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66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收装置,其包括: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所述卡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之间,所述卡套用于套设在待回收物上,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升,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带动所述卡套上升,以拔出所述待回收物体。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降低接地棒的回收难度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接地棒的简单、高效回收,大幅提高接地棒的回收效率,而且还避免了接地棒因击打造成的变形,实现了接地棒无损伤回收,提高了接地棒的回收质量,保证了接地棒的持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
,具体涉及一种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电气设备必须设置接地保护,其中局部接地装设中规定只要直径、长度符合要求,允许使用钢管形式的接地棒。在实际局部接地装设过程中,为便于安装,通常选择钢管形式的接地棒,接地棒通常安设于底板上,一般规定接地棒的垂直埋深须大于0.8m,且外露底板不超过0.2m。接地棒安设后,随着采掘活动的延伸电气设备须动态集中搬迁,同时需要在新的电气设备安设地点装设接地棒。接地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重新领用新接地棒,废弃电气设备原安设点的接地棒;第二种,重复使用旧接地棒,利用电气设备原安设点接地棒。但是,因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搬迁频繁,若坚持使用新接地棒,接地棒用量大,浪费严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若坚持使用旧接地棒,新接地棒用量少,但须及时回收电气设备原安设点的接地棒。目前,现有回收接地棒的通常做法为:人工配合简单的敲打工具持续击打接地棒外露于底板的端头,迫使接地棒与底板眼孔间产生裂隙,待接地棒足够松动后,将接地棒从底板上拔出。该回收接地棒的方法劳动强度高,回收接地棒难度大,回收效率低;而且重力击打接地棒,容易导致接地棒变形,特别是底板岩层坚硬时耗时费力,经常存在接地棒无法从底板上拔出或拔出后因变形严重无法重复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回收装置,其包括: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所述卡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之间,所述卡套用于套设在待回收物上,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升,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带动所述卡套上升,以拔出所述待回收物体。可选地,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驱动所述横梁上升,所述横梁带动所述卡套上升。可选地,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挂钩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套连接。可选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吊挂部,多个吊挂部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吊挂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挂钩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吊挂部上。可选地,所述吊挂部包括两个凸起部,两个凸起部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布,两个凸起部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挂钩的第一端挂设在两个凸起部之间。可选地,所述卡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板面和第二弧形板的外板面上均设置有卡钉,紧固件穿过卡钉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紧固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板面上设置有螺纹。可选地,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板面上设置有螺纹。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均为平衡油缸,所述驱动部为液压泵。可选地,所述平衡油缸的升降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具有安装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支撑座的安装孔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卡套套设在接地棒上,通过两个升降部带动卡套上升将接地棒拔出,可降低接地棒的回收难度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接地棒的简单、高效回收,大幅提高接地棒的回收效率,而且还避免了接地棒因击打造成的变形,实现了接地棒无损伤回收,提高了接地棒的回收质量,保证了接地棒的持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包括驱动部1,第一升降部2、第二升降部3和卡套6。所述卡套6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之间。所述卡套6用于套设在待回收物7上,驱动部1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上升,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带动所述卡套6上升,以拔出所述待回收物7。现以回收接地棒为例,说明回收装置的使用过程。回收装置使用时,将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对称地布置在接地棒的两侧,将卡套6套设在接地棒外露在底板的棒身上。驱动部1工作,驱动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上升,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带动所述卡套6上升,将接地棒从底板上拔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卡套套设在接地棒上,通过两个升降部带动卡套上升将接地棒拔出,可降低接地棒的回收难度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接地棒的简单、高效回收,大幅提高接地棒的回收效率,而且还避免了接地棒因击打造成的变形,实现了接地棒无损伤回收,提高了接地棒的回收质量,保证了接地棒的持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回收装置还包括:横梁4,所述横梁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上,所述第一升降部2和第二升降部3驱动所述横梁4上升,所述横梁4带动所述卡套6上升。通过设置横梁4,能够使两个升降部的上升力全部转换为接地棒的拉拔力,实现接地棒的垂直拉拔,提高接地棒的回收效率和回收质量。进一步地,回收装置还包括:挂钩5,所述挂钩5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横梁4上,所述挂钩5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套6连接。通过设置挂钩5,可提高回收装置的装卸效率,进一步地提高回收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横梁4为具有较大强度且弯曲形变小的钢制横梁,挂钩5为具有较大强度且拉伸变形小的钢制挂钩,以保证接地棒的拔取。进一步地,所述横梁4上设置有多个吊挂部41,多个吊挂部41沿所述横梁4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吊挂部4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挂钩5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吊挂部41上。通过设置吊挂部41,可防止挂钩5在横梁4上发生移动,而且设置多个吊挂部41,能够一次回收多根接地棒,提高接地棒的回收效率。在图1的实施例中,吊挂部41的数量为五个,相邻吊挂部41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一个吊挂部41位于横梁4的中间位置,在一次回收多根接地棒时,可保证多根接地棒同步拔出,避免重复施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吊挂部41包括两个凸起部411,两个凸起部411沿所述横梁4的长度方向排布,两个凸起部411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挂钩5的第一端挂设在两个凸起部41之间。如图1所示,凸起部411呈杆状,凸起部411与横梁4垂直连接,以方便凸起部411的设置。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卡套6包括第一弧形板61和第二弧形板62,两个弧形板相对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所述卡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之间,所述卡套用于套设在待回收物上,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升,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带动所述卡套上升,以拔出所述待回收物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第一升降部、第二升降部和卡套,所述卡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之间,所述卡套用于套设在待回收物上,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升,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带动所述卡套上升,以拔出所述待回收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上,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驱动所述横梁上升,所述横梁带动所述卡套上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挂钩的第二端与所述卡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吊挂部,多个吊挂部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吊挂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挂钩的第一端挂设在所述吊挂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军郑铁华韩伟袁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