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83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包括:内墙、外墙、保温层、内阻燃层、外阻燃层、加固部件;保温层位于内墙与外墙之间,并且保温层与内墙以及保温层与外墙之间均留有空气层;加固部件包括:预埋件和连接件;预埋件嵌入内墙和外墙上;连接件贯穿保温层,且与预埋件固定连接;内阻燃层和外阻燃层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玻璃丝布一侧的阻燃材料;内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内墙靠近室内的一侧;外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外墙靠近室外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火极限达3小时以上,能有效地降低火灾危害,并且墙体坚实牢固,整体性强,隔音、保温效果好,抗震、防风能力强。

A wall covered with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
技术介绍
火灾是各种灾害中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高,而各类建筑火灾也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高层建筑的楼层高、楼道狭窄,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使得人员逃生不易、救援困难导致惨剧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设置防火墙对火灾预防与救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层建筑外墙,仅仅设置一些混凝土和防火外漆,防火性能较差。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高阻燃性建筑墙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不仅防火性能达标,保温性能及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业化建筑的需求,可以实现广泛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包括:内墙、外墙、保温层、内阻燃层、外阻燃层、加固部件;其中,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内墙与所述外墙之间,并且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内墙之间留有空气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墙之间留有空气层;所述加固部件包括:预埋件和连接件;所述预埋件嵌入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上;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保温层,且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所述内阻燃层和所述外阻燃层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所述玻璃丝布一侧上的阻燃材料;所述内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内墙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外墙靠近室外的一侧。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玻璃丝布是用玻璃纤维织成的织物,具有绝缘、绝热、耐腐蚀、不燃烧、耐高温、高强度等性能,将玻璃丝布粘贴在内墙和外墙的两侧,在玻璃丝布上再覆盖一层防火材料,二者相互配合,可以使防火材料更均匀、附着力更高,有效的提高了墙体的防火等级,并且增加了墙体的耐腐蚀及保温等性能。2)本技术利用加固部件的设置增加了内外墙体的稳固性,满足9度烈度抗震设防要求,抵御12级台风(1.5KN/m2)。3)由于保温层夹于内外墙体之间,其保温层的内外两侧均被独立的墙体所保护与隔离,其使用寿命可与建筑主体同期;并且由于在保温材料层的两侧与内外墙体间形成了两个空气层,从而使墙体由原来的传导传热变为对流传热,致使建筑的保温效果更好;同时,本技术的保温层优选惰性无机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火灾的危险性。优选的,所述阻燃材料为阻燃树脂胶、金属膜、阻燃漆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直径6-12mm的钢筋以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形成的三角形平面与所述内墙或所述外墙的夹角均为45-60°。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2-5mm。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0-80mm。优选的,所述预埋件沿着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的垂直方向布置,并且所述预埋件的厚度为4-8mm。本技术连接件呈三角形设置,具有稳固、不易变形的特点,使内外墙受力均匀,提高内外墙的受力性能,同时预埋件能够加固内外墙体,提高了墙体的抗裂能力。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通过A级不燃材料玻璃丝布与防火材料的有效配合,使本技术的耐火极限达3小时以上,能有效地降低火灾危害;另外,墙体结构为内加三角形加固部件结构,中空密封保温层配合,墙体坚实牢固,整体性强,隔音、保温效果好,抗震、防风能力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连接件组成的三角形与内墙夹角的示意图。其中,图中1-内墙、2-外墙、3-保温层、4-内阻燃层、5-外阻燃层、61-预埋件、62-连接件、a-连接件组成的三角形与内墙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不仅防火性能达标,保温性能及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工业化建筑的需求,可以实现广泛推广。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包括:内墙1、外墙2、保温层3、内阻燃层4、外阻燃层5、加固部件;其中,保温层3位于内墙1与外墙2之间,并且保温层3与内墙1之间留有空气层,保温层3与外墙2之间留有空气层;加固部件包括:预埋件61和连接件62;预埋件61嵌入内墙1和外墙2上;连接件62贯穿保温层3,且与预埋件61固定连接;内阻燃层4和外阻燃层5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玻璃丝布一侧的阻燃材料;所述内阻燃层4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内墙1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阻燃层5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外墙1靠近室外的一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燃材料为阻燃树脂胶、金属膜、阻燃漆中的任意一种。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62为直径6-12mm的钢筋以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与所述预埋件61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62形成的三角形平面与所述内墙1或外墙2的夹角a均为45-60°。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阻燃层4和所述外阻燃层5的厚度均为2-5mm。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3的厚度为50-80mm。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61沿着所述内墙1和所述外墙2的垂直方向布置,并且所述预埋件61的厚度为4-8mm。实施例1在内墙1与外墙2之间夹一层厚度为65mm的惰性无机不燃材料保温层3,保温层3与内墙1之间和保温层3与外墙2之间均留有空气,预埋件61嵌入内墙1和外墙2上,并且预埋件61沿着内墙1和外墙2的垂直方向布置,预埋件61的厚度为6mm;连接件62为直径9mm的钢筋组成的等腰三角形,并且与内墙1和外墙2的夹角a均为52°,该连接件62贯穿保温层3,与预埋件61固定连接;内阻燃层4和外阻燃层5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玻璃丝布一侧上的阻燃材料;其中玻璃丝布的宽度为80cm,其抗拉强度达大于750n/mm以上,抗断裂强度为2wpa;抗拉伸断裂强度2.5wp,阻燃材料为金属膜,内阻燃层4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外墙、保温层、内阻燃层、外阻燃层、加固部件;/n其中,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内墙与所述外墙之间,并且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内墙之间留有空气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墙之间留有空气层;/n所述加固部件包括:预埋件和连接件;/n所述预埋件嵌入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上;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保温层,且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n所述内阻燃层和所述外阻燃层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所述玻璃丝布一侧上的阻燃材料;/n所述内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内墙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外墙靠近室外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外墙、保温层、内阻燃层、外阻燃层、加固部件;
其中,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内墙与所述外墙之间,并且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内墙之间留有空气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墙之间留有空气层;
所述加固部件包括:预埋件和连接件;
所述预埋件嵌入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上;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保温层,且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
所述内阻燃层和所述外阻燃层均包括:玻璃丝布和均匀覆盖于所述玻璃丝布一侧上的阻燃材料;
所述内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内墙靠近室内的一侧;所述外阻燃层的玻璃丝布未覆盖所述阻燃材料的一侧粘贴于所述外墙靠近室外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盖阻燃材料的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材料为阻燃树脂胶、金属膜、阻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用李江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丰木链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