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33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赖氨酸和京尼平在缓冲溶液中混合进行反应;(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萃取并收集水层溶液,然后依次进行调节pH值、静置、离心和干燥,得到初产物;(3)将步骤(2)所得初产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依次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合成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具有两个相同的发色结构,结构对称性变大,分子量增大,进而能够提高其与纤维的亲和力和色牢度。

A synthesis method of gardenia blue dye with double hair col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色素因其绿色、健康、安全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界中蓝色色素较为稀少,栀子蓝是其中的一种,其来源天然、人体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目前,栀子蓝色素的制备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与两步法合成。微生物发酵法将水解与合成一步完成,但是具有产品质量不高、原料浪费等问题;两步法首先以栀子苷为原料,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转变成京尼平,再利用京尼平与氨基酸发生一系列的聚合、重排反应,反应完成后,经提纯即可制得栀子蓝色素。栀子蓝色素虽然在食品加工行业应用广泛,但在纺织品上的色牢度却很差,因此难以作为染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栀子蓝色素在纺织品上的亲和度和色牢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赖氨酸和京尼平在缓冲溶液中混合进行反应;(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萃取并收集水层溶液,然后依次进行调节pH值、静置、离心和干燥,得到初产物;(3)将步骤(2)所得初产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依次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京尼平的摩尔比为1:(1-3)。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为7-10,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6-48h。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萃取的溶剂为乙酸乙酯。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调节pH值至溶液的pH值为2-4。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条件包括:静置温度为0℃,静置时间为24-48h。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为11-13。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6-24h。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由前文所述方法制备的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所述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含有两个相同的发色结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文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与现有的栀子蓝染料相比较,具有两个相同的发色结构,结构对称性更好,分子量更大,进而能够提高其与纤维的亲和力和色牢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合成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A1的红外光谱图;图2是实施例1合成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A1的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赖氨酸和京尼平在缓冲溶液中混合进行反应;(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萃取并收集水层溶液,然后依次进行调节pH值、静置、离心和干燥,得到初产物;(3)将步骤(2)所得初产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依次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京尼平为栀子苷经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的产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京尼平的摩尔比可以为1:(1-3)。具体的,例如可以为1:1、1:2或1: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1)中,对于所述缓冲溶液的选择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只要可以将pH值控制在7-10的范围内即可。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为7-10,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6-48h。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温度为60-90℃。具体的,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可以为7、8、9或10;所述反应温度可以为30℃、40℃、50℃、60℃、70℃、80℃、90℃或100℃;所述反应时间为6h、10h、15h、20h、24h、28h、32h、36h、42h或48h。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2)中,对于进行萃取的装置的选择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2)中,所述萃取的溶剂为乙酸乙酯。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调节pH值至溶液的pH值为2-4。具体的,例如可以为2、3或4。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条件包括:静置温度为0℃,静置时间为24-48h。具体的,所述静置的时间可以为24h、30h、36h、42h或48h。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2)中,对于离心的设备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2)中,所述离心的次数和转速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能够将初产物与溶液进行分离即可。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离心的次数为4-6次。具体的,所述离心的次数可以为4次、5次或6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3)中,在优选情况下,对于碱性溶液的选择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强碱性溶液。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为11-13。具体的,所述碱性溶液的pH值可以为11、12或1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3)中,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以为6-24h。具体的,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以为6h、7h、8h、9h、10h、11h、12h、13h、14h、15h、16h、17h、18h、19h、20h、21h、22h、23h或24h。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步骤(3)中,对于进行冷冻干燥的设备的选择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冷冻干燥机对浓缩液进行干燥,获得粉末状染料。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述方法制备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含有两个相同的发色结构,结构如式Ⅱ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文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采用天然无害的京尼平和赖氨酸为原料进行合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合成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与现有的栀子蓝染料相比较,具有两个相同的发色结构,结构对称性更好,分子量更大,进而能够提高其与纤维的亲和力和色牢度。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赖氨酸和京尼平在缓冲溶液中混合进行反应;/n(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萃取并收集水层溶液,然后依次进行调节pH值、静置、离心和干燥,得到初产物;/n(3)将步骤(2)所得初产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依次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赖氨酸和京尼平在缓冲溶液中混合进行反应;
(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萃取并收集水层溶液,然后依次进行调节pH值、静置、离心和干燥,得到初产物;
(3)将步骤(2)所得初产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然后依次进行浓缩和冷冻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京尼平的摩尔比为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为7-10,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6-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色结构栀子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萃取的溶剂为乙酸乙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会钰唐旺胡晓东姚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