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91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该倾斜侧部为前照灯的“无功能”装饰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部分形成梯形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所述梯形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通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在汽车灯具外形日趋多样化、其前、侧边及上侧的倾斜度越来越大、无功能区域,即装饰区域的面积可能很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雾气生成,这样既可以满足外观又可以解决雾气问题。既避免光面难看的外观,也利于无功能区域的空气流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灯具结构,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灯防雾 结构,所述汽车灯防雾结构特别适用于前照灯或者前雾灯的防雾。技术背景随着车用灯具外观越来越好看,现在很多汽车灯具外形日趋多样化。特别是汽车 前照灯,对其外形要求很高。例如,要求其前、侧边及上侧的倾斜度越来越大。由此, 造成调光点被构成汽车前照灯外形部分的上部倾斜部分所遮蔽,该部分形成为防雾结 构区域。该区域如图所示,通常靠近车的外侧。由于该区域很倾斜,造成该区域不能 被利用,只能做为装饰区域。该防雾结构区域,也称装饰区域,其实为一种车灯的"无 功能区域"。无功能区域-一也称装饰区域, 一般指灯具直射光照射不到只起装饰作用的区域。 雾气形成是由于空气流通不好,在热胀冷縮情况下,灯具内部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 形成。特别在很大面积无功能区域,灯泡光线照射不到,很容易出现雾气且难以消散。另外,由于汽车灯具外形日趋多样化,上述防雾结构区域,即"无功能区域"的 面积可能很大。另外,由于没有光线可以达到该区域,容易形成雾气。该雾气的产生 不仅影响外观不好看,且容易影响灯具自身的电器连接和光线。为避免上述现象,即避免光面难看的外观,也利于无功能区域的空气流通,避免 雾气产生为解决雾气生成,本技术的设计人发现在此无功能区域开设隐蔽的通 气的长条开口,这样即可以满足外观又可以解决雾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所述汽车 灯防雾结构特别适用于前照灯或者前雾灯的防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该倾斜侧部为前照灯 的"无功能"装饰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部分形成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所述凹 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通透,即形成通气的开口。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 一个腰侧边部分通透。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 一个腰侧边完全通透。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 梯形。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 矩形。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 "C"字形。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 三角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即避免光面难看的外观,也利于无功能区域的空气流通, 在此无功能区域开设隐蔽的通气的长条开口,这样即可以满足外观又可以解决雾气问 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的一例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的原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的另一例图。图中,1为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2为本技术防雾结构的凹凸相间的城垛 状结构,3为本技术的防雾结构的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开口处,4为配光镜,5 为前照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举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汽车灯具调光装置。 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如图3所示,该倾斜 侧部呈弧状三角形,为前照灯的"无功能"装饰区域,与形成于该所述汽车前照灯的 倾斜侧部的弧状三角形的"无功能"装饰区域相对应,在该部分形成凹凸相间的城垛 状结构,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单元为梯形,其一个侧边开口,形成通透、即通 5的开口。实施例2除了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部分开口,艮卩,该侧边尚有部分闭 合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l,制得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实施例3见图1,除了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矩形,该倾斜侧部为弧状块形之外, 其他如同实施例l,制得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实施例4除了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C"字形弧状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制 得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实施例5除了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三角形状之外,其他如同实施例1,制得本实 用新型的汽车灯防雾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在汽车灯具外形日趋多样化、其前、侧边及 上侧的倾斜度越来越大、无功能区域,即装饰区域的面积可能很大的情况下,也可防 止雾气生成,这样即可以满足外观又可以解决雾气问题。即避免光面难看的外观,也 利于无功能区域的空气流通。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该倾斜侧部为前照灯的“无功能”装饰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部分形成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通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 结构的一个腰侧边完全通透。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 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部分通透。4. 根据权利要求l一3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 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梯形。5. 根据权利要求l一3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 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三角形。6. 根据权利要求l一3之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 相间的城垛状结构为"C"字形。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该倾斜侧部为前照灯的“无功能”装饰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部分形成梯形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所述梯形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通透。根据本技术的汽车灯防雾结构,在汽车灯具外形日趋多样化、其前、侧边及上侧的倾斜度越来越大、无功能区域,即装饰区域的面积可能很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雾气生成,这样既可以满足外观又可以解决雾气问题。既避免光面难看的外观,也利于无功能区域的空气流通。文档编号F21S8/10GK201215275SQ20082005883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程仁印 申请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灯防雾结构,形成于所述汽车前照灯的倾斜侧部,该倾斜侧部为前照灯的“无功能”装饰区域,其特征在于,在该部分形成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所述凹凸相间的城垛状结构的一个腰侧边通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仁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