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25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其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所述石灰石粉的表面积为400‑600m

Application of limestone powder in cement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C3S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的Ca(OH)2,Ca2+和OH-进入溶液,就在C3S表面形成一个缺钙的富硅层,其厚度约为5×10-9m,这一富硅层可能不具刚性,但能吸水溶胀。随着反应的进行,Ca2+和OH-继续进入溶液,当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而过饱和时,在C3S表面开始产生晶核。包括氢氧化钙和C-S-H的成核结晶,此时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浓度降低,Ca2+就容易向外扩散,液相中的Ca(OH)2和C-S-H的过饱和度降低,它反过来又会使Ca(OH)2和C-S-H晶体的生长速度变慢。随着水化产物在颗粒周围的形成,C3S的水化作用也受到阻碍。当浆体中掺加石灰石粉时,根据吸附理论,首先发生CaCO3微粒表面对Ca2+的吸附,所以石灰石粉的加入,使得整个体系中CaCO3浓度增加,致使Ca(OH)2能够在石灰石粉表面大量生长,可能伴随有C-S-H晶体的形成,导致C3S颗粒周围Ca2+离子浓度降低,只有少量氢氧化钙和C-S-H的成核结晶,使C3S暴露于水中,促使C3S水化加速。同时,石灰石粉微细颗粒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体的基相之中,能够起到微集料作用,其较小的粒径使得它在填充行为上拥有粉煤灰不能比拟的优势,其良好的致密作用减少了混凝土中空隙体积,填塞了浆体中的毛细通道,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致密化,这使得它能够在提高混凝土强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水泥混凝土问世以来一直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水泥混凝土又开拓了新的用途,迈向装饰材料行列。然而作为装饰材料,其对颜色等要求较高,而石灰石粉本身偏白,如果将其用于混凝土,对其颜色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水泥浆体的初始流动度,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所述石灰石粉的表面积为400-600m2/kg;所述石灰石粉的细度为1.8%。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细度为1.8%的石灰石粉,目的在于满足混凝土的要求,比如,当石灰石粉细度过小,小于1.8%时,则需要加过多的水,用以满足水泥混凝土的生产,造成成本、重量等增加;而如果石灰石粉细度过大,大于1.8%,则由于石灰石粉细度过大,与其他凝胶材料混合后,缝隙较大,则会影响降低生产出的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影响施工应用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粉为孔隙率小于等于0.06%在的建筑垃圾。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孔隙率如果大于0.06%,则石灰石粉作为原料,制备的混凝土孔隙多,强度弱,用于建筑时,容易发生坍塌等事件;故本技术方案中,孔隙率最大为千分之6,目的就是提高后期混凝土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粉为比表面积为400m2/kg石灰石粉以及比表面积为600m2/kg的石灰石粉的混合物。比表面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由于固体物质外表面积相对内表面积而言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比表面积通常指内表面积。常用单位为平方米/克。不同固体物质比表面差别很大,通常用作吸附剂、脱水剂和催化剂的固体物质比表面积较大。比如氧化铝比表面通常在100-400平方米/克,分子筛300-2000平方米/克,活性炭可达1000平方米/克以上。本技术方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对比,以及试验等等,确定采用上述比表面积,一方面,能实现混凝土的制备,另一方面,提升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比表面积为400m2/kg石灰石粉质量:比表面积为600m2/kg的石灰石粉质量为3:7-7:3。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范围较大的配比,适应不同型号的水泥混凝土,扩大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粉中,所述比表面积为400m2/kg的石灰石粉,7天时,活性指数为69.38%-69.6%,28天时,活性指数为66%-6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粉中,所述比表面积为600m2/kg的石灰石粉,7天时,活性指数为67%-68%,28天时,活性指数为66%-6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粉中,还包括粉煤灰,所述石灰石粉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石灰石粉表面光滑,颗粒圆润,其表面的摩擦阻力较小,同时还具有致密的斥水表面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本身的滚珠效应,增加水泥净浆的流动性,起到减水的作用。在保持混凝土工作性不变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水胶比降低,强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磨细石灰石粉颗粒比水泥颗粒小,将其掺入混凝土中不仅改善了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还更好的填充在界面的孔隙中,使水泥石结构和界面结构更为致密,提高了水泥石强度和界面强度。本专利技术中,石灰石粉替代粉煤灰时,在合适的替代量下,可以改善混凝土浆体的流动性。与普通粉煤灰混凝土相比,石灰石粉混凝土颜色偏白,存在色差,对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装饰结构材料有一定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同比表面积的石灰石粉不同掺量时的扩展度变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同比表面积的石灰石粉不同掺量时的抗压强度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具体是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所述石灰石粉的表面积为400-600m2/kg;所述石灰石粉的细度为1.8%。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细度为1.8%的石灰石粉,目的在于满足混凝土的要求,比如,当石灰石粉细度过小,小于1.8%时,则需要加过多的水,用以满足水泥混凝土的生产,造成成本、重量等增加;而如果石灰石粉细度过大,大于1.8%,则由于石灰石粉细度过大,与其他凝胶材料混合后,缝隙较大,则会影响降低生产出的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影响施工应用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粉为孔隙率小于等于0.06%的建筑垃圾。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对于石灰石粉,其孔隙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密实度。而孔隙率小于0.06%的建筑垃圾,说明石灰石粉的密实度好,如果再小,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填充。同时,采用建筑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功能。随着房地产等行业的不断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所述石灰石粉的表面积为400-6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石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石灰石粉作为掺和料,直接与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所述石灰石粉的表面积为400-600m2/kg;所述石灰石粉的细度为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粉为孔隙率小于等于0.06%的建筑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石粉为比表面积为400m2/kg石灰石粉以及比表面积为600m2/kg的石灰石粉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表面积为400m2/kg石灰石粉质量:比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