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7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覆盖层、吸收芯体层与第二覆盖层,其结构特征为在复合芯体上设置有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吸收区域,或者复合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自第一覆盖层向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或/和自第二覆盖层向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往所述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从而在复合芯体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复数条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角度为10°‑90°的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错分布而形成间隔式分布的下凹区、凸起区,并由所述下凹区、凸起区组成所述格栅状凹凸构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

A composite core with grid like concave convex structure and its absorb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
技术介绍
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常常要穿着吸湿用品,例如尿布。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一次性吸收用品,例如尿布,通常由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传统第一代吸收芯由绒毛浆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混合后,由包裹层材料喷胶包裹成一体的吸收芯结构。这种吸收芯,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均匀分布在绒毛浆纤维内,且包裹层只是上下层喷胶结合,可供高吸水性树脂膨胀的自由空间大,因此这种吸收芯内的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高。但同时为减少传统结构吸收芯的起坨断棉问题,一般设置热光压或热网压压实,使传统的吸收芯材料的柔软性降低。第二代吸收芯,包括第一覆盖层、热熔胶层、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热熔胶层、第二覆盖层,通常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为干法无尘纸或热风无纺布。这种结构的吸收芯材料,高吸水性树脂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层内或被固定在高蓬松无纺布与覆盖层之间,能改善高吸水性树脂吸尿后的起坨断棉问题,但目前的复合芯体材料的第一和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一般为相同吸收速度的高吸水性树脂,存在底层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低、表层不够干爽、吸收速度慢的问题。本专利针对第一代吸收芯容易起坨断棉,第二代吸收芯材料底层高吸水性树脂利用率低、表层不够干爽、吸收速度慢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及其吸收用品,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层的吸收区设计为格栅状凹凸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结构。使格栅状凸起区域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液体后,能向邻近的格栅状下凹区域膨胀,增加了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因此可大幅提升底层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覆盖层、吸收芯体层与第二覆盖层,其结构特征为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吸收区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收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自第一覆盖层向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或/和自第二覆盖层向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往所述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从而在复合芯体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复数条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角度为10°-90°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错分布而形成间隔式分布的下凹区、凸起区,并由所述下凹区、凸起区组成所述格栅状凹凸构造。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复合芯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覆盖层之下还依次连接第三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覆盖层,位于所述复合芯体下表层上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分别自第三覆盖层向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向内凹陷而形成所述的下凹区、凸起区。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凸起区和下凹区为等宽度或不等宽度设计。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下凹区内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布密度为凸起区内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布密度的0-6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凸起区的宽度为3-30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下凹区的宽度为1-25mm。其中,所述的格栅状凹凸分布的高水性树脂的下凹区宽度为1-10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错分别沿着复合芯体的纵向或横向分布。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分布轨迹为直线形或非直线形。所述非直线形如波浪线、折线或曲线。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位于复合芯体上部的凸起区、下凹区和位于复合芯体下部的凸起区、下凹区,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可重叠或错开分布。一种吸收用品,包括透液性顶层、防侧漏不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层,所述吸收层采用如前所述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所述吸收用品为两片式拉拉裤、三片式拉拉裤、纸尿裤、纸尿片或卫生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为木浆与超细热熔短纤组成的气流成型的无尘纸或亲水性短纤经梳理成网热定型的热风、热轧非织造布或亲水性纺粘非织造布、卫生纸。其中,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丙烯酸聚合得到的高分子量、高保水量的树脂,高负荷下吸收量的平衡,所吸水分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的高吸水性材料。其中,所述的高蓬松无纺布层是一种纤维旦数3.0~10.0D,纤维长度25~100mm、1~10个卷曲度的ES纤维、PP纤维、PET纤维、PE/PET等热熔性纤维经过开松、混棉、针布梳理、热烘箱定型的热风无纺布。其中,所述的热熔压敏胶是一种SBS/SIS等高聚物、松香树脂/石油树脂等增粘树脂、环烷油等软化剂以及抗氧化剂等组成的热熔压敏胶。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复合吸收芯体的吸收区设计为格栅状凹凸分布的高吸水性树脂结构,使格栅状凸起区域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液体后,能向邻近的格栅状下凹区域膨胀,增加了高吸水性树脂的膨胀空间,因此可大幅提升底层高吸水性树脂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5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6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7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芯体为设置有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该复合芯体为多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包括第一覆盖层1、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2、高蓬松无纺布层3、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4、第二覆盖层5,各层通过热熔压敏胶层或热压槽、热压点实现层间连接。本实施例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其结构特点子在于将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2的吸收区设置成格栅状凹凸分布结构,该格栅状凹凸分布结构包括在高水性树脂层2设置有复数条的凸起区A21和位于两条相邻的凸起区之间为下凹区A22,所述凸起区A21和下凹区A22设为间隔式交替分布。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还可将凸起区A21设置为宽度相同的凸起区,如凸起区宽度为7.5mm,或者/和下凹区A22设置为宽度相同的下凹区,如下凹区宽度为2.5mm。在一些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下凹区A22未设置高吸水性树脂。在另一些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区A21和下凹区A22分别沿着吸收用品的纵向方向、横向呈现间隔交替分布,形成轨迹为直线形的格栅状构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覆盖层、吸收芯体层与第二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吸收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覆盖层、吸收芯体层与第二覆盖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芯体上设置有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吸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由上至下包括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高蓬松无纺布层与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自第一覆盖层向第一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或/和自第二覆盖层向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往所述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向内凹陷,从而在复合芯体的上部或/和下部形成复数条间隔分布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角度为10°-90°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交错分布而形成间隔式分布的下凹区、凸起区,并由所述下凹区、凸起区组成所述格栅状凹凸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芯体在所述第二覆盖层之下还依次连接第三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覆盖层,
位于所述复合芯体下表层上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分别自第三覆盖层向第二高吸水性树脂层方向向内凹陷而形成所述的下凹区、凸起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格栅状凹凸构造的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区和下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伟光周丕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源创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