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杆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82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杆滑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配合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杆的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摇臂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摇臂还配合连接有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改变了升降杆滑座传统的调整方式,降低了调整本体位置时所需的力气大小,增强了人机关系。

A kind of lifting rod slid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杆滑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杆滑座。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升降杆滑座,普遍都是按钮按压调节,外观陈旧,且需较大的按压力,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根本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杆滑座,具体通过侧向设置了控制钮,利用杠杆原理来控制滑座的升降,从而降低了调整滑座所需要的力气大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杆滑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配合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杆的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摇臂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摇臂还配合连接有压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摇臂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本体之间插设有销轴,所述摇臂上还设置有能与压杆相配合的上配合面和下配合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杆包括能与上配合面或下配合面配合作用的作用部,还包括与本体相配合连接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设置于靠近作用部的一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点部设置于压杆的两侧端,所述支点部为圆形块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摇臂的个数为两个,依本体中轴线对称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包括与上配合面配合作用的上尖端部和与下配合面配合作用的下尖端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凸柱,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镂空部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杆还配合连接有控制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与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内盖。本技术的一种升降杆滑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有压杆,通过上拉或下压的动作来控制滑座的上下移动,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按压动作,具有美观性。2、支点部设置于靠近作用部处,利用了杠杆原理,具有省力效果。3、设置有复位弹簧,保证压杆在不工作时一直处于中间位置,保证摩擦垫与固定杆之间夹紧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静止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控制钮向上拨动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图8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控制钮向下拨动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B处的剖视图。图11是图9中A-A处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压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0-本体;11-穿孔;12-插槽;13-衬套;14-插座;15-定位套;20-固定杆;30-摇臂;31-摩擦垫;32-固定部;33-销轴;36-上配合面;37-下配合面;40-压紧弹簧;50-压杆;51-作用部;52-支点部;53-镂空部;54-凸柱;55-插接部;60-复位弹簧;70-控制钮;71-卡接部;80-内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升降杆滑座,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穿孔(11),所述本体(10)上还设置有供花洒插接的插槽(12),所述穿孔(11)配合连接有固定杆(20),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杆(20)的摇臂(30),所述摇臂(30)上设置有摩擦垫(31),所述摇臂(30)与本体(10)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40),所述摇臂(30)还配合连接有压杆(50),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用户通过控制压杆(50)的上拨或下压实现摩擦垫(31)与固定杆(20)的配合,具体为当压杆(50)处于静止时,摩擦垫(31)压紧固定杆(20),从而保持本体(10)的稳定固定,当上拨或者下压压杆(50),摩擦垫(31)松开固定杆(20),从而实现本体(10)能沿固定杆(20)向上或向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摇臂(30)包括固定部(32),所述固定部(32)与本体(10)之间插设有销轴(33),所述摇臂(30)上还设置有能与压杆(50)相配合的上配合面(36)和下配合面(37),所述上配合面(36)和下配合面(37)为对称设置的斜面。进一步的,所述压杆(50)包括能与上配合面(36)或下配合面(37)配合作用的作用部(51),还包括与本体(10)相配合连接的支点部(52),所述支点部(52)设置于靠近作用部(51)的一端,所述支点部(52)设置的位置使得压杆(50)在使用时利用了杠杆原理,大大降低了用户在控制压杆(50)时所需的力气大小,方便了特殊人群,尤其是残障人士等施力不方便的人群。进一步的,所述支点部(52)设置于压杆(50)的两侧端,所述支点部(52)为圆形块状。进一步的,所述摇臂(30)的个数为两个,依本体(10)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对称设置的摇臂(30)使得固定杆(20)能更稳定的被固定,具体为固定杆(20)的两侧端都被摩擦垫(31)包围夹紧,增强了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作用部(51)包括与上配合面(36)配合作用的上尖端部(56)和与下配合面(37)配合作用的下尖端部(57),所述上尖端部(56)呈一正三角形状,所述下尖端部(57)呈一倒三角形状,所述作用部(51)整体呈类似菱形状,更为具体的,所述作用部(51)设置于上配合面(36)与下配合面(37)之间,在压杆(50)处于静止状态时,在压紧弹簧(40)的作用下,上配合面(36)与上尖端部(56)配合接触,下配合面(37)与下尖端部(57)配合接触,此时本体(10)为夹紧状态;当用户向上拨动压杆(50),压杆(50)上的作用部(51)向下作用下配合面(37),如说明书附图6和说明书附图8所示,此时摇臂(30)在分力的作用下,绕销轴(33)向外移动,此时摩擦垫(31)与固定杆(20)脱离,此时本体(10)能沿固定杆(20)上下移动;当用户向下对压杆(50)施力,压杆(50)上的作用部(51)向上作用上配合面(36),如说明书附图9和说明书附图11所示,此时摇臂(30)在销轴(33)及分离的配合作用下向外移动,摩擦垫(31)与固定杆(20)脱离。进一步的,所述压杆(50)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60),更为具体的,所述压杆(50)上设置有镂空部(53),所述镂空部(53)内设置有凸柱(54),所述复位弹簧(60)设置于镂空部(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杆滑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配合连接有固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杆的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摇臂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摇臂还配合连接有压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杆滑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配合连接有固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压紧固定杆的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摇臂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所述摇臂还配合连接有压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杆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本体之间插设有销轴,所述摇臂上还设置有能与压杆相配合的上配合面和下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杆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能与上配合面或下配合面配合作用的作用部,还包括与本体相配合连接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设置于靠近作用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杆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设置于压杆的两侧端,所述支点部为圆形块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梁友玉吴周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