,压差变送装置内腔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一,压差变送装置内腔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二,防护套二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透明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定位套通过螺杆和固定机构带动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进行移动,使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通过压差变送装置对橡胶圈进行压紧密封,最后由限位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对螺杆进行限位,从而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压差变送器的密封机构是通过两端的防护套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对橡胶套压紧进行密封,而防护套在转动时会与橡胶套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容易导致橡胶套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降低橡胶套密封效果的问题。

A seal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shell of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which comprises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ing device. The left sid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ing devic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1,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ing devic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2, and the inner vertical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2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arent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protective sleeve I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II to move by the positioning sleeve through the screw and the fixed mechanism, so that the protective sleeve I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II compress and seal the rubber ring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finally the limiting mechanism limits the screw through the fixed mechanism, thus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ealing effect,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exist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is through The protective sleeve at both ends is connected with threa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to seal the rubber sleeve. When the protective sleeve rotates, it will produce great friction with the rubber sleeve, which will easily cause some deformation of the rubber sleeve and reduce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rubbe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
本技术涉及压差变送器
,具体为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
技术介绍
压差变送器与一般的压力变送器不同的是有2个压力接口,压差变送器一般分为正压端和负压端,一般情况下,差压变送器正压端的压力应大于负压段压力才能测量。压差变送器又叫差压变送器,传感器中的一种,但现有压差变送器的密封机构是通过两端的防护套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对橡胶套压紧进行密封,而防护套在转动时会与橡胶套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容易导致橡胶套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降低橡胶套的密封效果,同时防护套容易因震动出现松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压差变送器的密封机构是通过两端的防护套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对橡胶套压紧进行密封,而防护套在转动时会与橡胶套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容易导致橡胶套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降低橡胶套密封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包括压差变送装置,所述压差变送装置内腔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一,所述压差变送装置内腔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二,所述防护套二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透明片,所述防护套一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防护套二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螺杆的右端穿过定位套并延伸至定位套的右侧,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在定位套的内部,所述防护套一与防护套二的表面均套接有橡胶圈。r>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套、螺套、连接套和叶片,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在定位套的右侧,所述螺套滑动连接在限位套的内部,所述螺套螺纹连接在螺杆的表面,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螺套的右侧,所述叶片固定连接在连接套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套、垫板、卡板、卡槽和拉杆,所述固定套连通在限位套的顶部,所述垫板滑动连接在固定套的内部,所述卡板固定连接在垫板的底部,所述卡槽开设在螺套的表面,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垫板的顶部,所述拉杆的顶端贯穿至固定套的外侧,所述卡板的底端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垫板表面的形状与固定套内壁的形状均为方形。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内壁的顶部,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垫板的顶部,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压差变送装置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防护套一的底部与防护套二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套的内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由定位套通过螺杆和固定机构带动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进行移动,使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通过压差变送装置对橡胶圈进行压紧密封,最后由限位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对螺杆进行限位,从而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压差变送器的密封机构是通过两端的防护套螺纹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对橡胶套压紧进行密封,而防护套在转动时会与橡胶套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容易导致橡胶套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降低橡胶套密封效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防护套容易因震动出现松动的现象。2、该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通过设置限位套,能够对螺套进行限位,避免了螺套在转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螺套转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加强板,能够增加叶片与连接套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叶片与连接套连接处出现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叶片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垫板,能够对卡板进行限位,避免了卡板在移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通过设置弹簧,能够通过弹力对垫板向下推动,避免了卡板在不使用时出现脱离卡槽的现象,通过设置支撑套和支撑板,能够对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进行支撑和导向,提高了防护套一和防护套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防护套二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中:1压差变送装置、2防护套一、3防护套二、4透明片、5螺杆、6定位套、7橡胶圈、8固定机构、81限位套、82螺套、83连接套、84叶片、9加强板、10限位机构、101固定套、102垫板、103卡板、104卡槽、105拉杆、11弹簧、12拉环、13支撑套、1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包括压差变送装置1,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一2,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二3,压差变送装置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13,防护套一2的底部与防护套二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滑动连接在支撑套13的内部,通过设置支撑套13和支撑板14,能够对防护套一2和防护套二3进行支撑和导向,提高了防护套一2和防护套二3的稳定性,防护套二3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透明片4,防护套一2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防护套二3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定位套6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限位套81、螺套82、连接套83和叶片84,限位套81固定连接在定位套6的右侧,螺套82滑动连接在限位套81的内部,螺套82螺纹连接在螺杆5的表面,连接套83固定连接在螺套82的右侧,叶片84固定连接在连接套83右侧的顶部与底部,通过设置限位套81,能够对螺套82进行限位,避免了螺套82在转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螺套82转动时的稳定性,叶片8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9,加强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连接套83的表面,通过设置加强板9,能够增加叶片84与连接套83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叶片84与连接套83连接处出现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叶片84的稳定性,限位套8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包括固定套101、垫板102、卡板103、卡槽104和拉杆105,固定套101连通在限位套81的顶部,垫板102滑动连接在固定套101的内部,卡板103固定连接在垫板102的底部,卡槽104开设在螺套82的表面,拉杆105固定连接在垫板102的顶部,拉杆105的顶端贯穿至固定套101的外侧,卡板103的底端延伸至卡槽104的内部,垫板102表面的形状与固定套101内壁的形状均为方形,通过设置垫板102,能够对卡板103进行限位,避免了卡板103在移动时出现转动的现象,拉杆10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101内壁的顶部,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包括压差变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一(2),所述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二(3),所述防护套二(3)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透明片(4),所述防护套一(2)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防护套二(3)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所述螺杆(5)的右端穿过定位套(6)并延伸至定位套(6)的右侧,所述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在定位套(6)的内部,所述防护套一(2)与防护套二(3)的表面均套接有橡胶圈(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包括压差变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一(2),所述压差变送装置(1)内腔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防护套二(3),所述防护套二(3)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透明片(4),所述防护套一(2)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螺杆(5),所述防护套二(3)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6),所述螺杆(5)的右端穿过定位套(6)并延伸至定位套(6)的右侧,所述螺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在定位套(6)的内部,所述防护套一(2)与防护套二(3)的表面均套接有橡胶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6)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限位套(81)、螺套(82)、连接套(83)和叶片(84),所述限位套(81)固定连接在定位套(6)的右侧,所述螺套(82)滑动连接在限位套(81)的内部,所述螺套(82)螺纹连接在螺杆(5)的表面,所述连接套(83)固定连接在螺套(82)的右侧,所述叶片(84)固定连接在连接套(83)右侧的顶部与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差变送器壳体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8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9),所述加强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连接套(83)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山河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长河三和金属壳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