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9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顶端安装有出气口,出气口内安装有气液分离网,塔体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出水端连接有转轮箱,塔体背面底端连接有废液出口和废气进口,废液出口安装有PH值监测装置和阀门,塔体右侧底端安装有水位计,塔体连接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循环水管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网,循环水管出水端与转轮箱连接,转轮箱内部安装有转轮,转轮固定连接有T字形转轴,T字形转轴配合连接有喷淋管,喷淋管连接有轴承,轴承连接有两个阻水圈,塔体内部连接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一并连接有旋流器,塔体内部安装有填料层。

A water spray acid mist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吸收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
技术介绍
酸雾,通常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其中包括硫酸、硝酸、盐酸等无机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所形成的酸雾,在对酸雾中和的时候需要用到酸雾吸收塔,现有的酸雾吸收塔一般采用固定的喷淋头喷淋中和才能使酸雾达到净化的效果,这样的中和方式时间较长,效率低下,而且采用喷淋头喷淋的方式很容易在喷淋头内产生结晶,难以清洗且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端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安装有气液分离网,所述塔体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出水端连接有转轮箱,所述塔体背面底端连接有废液出口和废气进口,所述废液出口安装有PH值监测装置和阀门,所述塔体右侧底端安装有水位计,所述塔体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循环水管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循环水管出水端与转轮箱连接,所述转轮箱内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固定连接有T字形转轴,所述T字形转轴配合连接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管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有两个阻水圈,所述塔体内部连接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一并连接有旋流器,所述塔体内部安装有填料层。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水管道出水端和循环水管出水端进入转轮箱处均有相反的弯曲角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转轮的单向旋转。进一步限定,所述喷淋管上的喷淋孔为由内向外逐渐缩小的锥形,这样的设计,加强了喷淋的强度。进一步限定,所述旋流器两面均设有导流板,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酸雾气体和水向旋流器聚集。进一步限定,所述T字形转轴横向杆两端焊接于喷淋管内壁,这样的设计,让固定连接与T字形转轴上的转轮不易晃动。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水流带动转轮,转轮通过T字形转轴带动喷淋管旋转喷淋的设计,增加了喷淋的效率和接触面积,使酸雾的中和效率提高,中和时间变短;2、旋流器的安装,进一步加强了中和的效率,缩短了中和时间;3、采用循环水管和水泵的设计,让水流进行循环,节约了能源;4、采用喷淋管喷淋而不采用喷淋头喷淋的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喷淋头结晶的问题;5、采用水流带动转轮,转轮通过T字形转轴带动喷淋管旋转喷淋而不是用电机带动旋转喷淋管旋转喷淋的工艺结构,降低了电能损耗,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塔体1、出气口2、气液分离网3、进水管道4、转轮箱5、废液出口6、废气进口7、PH值监测装置8、阀门9、水位计10、循环水管11、水泵12、过滤网13、转轮14、T字形转轴15、喷淋管16、轴承17、阻水圈18、支撑柱19、旋流器20、填料层2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塔体1顶端安装有出气口2,出气口2内安装有气液分离网3,塔体1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4,进水管道4出水端连接有转轮箱5,塔体1背面底端连接有废液出口6和废气进口7,废液出口6安装有PH值监测装置8和阀门9,塔体1右侧底端安装有水位计10,塔体1连接有循环水管11,循环水管11上安装有水泵12,循环水管11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网13,循环水管11出水端与转轮箱5连接,转轮箱5内部安装有转轮14,转轮14固定连接有T字形转轴15,T字形转轴15配合连接有喷淋管16,喷淋管16上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淋管16连接有轴承17,轴承17连接有两个阻水圈18,塔体1内部连接有两根支撑柱19,两根支撑柱19一并连接有旋流器20,塔体1内部安装有填料层21。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的时候,酸雾气体通过废气进口7进入塔体1内部,途中经过旋流器20进一步扩散,此时水流通过进水管道4进入转轮箱5和喷淋管16,且水流带动转轮箱5中的转轮14进行旋转,转轮14通过带动T字形转轴15带动喷淋管16进行旋转,达到旋转喷淋效果,且喷淋的水同样会聚集到旋流器20中进一步和酸雾气体中和和流入塔体1底部,此时可通过观察安装于塔体1上的水位计10确定塔体1内部水量,同时观察安装于废液出口6上的PH值监测装置8看废液是否达到安全排放值,若达到,通过拧开阀门9即可排放,若未达到,可通过打开水泵12将水流通过过滤网13进入循环水管11抽入转轮箱5进行循环喷淋中和,运行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气体均经过气液分离网3后由出气口2排出,同时也可选择在填料层21中放料加强效果。优选进水管道4出水端和循环水管11出水端进入转轮箱5处均有相反的弯曲角度,有利于转轮14的单向旋转,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弯曲的长度。优选喷淋管16上的喷淋孔为由内向外逐渐缩小的锥形,加强了喷淋的强度,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喷淋孔的直径。优选旋流器20两面均设有导流板,有利于酸雾气体和水向旋流器20聚集,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导流板的大小和倾斜角度。优选T字形转轴15横向杆两端焊接于喷淋管16内壁,让固定连接与T字形转轴15上的转轮14不易晃动,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它防晃动方式。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顶端安装有出气口(2),所述出气口(2)内安装有气液分离网(3),所述塔体(1)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出水端连接有转轮箱(5),所述塔体(1)背面底端连接有废液出口(6)和废气进口(7),所述废液出口(6)安装有PH值监测装置(8)和阀门(9),所述塔体(1)右侧底端安装有水位计(10),所述塔体(1)连接有循环水管(11),所述循环水管(11)上安装有水泵(12),所述循环水管(11)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网(13),所述循环水管(11)出水端与转轮箱(5)连接,所述转轮箱(5)内部安装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固定连接有T字形转轴(15),所述T字形转轴(15)配合连接有喷淋管(16),所述喷淋管(16)上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管(16)连接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连接有两个阻水圈(18),所述塔体(1)内部连接有两根支撑柱(19),两根所述支撑柱(19)一并连接有旋流器(20),所述塔体(1)内部安装有填料层(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喷淋酸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顶端安装有出气口(2),所述出气口(2)内安装有气液分离网(3),所述塔体(1)左侧上端安装有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出水端连接有转轮箱(5),所述塔体(1)背面底端连接有废液出口(6)和废气进口(7),所述废液出口(6)安装有PH值监测装置(8)和阀门(9),所述塔体(1)右侧底端安装有水位计(10),所述塔体(1)连接有循环水管(11),所述循环水管(11)上安装有水泵(12),所述循环水管(11)进水端安装有过滤网(13),所述循环水管(11)出水端与转轮箱(5)连接,所述转轮箱(5)内部安装有转轮(14),所述转轮(14)固定连接有T字形转轴(15),所述T字形转轴(15)配合连接有喷淋管(16),所述喷淋管(16)上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管(1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辜磊程都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航康环保技术研究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