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国瑜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41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和安装方法,在汇流带从光伏组件引出的一端套设绝缘热缩套管,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熔合为一体,然后一起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汇流带的端部与盒体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固定,由于绝缘热缩套管延长了汇流带的绝缘长度,可以在不改变接线盒盒体结构的情况下使接线盒的爬电距离明显增加,如此,可以在满足现有电压环境要求的爬电距离的情况下减小接线盒的面积和体积;或者在接线盒不做改变的情况下满足更大电压应用环境下的电气安全要求,使现有的接线盒可以应用到发电效率更高的光伏组件中,而不必重新设计和生产新的接线盒,降低了生产成本。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V module bus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电气安全性能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进行发电的太阳电池发电技术就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技术。太阳电池是由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如硅、砷化镓、铟硒铜等材料制成,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目前,由多片太阳电池组合而成的光伏组件作为基本的光伏发电单元被大量应用于建筑各种光伏发电系统,或将透明的薄膜组件作为建筑物幕墙材料来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各种新型高效结构的光伏组件不断被开发和应用,比如,可以双面发电的组件、叠瓦组件等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接线盒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能引出与外部的负载连接。因此,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光伏组件构建各种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一般都是直接贴附于组件表面上。对于新型的发电效率比较高的双玻光伏组件,组件受接线盒盒体面积遮盖的影响较大,需要尽量减少对组件的面积来降低其对组件发电性能的影响;另外,在尽量减小接线盒的面积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接线盒需要满足大功率发电组件过大电流的问题。对于光伏组件的电气安全,在产品标准中对接线盒的爬电距离有严格的限制,如图1所示,在目前的光伏组件中,组件汇流条从组件背面穿过进入接线盒10中,与接线盒10中的铜板端子的焊接区12焊接连接,焊接区12的边缘(也即汇流条的边缘)到接线盒10的侧边的最短距离(垂直距离)d就是接线盒的爬电距离;对于与不同规格的组件,比如1000V或1500V的组件,爬电距离d的下限值一般也不一样,一般电压越高,爬电距离d要求也越大。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解决大电环境下的爬电距离问题,一般都是在接线盒中设置一些隔断结构,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接线盒体积或面积增加,不适合高效双玻组件接线盒,特别是体积较小的分体式接线盒。因此,对于目前应用比较多的高效双玻组件来讲,一方面要尽量减小接线盒的面积,增加组件的有效发电面积;另一方面又要能够满足组件电气性能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高效光伏组件的应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及安装方法,兼顾减小接线盒的体积以及组件电气安全性能的要求。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其包括光伏组件,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汇流带,汇流带的引出部分的下部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融合为一体,汇流带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的另一端伸出一设定长度;绝缘热缩套管加热后与汇流带紧密套接,一起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汇流带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汇流带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长度为5-7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所述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汇流带将电池片串接后铺设成组件所需的电池串阵列;在汇流带的引出端套设绝缘热缩套管,汇流带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中伸出一设定长度;将电池片和玻璃、EVA胶膜、TPT背板在设定的温度、压力和真空条件下粘结融合在一起,其中,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融合为一体;将与绝缘热缩套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汇流条引出,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插入接线盒中;将汇流带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连接;以及,接线盒灌胶密封。优选的,所述的汇流带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长度为5-7mm。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在汇流带从光伏组件引出的一端套设绝缘热缩套管,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熔合为一体,然后一起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汇流带的端部与盒体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固定,由于绝缘热缩套管延长了汇流带的绝缘长度,可以在不改变接线盒盒体结构的情况下使接线盒的爬电距离明显增加,可以在满足现有电压环境要求的爬电距离的情况下减小接线盒的面积和体积;或者在接线盒不做改变的情况下满足更大电压应用环境下的电气安全要求。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所示为现有的光伏组件接线盒的爬电距离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的汇流带与热缩套管的组装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的汇流带与接线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的爬电距离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名称及标号如下:10-接线盒;100-光伏组件;102-汇流带;103-狭缝;104-绝缘热缩套管;106-汇流带焊接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优点详述如下。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包括光伏组件100,从光伏组件100的背板引出的汇流带102,汇流带102的引出部分的下部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104,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104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110熔合为一体形成端部绝缘保护结构,汇流带102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104的另一端伸出一设定长度;参见图4,绝缘热缩套管104加热后与汇流带紧密套接,一起穿过接线盒10的狭缝103,汇流带102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10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106焊接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汇流带102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104的长度为5-7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所述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汇流带102将电池片串接后铺设成组件所需的电池串阵列;在汇流带102的引出端套设绝缘热缩套管104,汇流带102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104中伸出一设定长度;将电池片和玻璃、EVA背板、TPT背板在设定的温度、压力和真空条件下粘结融合在一起,其中,绝缘热缩套管104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100融合为一体;将与绝缘热缩套管104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汇流条102引出,穿过接线盒10的狭缝103插入接线盒中;将汇流带102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10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106焊接连接;以及,接线盒灌胶密封。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汇流带102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104的长度为5-7mm。参照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在汇流带从光伏组件引出的一端套设绝缘热缩套管,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带安装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汇流带,汇流带的引出部分的下部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融合为一体,汇流带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的另一端伸出一设定长度;绝缘热缩套管加热后与汇流带紧密套接,一起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汇流带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带安装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汇流带,汇流带的引出部分的下部套设有绝缘热缩套管,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一端伸入光伏组件背板内与光伏组件的EVA背板融合为一体,汇流带的端部从绝缘热缩套管的另一端伸出一设定长度;绝缘热缩套管加热后与汇流带紧密套接,一起穿过接线盒的狭缝,汇流带伸出绝缘热缩套管的部分与接线盒内的铜板端子焊接区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带从光伏组件的背板引出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的绝缘热缩套管的长度为5-7mm。


3.一种光伏组件汇流带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瑜
申请(专利权)人:冯国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