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伟恭专利>正文

医用延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83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延长管,包括绕线盒、转盘及至少两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绕线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各根所述输液管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绕线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引出口和第二引出口,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设有输液接头。该医用延长管,将各根独立的输液管结合起来,避免交叉干涉,出错的风险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延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延长管。
技术介绍
注射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有利于使药物用量准确并速度均匀地进入患者体内以发生作用。医用延长管是使用注射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某些重症和全麻手术的患者,由于注射泵泵入的药品种类很多,所用医用延长管也相对增多,多条医用延长管连接多个医用三通阀,线路繁杂。而且多条医用延长管容易交缠在一起,出错的风险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医用延长管,有利于降低出错风险。一种医用延长管,包括绕线盒、转盘及至少两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绕线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各根所述输液管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绕线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引出口和第二引出口,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设有输液接头。上述医用延长管,各根输液管设置在绕线盒的容纳腔内,且各根输液管并列设置地卷绕在转盘上,起到收纳保护的作用。在需要使用时,从第一引出口将输液管的第一端拉出至所需长度,拆下封堵件后将其接上患者的留置针或静脉导管,同时从第二引出口将输液管的第二端拉出至所需长度,将其接上注射泵或补液瓶即可。该医用延长管,将各根独立的输液管结合起来,避免交叉干涉,出错的风险大大降低。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延长管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上设有混合通道,各根输液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混合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混合通道的出口处。固定器将各根输液管的第一端汇集在一起,利用固定器可以很方便地将各根输液管的第一端同时接上患者的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而且补液可以通过混合通道混合,因此只需在固定器上设置封堵件即可,无需在各根输液管的第一端分别设置封堵件,使用时也只需拆下固定器上的封堵件即可,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引出口的尺寸。如此固定器可以卡在第一引出口外,方便通过固定器将输液管的第一端从第一引出口拉出,实现即拿即用。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延长管还包括分叉器,所述分叉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出口与所述输液接头之间,所述分叉器将所述输液管划分为固定段及分叉段,所述固定段位于所述分叉器远离所述输液接头一侧,所述分叉段位于所述分叉器靠近所述输液接头一侧,各根输液管的固定段固定为一体。分叉器将输液管划分为固定段及分叉段,各根输液管的固定段固定为一体,结构紧凑,避免输液管之间交缠在一起,各根输液管的分叉段分叉开来,便于将各根输液管接上对应的注射泵或补液瓶。进一步地,各根输液管的固定段通过注塑成型固定为一体;或者,各根输液管的固定段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为一体,便于加工。进一步地,所述分叉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引出口的尺寸。如此分叉器可以卡在第二引出口外,方便通过分叉器将输液管的第二端从第二引出口拉出,实现即拿即用。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盒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凸柱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凸柱上的插槽和第二凸柱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转盘安装在第一凸柱上实现可靠转动,如此设置方便组装。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延长管还包括涡卷弹簧及止回滚珠,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柱连接,所述止回滚珠与所述绕线盒抵接,所述转盘上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的深度由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止回滚珠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环形轨道上。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盘由于涡卷弹簧的作用将输液管收纳在绕线盒内。在需要使用时拉出至所需长度,止回滚珠由环形轨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锁紧转盘防止其转动,从而避免输液管回缩。进一步地,所述封堵件为橡胶塞,所述输液接头为肝素帽,便于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输液管内填充有无菌生理盐水。填充的无菌生理盐水能够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出,提高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医用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绕线盒,100、第一引出口,110、第二引出口,120、第一壳体,121、第一凸柱,122、插槽,130、第二壳体,131、第二凸柱,20、转盘,30、输液管,300、固定段,310、分叉段,40、封堵件,50、输液接头,60、固定器,70、分叉器,80、涡卷弹簧,90、止回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医用延长管,包括绕线盒10、转盘20及至少两根输液管30,各根输液管30并列设置,所述绕线盒10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各根所述输液管30卷绕在所述转盘20上,所述绕线盒10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引出口100和第二引出口110,所述输液管30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引出口100处伸出,所述输液管30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引出口110处伸出,所述输液管30的第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40,所述输液管30的第二端设有输液接头50。上述医用延长管,各根输液管30设置在绕线盒10的容纳腔内,且各根输液管30并列设置地卷绕在转盘20上,起到收纳保护的作用。在需要使用时,从第一引出口100将输液管30的第一端拉出至所需长度,拆下封堵件40后将其接上患者的留置针或静脉导管,同时从第二引出口110将输液管30的第二端拉出至所需长度,将其接上注射泵或补液瓶即可。该医用延长管,将各根独立的输液管30结合起来,避免交叉干涉,出错的风险大大降低。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输液管30为三根。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输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盒、转盘及至少两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绕线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各根所述输液管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绕线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引出口和第二引出口,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设有输液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盒、转盘及至少两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并列设置,所述绕线盒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各根所述输液管卷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绕线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引出口和第二引出口,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引出口处伸出,所述输液管的第一端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所述输液管的第二端设有输液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上设有混合通道,各根输液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混合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混合通道的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引出口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叉器,所述分叉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出口与所述输液接头之间,所述分叉器将所述输液管划分为固定段及分叉段,所述固定段位于所述分叉器远离所述输液接头一侧,所述分叉段位于所述分叉器靠近所述输液接头一侧,各根输液管的固定段固定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恭韩权浩
申请(专利权)人:何伟恭广州叁拾柒度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