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66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装置,包括承重板和设置在承重板底部的支撑结构和吊装件;吊装件通过吊耳安装在承重板的中心位置处;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支撑腿沿承重板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主支腿与辅助支撑支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辅助连接支腿的横截面积大于辅助支撑支腿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承重板底部设置支撑结构和吊装件,可利用较小的人力实现吊装的任务需求,对地形及道路条件要求低,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各部件可人工进行搬运及拆装,可拆卸重复使用,同时可根据实际吊装需要,安装多个辅助支腿组件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装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A hoi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吊装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采矿、石油化工、水利水电、安装等需要进行野外作业的行业中,常常需要对小吨位构件进行装卸车、吊装和安装就位等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吊装方式有:汽车吊吊装、履带吊吊装、缆索起重机吊装、液压提升法、利用构筑物吊装法、坡道提升法等。其中大部分吊装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力信号作用下,通过机械、液压驱动使钢丝绳、卡具、构件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垂直起升、水平移动来完成构件装卸车、吊装、就位的目的。但利用现代化吊装设备进行吊装任务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地形及道路限制,吊装设施不能负荷行驶,也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吊装工作环境要求高,特别是部分吊装设备采用杠杆式原理需要配重、固定式设备配套设施多,给野外等缺乏配套设施的吊装作业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在野外等复杂环境下便于实现吊装目的的吊装装置,以弥补传统吊装方式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吊装装置,通过在承重板底部设置支撑结构和吊装件,可利用较小的人力实现吊装的任务需求,对地形及道路条件要求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省力、方便拆卸,组成本技术的各部件可人工进行搬运及拆装,便于携带,可拆卸重复使用,同时可根据实际吊装需要,安装多个辅助支腿组件调节本技术的吊装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和设置在所述承重板底部的支撑结构和吊装件;所述吊装件通过吊耳安装在承重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承重板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支撑腿通过相对设置的连接侧板固定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支撑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侧板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腿包括主支腿,所述主支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主支腿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所述主支腿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辅助支腿组件包括辅助连接支腿和与所述辅助连接支腿连接的辅助支撑支腿,所述辅助连接支腿和辅助支撑支腿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主支腿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辅助连接支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的横截面积。上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腿、辅助连接支腿和辅助支撑支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主支腿、辅助连接支腿和辅助支撑支腿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α≤90°。上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一个连接侧板上的螺栓孔、连接板上的安装孔和另一个连接侧板上的螺栓孔将所述支撑腿与承重板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上开设有供所述吊装件挂设的通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承重板底部设置支撑结构和吊装件,可利用较小的人力实现吊装的任务需求,对地形及道路条件要求低,结构简单紧凑,吊装件通过吊耳安装在承重板的中心位置处,主支腿与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操作简便省力、方便拆卸,组成本技术的各部件可人工进行搬运及拆装,便于携带,可拆卸重复使用。2、本技术中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支撑腿包括主支腿,主支腿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主支腿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主支腿与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根据实际吊装需要,可通过安装多个辅助支腿组件调节本技术的吊装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本技术通过在承重板底部设置支撑结构和吊装件,可利用较小的人力实现吊装的任务需求,对地形及道路条件要求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省力、方便拆卸,组成本技术的各部件可人工进行搬运及拆装,便于携带,可拆卸重复使用,同时可根据实际吊装需要,安装多个辅助支腿组件调节本技术的吊装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承重板和支撑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重板;2—吊装件;3—吊耳;4—连接侧板;5—主支腿;6—连接板;7—辅助连接支腿;8—辅助支撑支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承重板1和设置在所述承重板1底部的支撑结构和吊装件2;所述吊装件2通过吊耳3安装在承重板1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承重板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支撑腿通过相对设置的连接侧板4固定在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所述连接侧板4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支撑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侧板4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腿包括主支腿5,所述主支腿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主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辅助支腿组件包括辅助连接支腿7和与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连接的辅助支撑支腿8,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和辅助支撑支腿8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8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8的横截面积。实际使用时,在所述承重板1底部设置支撑结构和吊装件2,可利用较小的人力实现吊装的任务需求,对地形及道路条件要求低,结构简单紧凑,所述吊装件2通过吊耳3安装在承重板1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操作简便省力、方便拆卸,组成本技术的各部件可人工进行搬运及拆装,便于携带,可拆卸重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主支腿5,所述主支腿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主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根据实际吊装需要,可通过安装多个所述辅助支腿组件调节本技术的吊装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且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特别的,所述吊装件2优选为倒链,通过倒链来吊装构件。在野外进行单件或小批量小吨位构件装卸车、吊装和就位过程中,在构件所处位置布置本技术,单个装置可吊装不大于五吨的构件,可根据实际构件重量布置多个本技术进行同步吊装。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优选为螺栓,利用螺栓铰接作为活动轴将主支腿5与辅助连接支腿7、辅助连接支腿7与辅助支撑支腿8连接起来,为了方便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连接,所述主支腿5上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1)和设置在所述承重板(1)底部的支撑结构和吊装件(2);所述吊装件(2)通过吊耳(3)安装在承重板(1)的中心位置处;/n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承重板(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支撑腿通过相对设置的连接侧板(4)固定在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所述连接侧板(4)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支撑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侧板(4)连接为一体;/n所述支撑腿包括主支腿(5),所述主支腿(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主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辅助支腿组件包括辅助连接支腿(7)和与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连接的辅助支撑支腿(8),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和辅助支撑支腿(8)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8)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辅助支撑支腿(8)的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板(1)和设置在所述承重板(1)底部的支撑结构和吊装件(2);所述吊装件(2)通过吊耳(3)安装在承重板(1)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结构尺寸均相同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承重板(1)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所述支撑腿通过相对设置的连接侧板(4)固定在所述承重板(1)的底部,所述连接侧板(4)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支撑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侧板(4)连接为一体;
所述支撑腿包括主支腿(5),所述主支腿(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主支腿(5)的另一端连接有辅助支腿组件,所述主支腿(5)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辅助支腿组件包括辅助连接支腿(7)和与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连接的辅助支撑支腿(8),所述辅助连接支腿(7)和辅助支撑支腿(8)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主支腿(5)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鹏王振成马曦伟杨玉柱柳洪丹吴坤森郑伟华杨沁舟马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