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241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在锡槽出口末端设置一个半圆形或圆弧形锡槽沿口,在沿口外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管连接底部回收箱,回收箱通过循环泵和供液管连接锡槽,所述沿口低于锡液表面,锡液沿着沿口流出经导流槽和导流管流到底部回收箱内,再通过循环泵将锡液从供液管送到沿口前的槽体内,形成一个环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沿口、导流槽和回收箱设计,将锡液回收和加锡置于槽外,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空气的侵入,沿口与过渡辊的结构,有效防治沾锡和锡灰缺陷的发生,防止断板,提高了过渡辊的传送效率,确保了玻璃板的表面质量。

A tin bath for float glass form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属于浮法玻璃生产

技术介绍
浮法是熔窑内熔融的玻璃液在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型平板玻璃的方法,锡槽是浮法玻璃成型的关键热工设备,锡槽内装载锡液,锡液表面漂浮熔融玻璃液,在合适温度梯度控制下,在拉边机的作用下,逐步定型,生产出所需厚度和宽度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定型后,在锡槽末端需要将玻璃板引出到过渡辊,连续不断送到退火窑。锡槽本体是由耐火材料和钢板组成的密闭装置,锡液盛在槽内,过渡辊在出口槽沿外,用过渡辊将玻璃板抬起,拉出锡槽,玻璃板通过槽沿时,若高度过低,会造成玻璃板接触槽沿,造成划伤,严重时造成断板,所以过渡辊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超薄玻璃,由于玻璃板又薄又软,需要过渡辊高度更高。越高的抬升高度,玻璃板在上辊时越困难,造成断板的几率也越高。如果出现锡槽内断板,需要人工以最快的速度将玻璃板送上过渡辊,否则将导致玻璃液在锡槽内堆积,导致满槽,严重时将导致长时间停产。在锡槽出口槽沿处,玻璃板被抬起后,会在锡槽出口区域形成一定距离的锡液裸露于空间大气中,俗称三角区,该三角区最容易造成锡液氧化形成锡灰,若粘在碎玻璃片上形成沾锡和锡灰缺陷,粘在过渡辊上形成划伤缺陷,因此在三角区需要及时将锡灰除去,一般是在两侧设置耙渣机,然后人工将锡灰取出。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锡液的损耗,槽内锡液液面会逐步降低,当低到一定程度时候,需要加锡,修正锡液液位。加锡时候,一般在锡槽后部靠近出口处边封开口或者扒渣口处进行,采用直接将锡块投入槽内锡液中,在锡槽内温度的加热下,逐步熔化,随锡液流入槽内。加锡时候,需要对密封的锡槽进行开口,有可能导致外界空气的侵入,锡块直接投入锡液中,必然降低了投入口处的锡液温度,导致工艺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解决了锡液回收和加锡的问题,快捷高效,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空气的侵入,防止断板,有效防治沾锡和锡灰缺陷的发生,提高了过渡辊的传送效率,确保了玻璃板的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在锡槽出口末端设置一个半圆形或圆弧形锡槽沿口,在沿口外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管连接底部回收箱,回收箱通过循环泵和供液管连接锡槽,所述沿口低于锡液表面,锡液沿着沿口流出经导流槽和导流管流到底部回收箱内,再通过循环泵将锡液从供液管送到沿口前的槽体内,形成一个环流。进一步的,所述锡槽出口后设置过渡辊,过渡辊安装高度与槽内锡液面平齐或低于锡液位0~10mm,玻璃板走过锡槽出口后,通过过渡辊自身旋转拉力将玻璃板拉出锡槽。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辊后设置若干输送辊,若干输送辊的高度与过渡辊的安装高度相同或低于过渡辊,在低于过渡辊时,由若干输送辊与过渡辊形成一个倾斜面。进一步的,所述沿口由耐火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内设置锡灰收集处理装置和锡锭补充装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内设置加热装置,在供液管内设置加热装置,调整供给锡槽的锡液温度,平衡锡槽内锡液温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和供液管内锡液温度为730℃~770℃。进一步的,所述沿口处设置流量计,对流出锡槽的锡液流量进行测定,计算出锡槽内锡液液位高度,而后通过调节锡液泵流量来调整槽内锡液高度。