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61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汽车离合器用压紧弹片,通过扇形固定板对整个压紧弹片进行固定,此时抵触板与对应部件相互抵触,即第三折弯部与对应部件相抵触,此时整个抵触板产生形变,由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第三折弯部的设置,三者都具有弹性回复力,在三者弹性回复力的配合作用下,第三折弯部对于对应部件的抵触力足够让对应部件保持固定,同时通气孔的设置使得抵触板镂空,可以有效对离合器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同时抵触板在镂空之后,由于受力点变少,所以弹性回复力加强,从而不会影响整个压紧弹片的压紧效果,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离合器内部热量的散发。

High elastic compression spring for automobile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
技术介绍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关联的总成件。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得发动机和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在汽车的离合器中,压紧弹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可以在离合器主缸工作时,通过自身的弹性来对相应的部件进行固定。现有的压紧弹片一般结构比较简单,且弹性部分一般都为整块金属片,由于离合器中经常发生摩擦运动,所以内部热量必然会升高,整块的金属片对于散热起不到作用,所以现有的压紧弹片不能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也有利于离合器内部热量的散发,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压紧弹片不能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也有利于离合器内部热量的散发,功能较为单一。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自身且水平设置的扇形固定板和用于与对应部件相抵触的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包括垂直向上设于扇形固定板两直边上的抵触板,抵触板由下至上依次向靠扇形固定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向背离扇形固定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向靠扇形固定板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抵触板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位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三折弯部之间的透气孔,且透气孔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抵触板对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似。技术效果:通过扇形固定板对整个压紧弹片进行固定,此时抵触板与对应部件相互抵触,即第三折弯部与对应部件相抵触,此时整个抵触板产生形变,由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以及第三折弯部的设置,三者都具有弹性回复力,在三者弹性回复力的配合作用下,第三折弯部对于对应部件的抵触力足够让对应部件保持固定,同时通气孔的设置使得抵触板镂空,可以有效对离合器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同时抵触板在镂空之后,由于受力点变少,所以弹性回复力加强,从而不会影响整个压紧弹片的压紧效果,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离合器内部热量的散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抵触板包括由下至上分别设于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之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宽度。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侧边连接处设置为连贯的弧线。前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扇形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主定位孔。前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扇形固定板还开设有两个副定位孔,副定位孔对称开设于主定位孔的两侧。前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主定位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副定位孔的直径。前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抵触板背离扇形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拨片。前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拨片背离抵触板的一侧作边倒圆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尺寸的设置,以及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侧边连接处设置为连贯的弧线,又由于第二折弯部设置于两者之间,所以第二折弯部的宽度是逐渐变化的,从而便于第二折弯部进行折弯,也可以加强第二折弯部的弹性回复力,从而加强整个抵触板的压紧效果;(2)本专利技术,主定位孔和副定位孔的设置,使得扇形固定板可以在固定时更加牢固,同时对其固定时,首先对主定位孔进行固定,此时扇形固定板还可以以主定位孔为圆心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进行位置的微调,简化了整个固定操作,且在固定时位置可以更加精准;(3)本专利技术,拨片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便于对抵触板进行施力,使得整个压紧弹片在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更加方便,而拨片端部设置为圆弧形,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更加安全,在对拨片进行施力时手部不易感到不适,同时在整个压紧弹片安装过程中,也不易对其他部件造成划伤或者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抵触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扇形固定板;11、主定位孔;12、副定位孔;2、压紧部;21、抵触板;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13、拨片;3、第一折弯部;4、第二折弯部;5、第三折弯部;6、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扇形固定板1和压紧部2,扇形固定板1水平设置,且用于固定自身,压紧部2用于与对应部件相抵触。扇形固定板1上开设有一个主定位孔11和两个副定位孔12,主定位孔11设置于扇形固定板1的中心位置处,两个副定位孔12对称设置于主定位孔11的两侧,且主定位孔1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副定位孔12的直径。压紧部2包括两个抵触板21,两个抵触板21分别设置于扇形固定板1的两直边上,且两个抵触板21均垂直设置于扇形固定板1的上侧,抵触板21由下至上分别进行三次弯折,第一次抵触板21向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3,接着抵触板21向背离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4,最后抵触板21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5。抵触板21还包括由下至上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且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均设置于第一折弯部3和第三折弯部5之间,第一连接板21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连接板212的宽度,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二连接板212的侧边连接处设置为连贯的弧线;抵触板21背离扇形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拨片213,且拨片213背离抵触板21的一侧作边倒圆设置。抵触板21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透气孔6,透气孔6设置于第一折弯部3与第三折弯部5之间,且透气孔6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抵触板21对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似。通过扇形固定板1对整个压紧弹片进行固定,此时抵触板21与对应部件相互抵触,即第三折弯部5与对应部件相抵触,此时整个抵触板21产生形变,由于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4以及第三折弯部5的设置,三者都具有弹性回复力,在三者弹性回复力的配合作用下,第三折弯部5对于对应部件的抵触力足够让对应部件保持固定,同时通气孔的设置使得抵触板21镂空,可以有效对离合器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同时抵触板21在镂空之后,由于受力点变少,所以弹性回复力加强,从而不会影响整个压紧弹片的压紧效果,在保证弹性的同时也能够有利于离合器内部热量的散发。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自身且水平设置的扇形固定板(1)和用于与对应部件相抵触的压紧部(2),所述压紧部(2)包括垂直向上设于扇形固定板(1)两直边上的抵触板(21),抵触板(21)由下至上依次向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3)、向背离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4)、向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5),抵触板(21)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位于第一折弯部(3)与第三折弯部(5)之间的透气孔(6),且透气孔(6)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抵触板(21)对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自身且水平设置的扇形固定板(1)和用于与对应部件相抵触的压紧部(2),所述压紧部(2)包括垂直向上设于扇形固定板(1)两直边上的抵触板(21),抵触板(21)由下至上依次向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3)、向背离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4)、向靠扇形固定板(1)方向弯折形成第三折弯部(5),抵触板(21)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位于第一折弯部(3)与第三折弯部(5)之间的透气孔(6),且透气孔(6)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抵触板(21)对应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离合器用高弹性压紧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21)包括由下至上分别设于第一折弯部(3)和第三折弯部(5)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12),且第一连接板(21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连接板(212)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荣顾振豪赵叶青陈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洪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