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51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在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后,使得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得到释放后,再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方法,存在钢结构连廊的杆件的端部负弯矩得不到释放,应力加大,影响连廊钢结构的受力安全的问题。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russ corrid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空中连廊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商业、办公、酒店等建筑的上空,日益受到建筑师的青睐,成为城市上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钢结构连廊,多为在地面整体拼装后提升,然后在空中将钢结构连廊连接于两栋主体结构之间并卸载。钢结构连廊的传统安装方法,一般在钢结构连廊完全连接主体结构后卸载,再进行钢结构连廊的其他部分施工,此时钢结构连廊的杆件的端部负弯矩得不到释放,应力加大,影响连廊钢结构的受力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以解决传统的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方法,存在钢结构连廊的杆件的端部负弯矩得不到释放,应力加大,影响连廊钢结构的受力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包括:将桁架连廊放置于相对设置的二主体结构之间;提升所述桁架连廊至设计标高,并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使得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分别得到释放;在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得到释放后,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分别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二腹板,二所述腹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两侧之间,所述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上弦杆的二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将所述下弦杆的二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上弦杆的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将所述下弦杆的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的步骤包括: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所述提升力;在所述提升力卸载后,于所述桁架连廊上加载楼板荷载。进一步的,所述楼板荷载加载于所述桁架连廊的中部区域,所述中部区域占所述桁架连廊的长度的3/5。进一步的,在所述提升所述桁架连廊至设计标高的步骤之前,分别于所述上弦杆的端部和所述下弦杆的端部之间连接临时加固杆,所述临时加固杆交叉设置于所述上弦杆的端部和所述下弦杆的端部之间的所述腹杆。进一步的,所述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的步骤还包括:在于所述桁架连廊上加载楼板荷载的步骤之前,割断所述临时加固杆,并在所述临时加固杆割断后,再将割断的所述临时加固杆连接在一起;在于所述桁架连廊上加载楼板荷载的步骤之后,割除所述临时加固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通过先实现连廊桁架的端部的水平铰接充分释放端部应力,使得桁架连廊的结构受力安全大幅提高,提高了桁架连廊的安装施工质量,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而且不耽误工期。附图说明图1至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至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截面示意图。参阅图1至图3所示,桁架连廊1包括下层的桁架结构A和设于所述桁架结构A上的廊架B。桁架结构A为空间桁架。桁架结构A包括同向设置的二平面桁架和连接于二平面桁架之间的连系梁。平面桁架包括上弦杆11、下弦杆12和腹杆13。腹杆13连接于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之间。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为箱型结构,具体的,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分别包括上翼缘板a、下翼缘板b和二腹板c。二块腹板c分别连接于上翼缘板a和下翼缘板b的两侧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廊架B为两层结构。廊架的第一层的楼板铺设于桁架结构上,廊架的第二层的楼板铺设于第一层的廊架上。在本实施例中,桁架连廊1连接于二主体结构2之间。主体结构2上埋设于预埋件21。具体的,预埋件21为钢牛腿。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桁架连廊1放置于相对设置的二主体结构2之间。将桁架连廊在二主体结构之间的地面上拼装成型。在桁架连廊拼装成型后,分别于上弦杆11的端部和下弦杆12的端部之间连接临时加固杆3。临时加固杆3交叉设置于上弦杆11的端部和下弦杆12的端部之间的腹杆13。具体的,将临时加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弦杆、下弦杆,并将临时加固杆的中部连接于上弦杆11的端部和下弦杆12的端部之间的腹杆13。在上弦杆11、上弦杆11的端部和下弦杆12的端部之间的腹杆13上连接提升杆5。提升杆5作为提升吊点,上弦杆11的端部和下弦杆12的端部则承受提升吊点的集中荷载。S2、提升桁架连廊1至设计标高,并将桁架连廊1的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主体结构2。参阅图1所示,图1所示为桁架连廊提升至设计标高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的,步骤S2包括:S21、利用起重机械或其它吊升设备将桁架连廊1提升至设计标高;S22、在桁架连廊到达设计标高后,将桁架连廊1的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主体结构2。具体的,将上弦杆11的二腹板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主体结构2的预埋件21(此时,上弦杆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不连接预埋件);将下弦杆12的二腹板c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主体结构2(此时,下弦杆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不连接预埋件)。S3、卸载桁架连廊1的提升力,使得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的两端的负弯矩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分别得到释放。具体的,步骤S3包括:S31、卸载桁架连廊1的提升力。S33、在提升力卸载后,于桁架连廊1上加载楼板4荷载。楼板4荷载加载于桁架连廊1的中部区域,中部区域占桁架连廊1的长度的3/5。在本实施例中,楼板加载有三层。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步骤S3还包括:S32、在于桁架连廊1上加载楼板4荷载的步骤之前,割断临时加固杆3,并在临时加固杆3割断后,再将割断的临时加固杆3连接在一起。割断临时加固杆,使临时加固杆中的内力转移至桁架连廊的上弦杆、下弦杆。在临时加固杆中的内力转移完成后,再将割断的临时加固杆再焊接连接起来,因为此时桁架连廊的上弦杆、下弦杆的上下翼缘板尚未与主体结构连接,仅靠桁架连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桁架连廊放置于相对设置的二主体结构之间;/n提升所述桁架连廊至设计标高,并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n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使得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分别得到释放;/n在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得到释放后,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桁架连廊放置于相对设置的二主体结构之间;
提升所述桁架连廊至设计标高,并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
卸载所述桁架连廊的提升力,使得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分别得到释放;
在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的负弯矩得到释放后,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分别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二腹板,二所述腹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两侧之间,所述将所述桁架连廊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上弦杆的二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
将所述下弦杆的二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连廊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刚性连接于二所述主体结构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上弦杆的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两端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帛谦周宇张艺飞孙振宇黄守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