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09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它采用全热交换芯体和显热交换芯体串联的两级换热形式,在预防热回收装置结霜的同时可对排风中的能量进行深度回收。

An anti frost heat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霜型新风-排风双向流热回收装置,属于建筑节能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将新风-排风双向流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建筑中,在为建筑内送入新风的同时回收排风中的能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做法。而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热回收装置运行时会出现结霜现象,不仅影响装置的热回收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堵塞流道,使热回收装置无法正常使用。传统的防霜措施一般采用新风预热、部分新风旁通等方式,这些防霜措施在预防热回收装置结霜的同时降低了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改变热回收装置传统的单芯体结构,采用两个热交换芯体(一个显热交换芯体、一个全热交换芯体)串联的形式,如附图1所示,其在冬季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达如附图2所示。室外新风先经过显热交换芯体等湿升温(F→S1),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加湿升温后送入室内(S1→S2);室内回风先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去湿降温(R→E1),再经过显热交换芯体等湿降温后排至室外(E1→E2)。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通过显热交换和全热交换的两级处理,无论是新风还是排风,其空气处理过程线均绕开了饱和线,避免了与饱和线的相交而造成结霜,同时还能做到对排风中能量的深度回收。另外,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两级换热,单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不需要很高,因此芯体的流道可以做的更宽,即使在某些极端工况产生结霜现象,也不至于堵塞流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在冬季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达。在图中,(1)全热交换芯体;(2)显热交换芯体。F表示室外新风状态点,S1表示室外新风经过显热交换芯体后的空气状态点,S2表示室外新风经过两级热交换后的空气状态点;R表示室内回风状态点,E1表示室内回风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后的空气状态点,E2表示室内回风经过两级热交换后的空气状态点。具体实施方式:全热交换芯体(1)与显热交换芯体(2)串联,室外新风先经过显热交换芯体(2)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后送入室内,室内回风先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再经过显热交换芯体(2)后排至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包括全热交换芯体(1)、显热交换芯体(2),其特征是:采用全热交换芯体(1)和显热交换芯体(2)串联的两级换热形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包括全热交换芯体(1)、显热交换芯体(2),其特征是:采用全热交换芯体(1)和显热交换芯体(2)串联的两级换热形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霜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峰曹阳袁涛曲凯阳黄俊峰杨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曹阳王立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