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03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朝远离U形底部方向延伸设有扇形限位部,所述扇形限位部沿扇形的弧形边缘部位依次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的限位孔,所述扇形限位部与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连接的位置设有贯穿扇形限位部的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内壁上设有凸出所述扇形限位部外表面的弹性接触部;U形的支架本体的另一开口端沿U形侧壁向外方向延伸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两个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分别设有转动件,使两个U形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靠固定的优点。

A fixe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固定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固定支架一般用来限制设备位移,是一种支架形式的构件。它对承重对象有全方位的限位作用,不允许部位出现任何位移。即,要求固定支架的生根部位应牢固可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固定支架的形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电视机固定支架,用来将电视机固定在墙壁上;可移动的电视机,是通过支架固定在可移动底座上;吊顶空调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固定支架的设计等因素,固定支架常常出现松动或形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支架,可改善传统固定支架的松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定支架,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朝远离U形底部方向延伸设有扇形限位部,所述扇形限位部沿扇形的弧形边缘部位依次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的限位孔,所述扇形限位部与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连接的位置设有贯穿扇形限位部的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内壁上设有凸出所述扇形限位部外表面的弹性接触部;U形的支架本体的另一开口端沿U形侧壁向外方向延伸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所述弹性过渡部的圆弧朝支架本体的U形开口处突出,所述定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两个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分别设有转动件,使两个U形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材质为18-8型形变马氏体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过渡部的材质为光敏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厚度为2-5mm。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支架本体的U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扇形限位部与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垂直设置,所述定位部与支架本体的U形侧壁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为旋转阻尼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在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设计扇形限位部,另一开口端设计定位部,通过扇形限位部上的多个限位孔与待固定物进行固连,可一定程度增加固连的可靠性,配合设有弹性接触部的调节窗口可与待固定物的表面进行接触,进而起到有效紧固的作用,同时通过调节窗口,还可以起到方便固定支架的固定操作的优点;定位部用于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连接,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的外表面可以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形成较好的弹性接触,进而实现较好的贴合;弹性过渡部的外表面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形成较好贴合之后,定位孔用于进一步的固连(例如采用螺丝紧固等方式),安装孔用于U形底部与安装环境之间的固连;两个转动件可使U形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U形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更贴合,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设计,可对承重对象实现较全方位的限位作用,避免固定后发生较大位移,解决传统固定支架的松动问题。本技术的支架整体性能高,可以在多场合及应用环境复杂的场合实现可靠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架本体;11、安装孔;2、扇形限位部;21、限位孔;22、调节窗口;23、弹性接触部;3、定位部;31、弹性过渡部;32、定位孔;4、转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上述扇形限位部、带弹性接触部的调节窗口、定位部、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以及转动件的配合设计,进而对承重对象实现较全方位的限位作用。请参照图1-2,一种固定支架,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1,U形的支架本体1的一开口端朝远离U形底部方向延伸设有扇形限位部2,所述扇形限位部2沿扇形的弧形边缘部位依次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的限位孔21,所述扇形限位部2与U形的支架本体1的一开口端连接的位置设有贯穿扇形限位部2的调节窗口22,所述调节窗口22的内壁上设有凸出所述扇形限位部外表面的弹性接触部23;U形的支架本体1的另一开口端沿U形侧壁向外方向延伸设有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与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31,所述弹性过渡部31的圆弧朝支架本体1的U形开口处突出,所述定位部3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孔32;所述支架本体1的U形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安装孔11;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两个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分别设有转动件4,使两个U形侧壁分别绕转动件4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在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设计扇形限位部,另一开口端设计定位部,通过扇形限位部上的多个限位孔与待固定物进行固连,可一定程度增加固连的可靠性,配合设有弹性接触部的调节窗口可与待固定物的表面进行接触,进而起到有效紧固的作用,同时通过调节窗口,还可以起到方便固定支架的固定操作的优点;定位部用于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连接,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的外表面可以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形成较好的弹性接触,进而实现较好的贴合;弹性过渡部的外表面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形成较好贴合之后,定位孔用于进一步的固连(例如采用螺丝紧固等方式),安装孔用于U形底部与安装环境之间的固连;两个转动件可使U形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U形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与待固定物(或待定位部位)更贴合,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设计,可对承重对象实现较全方位的限位作用,避免固定后发生较大位移,解决传统固定支架的松动问题。本技术的支架整体性能高,可以在多场合及应用环境复杂的场合,起到可靠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具体的结构示例,可增设上述保护层,上述保护层的设计可以起到保护支架本体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1的材质为18-8型形变马氏体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过渡部31的材质为光敏树脂。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接触部23的材质为橡胶。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架本体1的材质可选择18-8型形变马氏体钢,进而支架本体获得较好的强度性能;弹性过渡部31的材质可选择光敏树脂,进而可使弹性过渡部与待固定物体更好的贴合,以配合其他结构设计,获得较全方位的限位作用;弹性接触部23的材质可选择橡胶,其与待固定物的表面进行接触,通过橡胶材质的弹性压紧,起到有效紧固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1的厚度为2-5mm。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架本体1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优选为2-5mm。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1的U形底部与支架本体1的U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扇形限位部2与支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朝远离U形底部方向延伸设有扇形限位部,所述扇形限位部沿扇形的弧形边缘部位依次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的限位孔,所述扇形限位部与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连接的位置设有贯穿扇形限位部的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内壁上设有凸出所述扇形限位部外表面的弹性接触部;U形的支架本体的另一开口端沿U形侧壁向外方向延伸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所述弹性过渡部的圆弧朝支架本体的U形开口处突出,所述定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两个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分别设有转动件,使两个U形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的支架本体,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朝远离U形底部方向延伸设有扇形限位部,所述扇形限位部沿扇形的弧形边缘部位依次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的限位孔,所述扇形限位部与U形的支架本体的一开口端连接的位置设有贯穿扇形限位部的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内壁上设有凸出所述扇形限位部外表面的弹性接触部;U形的支架本体的另一开口端沿U形侧壁向外方向延伸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设有圆弧形的弹性过渡部,所述弹性过渡部的圆弧朝支架本体的U形开口处突出,所述定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U形底部与两个U形侧壁连接的部位分别设有转动件,使两个U形侧壁分别绕转动件相对U形底部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培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亦恒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