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18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试验加载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包括箱式框架,箱式框架包括直立的侧柱、顶框和底框;箱式框架的每个侧面上均活动设有两根以上侧框梁,每根侧框梁和对应侧面的水平延伸方向相同,侧框梁上固定设有横向滑轨,横向滑轨平行于对应侧框梁的梁身,每根横向滑轨上均套设有两个以上滑轮;底框上固定设有水平的矩形开孔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框梁可以在竖向滑轨上进行上下调节,同时侧框梁上方固定设有横向滑轨,滑轮可在横向滑轨上滑动来调节位置,解决以往结构模型加载位置不易调整的缺点,满足不同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加载点位的要求,并且可以实现多点水平加载、竖向静力加载和冲击加载。

An experimental loading device for assembled structural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学生结构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结构竞赛模型试验加载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结构模型设计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结构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评价学生是否掌握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等的最直接检验,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研究开发等实践性工作打下基础。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需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和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必将带来一次深刻的技术与社会革命。结构模型设计时为回归工程实践的精神,结合建筑工业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或钢结构模型设计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市场现有的结构模型加载装置不能调整加载点位置,位移采集系统难以灵活调整,所以对加载模型的尺寸要求极为严格,一种加载装置只适用于特定的加载模型,通常是对某类结构模型加载需求而设计制作加载装置,缺乏通用性;而且主要针对材料为竹皮、桐木、白卡纸和有机玻璃等较轻质的结构模型,没有考虑到材料为混凝土或钢结构装配式结构模型加载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迫切需要结合前期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在多年的工程结构模型力学性能的测试工作基础上,研制适合混凝土或钢结构等装配式结构的多功能加载设备,从而能服务于大学生结构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结构竞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以满足大学生结构模型加载需要,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包括箱式框架,箱式框架包括直立的侧柱11、顶框12和底框13;箱式框架的每个侧面上均活动设有两根以上侧框梁14,侧框梁14通过固定螺丝144固定,每根侧框梁14和对应侧面的水平延伸方向相同,侧框梁14上固定设有横向滑轨141,横向滑轨141平行于对应侧框梁14的梁身,每根横向滑轨141上均套设有两个以上滑轮142;所述底框13上固定设有水平的矩形开孔钢板15,开孔钢板15可拆卸;试验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固定安装在开孔钢板15上,竖向加载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楼面板上放置第二质量块32或千斤顶对其施加压力;水平加载时,滑轮142上绕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侧边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质量块31,在质量块的重力作用下对装配式结构模型2施加水平作用力。进一步,所述每根侧柱11均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对应着箱式框架外侧的侧柱11侧面上均设有竖向滑轨111,每根侧框梁1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竖向滑轨111上,使得侧框梁14活动连接在箱式框架的对应侧面上,并通过固定螺丝144锁紧固定。进一步,所述顶框12上设有顶框梁121,顶框梁121和顶框12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同,且两端套设在对应的顶框12上。进一步,所述竖向滑轨111对应的侧柱11侧面上均固定设有竖向的钢尺112。进一步,所述顶框12上通过机械臂固定设有激光位移计122。进一步,沿着每个侧框梁14的梁身均布设有两个以上连接板143,每个连接板的一端和对应侧框梁14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对应的横向滑轨141上,使得横向滑轨141悬伸在侧框梁14的上方。进一步,所述底框13上设有两根以上水平的加强杆131,且每根加强杆131均平行于底框13的宽度方向布设;底框13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设有竖直的立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侧框梁可以在竖向滑轨上进行上下调节,同时侧框梁上方固定设有横向滑轨,滑轮可在横向滑轨上滑动来调节位置,解决以往结构模型加载位置不易调整的缺点,满足不同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加载点位的要求,并且可以实现多点水平加载、竖向静力加载和冲击加载。