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45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所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处理器、PWM控制器、遮光膜控制器和遮光膜;所述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PWM控制器、所述遮光膜控制器和所述遮光膜依次电连接,所述遮光膜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相应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遮光装置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线感应、语音控制和按键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调节遮光膜的透明度,减少了光线对驾驶员眼睛的影响,保证了驾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舒适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多端,驾驶员容易受到各种复杂气候的影响,从而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甚至可能造成侧翻,碰撞等交通事故。其中,最常见气候因素是强光线,由于人眼对光线极其敏感,当光线折射入人眼,将会产生眼花或短暂的失明。为了解决上述隐患,国家和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遮光技术,以减少强光线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传统的遮光方式是在车辆前玻璃上方安装旋转遮阳板,通过旋转遮阳板旋转不同的角度将强光反射,使得强光线射入除人眼的任意方向,但是这种遮光方式无法完全遮挡强光,尤其是在日出日落时分,光线呈垂直方向射入人眼,遮阳板旋转角度小于90,遮挡不了光线,遮阳板旋转角度等于90,遮挡光线的同时也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液晶遮光技术,其原理是在车辆前窗玻璃的两层基板中加入负性染料液晶,通过控制液晶层内液晶分子的形态,从而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度,但是,该技术成本高昂,在现实中无法达到大量的投入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及车辆,解决现有遮光板遮光效果差,现有添加负性燃料液晶遮光技术推广性能低、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处理器、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遮光膜控制器和遮光膜;所述接收器、所述处理器、所述PWM控制器、所述遮光膜控制器和所述遮光膜依次电连接,所述遮光膜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包括语音接收器和/或按键接收器;所述语音接收器设置于车辆上,所述按键接收器设置于车辆钥匙上。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包括语音识别器;所述语音接收器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识别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器输出端与PWM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包括按键识别器;所述按键接收器输出端与所述按键识别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键识别器输出端与PWM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接收器为钥匙按键。进一步的,所述遮光膜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MOF(MetalOrganicFramework,遮光电子膜);所述MOF遮光电子膜断电呈现透明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还包括光线传感器、光电转换电路、整车BCM,所述光线传感器设置于车辆上,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转换电路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整车BCM输入端通过LIN串口通信连接,所述整车BCM通过CAN总线与所述PWM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所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光线传感器、光电转换电路、整车BCM、PWM控制器、遮光膜控制器和遮光膜;所述光线传感器设置于车辆上,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转换电路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端与所述整车BCM输入端通过LIN串口通信连接,所述整车BCM通过CAN总线与所述PWM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WM控制器输出端与遮光膜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遮光膜控制器输出端和遮光膜电连接,所述遮光膜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进一步的,所述遮光膜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MOF遮光电子膜;所述MOF遮光电子膜断电呈现透明状态。相应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及车辆,通过采用光线感应、语音控制和/或按键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调节遮光膜的透明度,有效减少了光线对驾驶员眼睛的影响,提高了驾驶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的实施例1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的实施例2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的实施例3框图;图4是本技术的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的实施例5框图。其中,图中附图对应标记为:100—接收器,200—处理器,300—PWM控制器,400—遮光膜控制器,500—遮光膜,600—光线传感器,700——光电转换电路,800—整车BCM,110—语音接收器,120—按键接收器,210—语音识别器,220—按键识别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进一步清楚、完整地阐述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显然,所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100、处理器200、PWM控制器300、遮光膜控制器400和遮光膜500;所述接收器100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2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200输出端与所述PWM控制器3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WM控制器300输出端与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输出端和所述遮光膜500电连接,所述遮光膜500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500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述接收器100包括语音接收器110;所述处理器200包括语音识别器210;所述语音接收器110设置于车辆上,所述语音接收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识别器210的输入端电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语音接收器110接收调节遮光膜透明度的语音指令,语音识别器210识别指令,并传输至PWM控制器300处理成相应的PWM开关控制信号,遮光膜控制器400接收PWM开关控制信号,依据其占空比输出相应大小的控制电流给遮光膜,使得遮光膜根据电流大小调节遮光膜的透明度。实施例2参见图2,本技术公开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100、处理器200、PWM控制器300、遮光膜控制器400和遮光膜500。所述接收器100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2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200输出端与所述PWM控制器3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WM控制器300输出端与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输出端和所述遮光膜500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100)、处理器(200)、PWM控制器(300)、遮光膜控制器(400)和遮光膜(500);/n所述接收器(100)、所述处理器(200)、所述PWM控制器(300)、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和所述遮光膜(500)依次电连接,所述遮光膜(500)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500)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包括接收器(100)、处理器(200)、PWM控制器(300)、遮光膜控制器(400)和遮光膜(500);
所述接收器(100)、所述处理器(200)、所述PWM控制器(300)、所述遮光膜控制器(400)和所述遮光膜(500)依次电连接,所述遮光膜(500)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电子遮光膜,所述遮光膜(500)设置在车前窗玻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100)包括语音接收器(110)和/或按键接收器(120);所述语音接收器(110)设置于车辆上,所述按键接收器(120)设置于车辆钥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00)包括语音识别器(210);所述语音接收器(110)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识别器(21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器(210)输出端与PWM控制器(300)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200)还包括按键识别器(220);所述按键接收器(120)输出端与所述按键识别器(220)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按键识别器(220)输出端与PWM控制器(300)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接收器(120)为钥匙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前窗玻璃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500)为透明度能够改变的MOF遮光电子膜;所述MOF遮光电子膜断电呈现透明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新龙熊想涛郑志龙汤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