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80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所述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首乌1—3份、桑寄生2—5份、甘草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汤色清亮显黄色,香气具有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特有的复合风味,滋味顺滑可口微甘甜、抗氧化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

A compound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test method of Radix Aconiti and mulberry parasitic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性微苦、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有效成分主要为二苯乙烯苷,蒽醌类成分和卵磷脂等。桑寄生来源于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性苦、甘、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之功效,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成分,现代人们比较喜欢将桑寄生煮水熬汤或者是直接用开水冲泡当做茶水进行饮用,且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桑寄生茶为广西本地著名的传统保健茶,是一种兼具药用及保健价值的饮料产品,1992年被列入了中华传统食品保健茶类。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调和药性之功效,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和多糖等。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养生茶品种繁多,但大多口感不佳、抗氧化效果不好,而且没有对有效成分进行控制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无法在生产和使用中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进而养生保健效果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汤色清亮显黄色,香气具有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特有的复合风味,滋味顺滑可口微甘甜、抗氧化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首乌1—3份、桑寄生2—5份、甘草1份。优选地,所述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的质量比为2:4:1。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加水冲泡即得。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至10-20目,然后按料液比1:30-1:50加入50-70℃的水冲泡5-15min即得。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至14目,然后按料液比1:40加入70℃的水冲泡10min,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质量检测方法,其采用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显色剂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定所述茶中总黄酮的含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照品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70%的乙醇适量并且水浴加热溶解,加入70%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定容,配得对照品溶液;(2)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500mg/ml)0ml(空白)、0.25ml、0.5ml、0.75ml、1.0ml、1.5ml、2.0ml于10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5ml,摇匀,放置6min,精密加入10%硝酸铝溶液0.5ml,摇匀,放置6min,精密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4.0ml,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定容,放置15min,稀释后浓度分别为c1=0mg/ml、c2=0.0125mg/ml、c3=0.025mg/ml、c4=0.0375mg/ml、c5=0.050mg/ml、c6=0.075mg/ml、c7=0.100mg/ml,以第一个溶液作为空白校正,在506nm的波长测得不同浓度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按照标准曲线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得出线性回归方程;(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所述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滤过,分别精密吸取续滤液适量,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精密加入5%的亚硝酸钠溶液0.5ml,摇匀,静置6min,精密加入10%硝酸铝溶液0.5ml,摇匀,静置6min,精密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4.0ml,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5min,随即得到供试品溶液;(4)测定:取步骤(3)的供试品溶液,在506nm的波长下检测吸光度,然后按步骤(2)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总黄酮的含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原料药由制首乌、桑寄生、甘草组成,三者合用,抗氧化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汤色清亮显黄色,香气具有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特有的复合风味,滋味顺滑可口微甘甜,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可以达到92.51mg/3.0g。(3)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采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显色剂是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组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它的总黄酮的含量。本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上有两个吸收带:环肉桂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1以及环苯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2。加入铝盐,铝离子会与溶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性质较稳定的配合物,此时吸收带2会发生红移;黄酮类成分在亚硝酸钠或中性及弱碱条件下,与铝盐发生反应生成螯合物,最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2-羟基查尔酮而显色,根据颜色之深浅,判断黄酮含量的高低。经方法学验证,测定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芦丁标准品吸收曲线图。图2: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组方、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1.实验材料1.1试验材料制首乌(购自南宁市老百姓大药房,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王柳萍教授鉴定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桑寄生(购自南宁市老百姓大药房,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王柳萍教授鉴定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甘草(购自南宁市老百姓大药房,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王柳萍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玉米纤维茶包(厂家:广州西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厂家: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PS001224,纯度:95.95%);九水硝酸铝(厂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41216,分析纯);亚硝酸钠(厂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70519,分析纯);氢氧化钠(厂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80131,分析纯);无水乙醇为分析纯。1.2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首乌1—3份、桑寄生2—5份、甘草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首乌1—3份、桑寄生2—5份、甘草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的质量比为2:4:1。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加水冲泡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至10-20目,然后按料液比1:30-1:50加入50-70℃的水冲泡5-15min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制首乌、桑寄生和甘草,粉碎至14目,然后按料液比1:40加入70℃的水冲泡10min,即得。


6.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复方制首乌桑寄生茶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显色剂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定所述茶中总黄酮的含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70%的乙醇适量并且水浴加热溶解,加入70%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定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胜高唐红珍廖冬燕王柳萍周改莲黎金连钟余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