2、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在顶框上安装激光位移记,通过机械臂上下左右调节,可精确测定被试装配式结构模型的竖向和水平纵横向位移,实现位移采集系统的灵活调整。3、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在每根侧柱的安装着竖向滑轨的对应侧面上均安装有钢尺,这样在调节框架梁的位置时,便于对准刻度,以保证调节后的框架梁两端高度一致,实现框架结构精度化。附图说明图1为装配式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实施例1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细化图。图5为实施例2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装配式结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的装配式结构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侧柱;111-竖向滑轨;112-钢尺;12-顶框;121-顶框梁;122-激光位移计;13-底框;131-加强杆;14-侧框梁;141-横向滑轨;142-滑轮;143-连接板;144-固定螺丝;15-开孔钢板;2-装配式结构模型;31-第一质量块;32-第二质量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被加载装配式结构模型2为两层两跨框架;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包括箱式框架,箱式框架包括直立的侧柱11、顶框12和底框13;所述顶框12上通过机械臂固定设有激光位移计122。所述顶框12上设有顶框梁121,顶框梁121和顶框12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同,且两端套设在对应的顶框12上。所述底框13上设有两根水平的加强杆131,且每根加强杆131均平行于底框13的宽度方向布设;底框13的两侧下端均固定设有竖直的立柱。箱式框架的每个侧面上均活动设有两根侧框梁14,每根侧框梁14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矩形为50mm×50mm)的中空管,管壁厚度为2.0mm,每根侧框梁14和对应侧面的水平延伸方向相同。侧框梁14上固定设有横向滑轨141,横向滑轨141平行于对应侧框梁14的梁身,每根横向滑轨141上均套设有四个滑轮142;所述每根侧柱11均为横截面为矩形(矩形为100mm×100mm)的中空管,管壁厚度为2.5mm。沿着每个侧框梁14的梁身均布设有两个以上连接板143,每个连接板的一端和对应侧框梁14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对应的横向滑轨141上,使得横向滑轨141悬伸在侧框梁14的上方。对应着箱式框架外侧的侧柱11侧面上均设有竖向滑轨111,每根侧框梁1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竖向滑轨111上,使得侧框梁14活动连接在箱式框架的对应侧面上,并通过固定螺丝144锁紧固定。所述竖向滑轨111对应的侧柱11侧面上均固定设有竖向的钢尺112。所述底框13上固定设有水平的矩形开孔钢板15;试验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螺栓锁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框架,箱式框架包括直立的侧柱(11)、顶框(12)和底框(13);/n箱式框架的每个侧面上均活动设有两根以上侧框梁(14),每根侧框梁(14)和对应侧面的水平延伸方向相同,侧框梁(14)上固定设有横向滑轨(141),横向滑轨(141)平行于对应侧框梁(14)的梁身,每根横向滑轨(141)上均套设有两个以上滑轮(142);/n所述底框(13)上固定设有水平的矩形开孔钢板(15);/n试验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固定安装在开孔钢板(15)上,竖向加载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楼面板上放置第二质量块(32)或千斤顶对其施加压力;水平加载时,滑轮(142)上绕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侧边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质量块(31),在质量块的重力作用下对装配式结构模型(2)施加水平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CN 201811423527X1.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框架,箱式框架包括直立的侧柱(11)、顶框(12)和底框(13);
箱式框架的每个侧面上均活动设有两根以上侧框梁(14),每根侧框梁(14)和对应侧面的水平延伸方向相同,侧框梁(14)上固定设有横向滑轨(141),横向滑轨(141)平行于对应侧框梁(14)的梁身,每根横向滑轨(141)上均套设有两个以上滑轮(142);
所述底框(13)上固定设有水平的矩形开孔钢板(15);
试验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固定安装在开孔钢板(15)上,竖向加载时,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楼面板上放置第二质量块(32)或千斤顶对其施加压力;水平加载时,滑轮(142)上绕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装配式结构模型(2)的侧边上,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质量块(31),在质量块的重力作用下对装配式结构模型(2)施加水平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结构模型的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侧柱(11)均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管,箱式框架外侧对应的侧柱(11)侧面上均设有竖向滑轨(111),每根侧框梁(14)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竖向滑轨(111)上,使得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满荣葛陈军刘元戚玉奎金亚东何嘉轩张哲文孔绍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