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60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该密封减震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分流器,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第一密封圈,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的外侧;第二密封圈,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的内侧;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外侧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以实现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无叶风扇内。本案的密封减震装置提高了整机内部密封性,减少效能损失;防止震动传导,降低整机噪音并提高用户体验。

A sealed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and leafless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叶风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对于无叶风扇,风量及风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叶轮组件和与其导叶相连接的零件之间的密封性是影响整机效能及相关产品指数的重要性能。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其通过在气流发生器与分流器之间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来提高整机内部密封性,减少效能损失;防止震动传导,降低整机噪音并提高用户体验。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分流器,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第一密封圈,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的外侧;第二密封圈,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的内侧;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外侧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分流器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连接,以实现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无叶风扇内。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上下两端沿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中心向内侧延伸,且不接触,形成一卡爪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上部设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T字型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下部连接一下部凸缘,所述下部凸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一定间隙,形成一沟槽。其中,所述T字型卡扣结构的纵向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圈自成一体。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器的下底面有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上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的上端面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构件外侧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一外部凸缘;所述支撑构件内侧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一内部凸缘,所述内部凸缘的下端连接一支撑裙部;所述支撑裙部的上部与所述支撑构件的内侧形成一卡槽;其中,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的T字型卡扣结构相适配,所述支撑裙部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沟槽至少部分重叠。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器的中心底部设有至少四个缓冲组件。优选的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一缓冲通孔和一缓冲杆;其中,所述缓冲通孔与所述分流器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杆的上部呈倒钩状;所述缓冲杆的下部至少部分为弹簧;其中,所述缓冲杆的上部伸出所述缓冲孔,所述缓冲杆的下部与所述气流发生器的上端面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竖直截面呈“C”型。进一步地,本案还公开一种无叶风扇,其包含有前述任一项的密封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流发生器与分流器之间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来提高整机内部密封性,减少效能损失;防止震动传导,降低整机噪音并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无叶风扇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密封减震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密封减震装置的第一密封圈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密封减震装置的第一密封圈的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密封减震装置的第二密封圈的正面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密封减震装置的支撑构件的正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的示出,可以看出,密封减震装置包括:气流发生装置20,其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被置于所述无叶风扇内,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分流器1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的出风口上方,且所述分流器10的进风口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的出风口的形状一致,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现参考图3、图4及图5,可以看出,第一密封圈31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外侧;第二密封圈32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内侧;支撑部件40,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外侧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支撑部件4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连接,以实现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无叶风扇内。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和第二密封圈320使得所述分流器10和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不直接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和所述第二密封圈320对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的振动传导进行了阻断,使得所述分流器10能够保持平稳;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和所述第二密封圈320优选地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一密封圈310上下两端沿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的中心向内侧延伸,且不接触,形成一卡爪结构311,所述卡爪结构311上下两个卡爪的横截面积由沿其延伸方向呈逐渐递减之势,更好地将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外侧上部设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T字型卡扣结构314;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外侧下部连接一下部凸缘312,所述下部凸缘312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设有一定间隙,形成一沟槽313。其中,所述T字型卡扣结构314的纵向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自成一体,将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的外侧设计成上部为T字型卡扣结构314,下部设计为沟槽313使得所述第一密封圈310与所述支撑部件40的交叉结合,保证了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的稳固性。所述分流器10的下底面有一凹槽110,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的上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支撑脚321,所述支撑脚321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的上部可以保证其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流发生装置(20),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n分流器(10),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n第一密封圈(31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外侧;/n第二密封圈(32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内侧;/n支撑部件(40),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减震装置;/n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外侧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支撑部件(4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连接,以实现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无叶风扇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发生装置(20),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
分流器(10),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
第一密封圈(31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外侧;
第二密封圈(320),其位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的内侧;
支撑部件(40),用于支撑所述密封减震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外侧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用于密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20)和所述分流器(10)内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支撑部件(4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连接,以实现所述密封减震装置固定在所述无叶风扇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上下两端沿所述第一密封圈(310)的中心向内侧延伸,且不接触,形成一卡爪结构(3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外侧上部设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T字型卡扣结构(314);
所述第一密封圈(310)外侧下部连接一下部凸缘(312),所述下部凸缘(312)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设有一定间隙,形成一沟槽(313)。
其中,所述T字型卡扣结构(314)的纵向部分与所述第一密封圈(310)自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0)的下底面有一凹槽(110),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的上部相适配;
所述第二密封圈(320)的下部设有至少两个支撑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浩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