更进一步的,所述锡液液位高度计算公式:H=(2g-1/3×Q/mb)2/3,H:溢流沿口处锡液液位高度,g:重力加速度,Q:锡液流量,m:溢流系数特征值,b:沿口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沿口、导流槽和回收箱设计,将锡液回收和加锡置于槽外,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空气的侵入,沿口与过渡辊的结构,有效防治沾锡和锡灰缺陷的发生,防止断板,提高了过渡辊的传送效率,确保了玻璃板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具体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锡槽底砖,2、锡液,3、玻璃板,4、过渡辊,5、导流管,6、回收箱,7、供液管,8、沿口,9、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在锡槽出口末端设置一个半圆形或圆弧形锡槽沿口8,在沿口8外侧设置导流槽9,导流槽9通过导流管5连接底部回收箱6,回收箱6通过循环泵和供液管7连接锡槽,所述沿口8低于锡液2表面,锡液2沿着沿口流出经导流槽9和导流管5流到底部回收箱6内,再通过循环泵将锡液从供液管7送到沿口8前的槽体内,形成一个环流。锡槽装置包括锡槽底砖1、过渡辊4、导流管5、回收箱6、供液管7,玻璃板3浮在锡液2表面,在锡槽出口处,设置一个锡槽沿口8,该锡槽沿口8低于锡液2表面,锡液2沿着锡槽沿口8流出,并经导流槽和导流管5流到底部回收箱6内,再通过循环泵推动,将锡液经供液管7送到前部适当位置,形成一个环流,在拉边机推力作用下,将玻璃板3直接自然送到过渡辊4上去,过渡辊4在出口槽外将玻璃板拉出锡槽。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子1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锡槽出口后设置过渡辊4,过渡辊4安装高度与槽内锡液面平齐或低于锡液位0~10mm,玻璃板走过锡槽出口后,通过过渡辊自身旋转拉力将玻璃板拉出锡槽。所述过渡辊后设置若干输送辊,若干输送辊的高度与过渡辊的安装高度相同或低于过渡辊,在低于过渡辊时,由若干输送辊与过渡辊形成一个倾斜面。所述沿口8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回收箱6内设置锡灰收集处理装置和锡锭补充装置。锡灰收集处理装置和锡锭补充装置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即可。所述回收箱6内设置加热装置,在供液管内设置加热装置,调整供给锡槽的锡液温度,平衡锡槽内锡液温度。所述回收箱和供液管内锡液温度为730℃~770℃。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子1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沿口8处设置流量计,对流出锡槽的锡液流量进行测定,计算出锡槽内锡液液位高度,而后通过调节锡液泵流量来调整槽内锡液高度。所述锡液液位高度计算公式:H=(2g-1/3×Q/mb)2/3,H:溢流沿口处锡液液位高度,g:重力加速度,Q:锡液流量,m:溢流系数特征值,b:沿口宽度。如图2所示,该结构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沿口、导流槽和回收箱设计,将锡液回收和加锡置于槽外,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空气的侵入,沿口与过渡辊的结构,有效防治沾锡和锡灰缺陷的发生,防止断板,提高了过渡辊的传送效率,确保了玻璃板的表面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其特征在于:在锡槽出口末端设置一个半圆形或圆弧形锡槽沿口,在沿口外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管连接底部回收箱,回收箱通过循环泵和供液管连接锡槽,所述沿口低于锡液表面,锡液沿着沿口流出经导流槽和导流管流到底部回收箱内,再通过循环泵将锡液从供液管送到沿口前的槽体内,形成一个环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其特征在于:在锡槽出口末端设置一个半圆形或圆弧形锡槽沿口,在沿口外侧设置导流槽,导流槽通过导流管连接底部回收箱,回收箱通过循环泵和供液管连接锡槽,所述沿口低于锡液表面,锡液沿着沿口流出经导流槽和导流管流到底部回收箱内,再通过循环泵将锡液从供液管送到沿口前的槽体内,形成一个环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出口后设置过渡辊,过渡辊安装高度与槽内锡液面平齐或低于锡液位0~10mm,玻璃板走过锡槽出口后,通过过渡辊自身旋转拉力将玻璃板拉出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辊后设置若干输送辊,若干输送辊的高度与过渡辊的安装高度相同或低于过渡辊,在低于过渡辊时,由若干输送辊与过渡辊形成一个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用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口由耐火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王保平侯建伟贾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