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9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侧设有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壁连通设有第一滑块腔,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于第一滑块,所述船体内设有转向装置,所述传动腔左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腔左壁内的连杆腔,所述连杆腔与所述第一滑块腔之间连通设有抵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单双人驱动模式之间切换,且切换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差速装置使得双人模式下不会出现一个人速度过快带着另一个人走,使得另一个人做无用功的情况,提升了两人的参与感与协作感,单人模式时也不会浪费驱动者的力气造成做功的损失。

A two person sightseeing pedal boat with switchable single and two person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光船舶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
技术介绍
脚踏船,是一种水上娱乐用消费品,通过游客脚踏来游行的,它集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脚踏船多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供人们消费,双人脚踏船更是适合亲子或是情侣之间使用,而当前的双人脚踏船多是简单的驱动结构,导致会出现踩踏速度慢的一方只能被速度快的一方带着走的情况,且当一人劳累休息时,另一人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才能够使得船行进。本专利技术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当前的双人脚踏船多是简单的驱动结构,导致会出现踩踏速度慢的一方只能被速度快的一方带着走的情况,且当一人劳累休息时,另一人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才能够使得船行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本例的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侧设有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壁连通设有第一滑块腔,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右端面于所述传动腔内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后贯通的设有转轴通道,所述传动腔前壁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后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后端穿过所述转轴通道且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前端面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齿轮槽,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面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后端可转动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槽啮合的环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圆周端面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齿轮的第一连接键,所述船体内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右侧且开口向右的行进槽口,所述行进槽口下端前后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行进槽口上壁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之间固定设有舵板,通过控制所述舵板的摆动可改变脚踏船的行进方向,所述传动腔左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腔左壁内的连杆腔,所述连杆腔与所述第一滑块腔之间连通设有抵杆腔,所述抵杆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左端延伸至所述连杆腔内的抵杆,所述第一滑块左端面设有开口向左的抵槽,所述抵杆左端可伸入所述抵槽内并与所述抵槽斜面相抵,进而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后滑。可优选地,所述船体上端面设有操纵室,所述操纵室右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座位,所述操纵室下壁且于所述传动腔上方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连通于所述传动腔的链轮腔,所述链轮腔前后壁之间可转动的设有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于所述链轮腔内固定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十转轴前后两端延伸至外且对称固定设有固定套筒,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套筒圆周端面分别固定设有方向相反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十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设有脚踏板。可优选地,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行进槽口左壁内且于所述舵板左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设有螺旋桨,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且固定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后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端面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相对一端对称且固定设有第三斜齿轮,所述传动腔下壁且于所述第三斜齿轮后侧固定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和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分别固定设有啮合于左右两侧第三斜齿轮的第四斜齿轮。可优选地,所述第四转轴后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后贯穿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前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槽,所述第二齿轮槽后端延伸至后侧的所述第二链轮下方且可前后滑动的设有环形链轮,所述第五转轴圆周端面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链轮的第二连接键,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链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五转轴之间绕设有滚子链。可优选地,所述传动腔后壁连通设有第二滑块腔,所述第二滑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五转轴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滑块腔内且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当所述第一滑块处于前极限位置时,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槽处于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槽处于啮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滑块处于后极限位置时,所述环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槽处于啮合状态,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槽处于非啮合状态。可优选地,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操纵室下壁右侧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上端固定设有转向盘,所述第七斜齿轮上端面边缘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设有握球,所述操纵室下壁内且于所述转向杆下方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转向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齿轮腔内且固定设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右壁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左端固定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五斜齿轮的第六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右壁内设有第一换向腔,所述第七转轴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换向腔内且固定设有第一万向节。可优选地,所述行进槽口上壁内设有第二齿轮腔,上侧的所述第六转轴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齿轮腔内且固定设有第七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左壁内可转动的设有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右端固定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七斜齿轮的第八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左壁内设有第二换向腔,所述第八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换向腔内且固定设有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和所述第二万向节之间固连接有第九转轴。可优选地,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操纵室左壁且与所述连杆腔连通的第一推杆腔,所述第一推杆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杆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推杆后端面设有卡块腔,所述卡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前端与所述卡块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操纵室左壁且与所述第一推杆腔后侧连通设有第二推杆腔,所述所述第二推杆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腔与所述第一推杆腔之间连通设有第三推杆腔,所述卡块后端可伸至所述第三推杆腔内,所述第三推杆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可伸至所述第二推杆腔内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腔侧壁连通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推杆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端面与所述弹簧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可优选地,所述连杆腔前后壁之间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可转动的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处于所述固定轴下侧的一端前后贯通的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抵杆左端,所述连杆处于所述固定轴上侧的一端前后贯通的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推杆下端面于所述连杆腔内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侧设有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壁连通设有第一滑块腔,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右端面于所述传动腔内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后贯通的设有转轴通道,所述传动腔前壁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后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后端穿过所述转轴通道且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前端面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齿轮槽,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面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后端可转动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槽啮合的环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圆周端面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齿轮的第一连接键,所述船体内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右侧且开口向右的行进槽口,所述行进槽口下端前后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行进槽口上壁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之间固定设有舵板,通过控制所述舵板的摆动可改变脚踏船的行进方向,所述传动腔左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腔左壁内的连杆腔,所述连杆腔与所述第一滑块腔之间连通设有抵杆腔,所述抵杆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左端延伸至所述连杆腔内的抵杆,所述第一滑块左端面设有开口向左的抵槽,所述抵杆左端可伸入所述抵槽内并与所述抵槽斜面相抵,进而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后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侧设有差速装置,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壁连通设有第一滑块腔,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右端面于所述传动腔内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后贯通的设有转轴通道,所述传动腔前壁可转动的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后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后端穿过所述转轴通道且可转动的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前端面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齿轮槽,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面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固定设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后端可转动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槽啮合的环形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圆周端面设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齿轮的第一连接键,所述船体内设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船体下端面右侧且开口向右的行进槽口,所述行进槽口下端前后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行进槽口上壁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之间固定设有舵板,通过控制所述舵板的摆动可改变脚踏船的行进方向,所述传动腔左侧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腔左壁内的连杆腔,所述连杆腔与所述第一滑块腔之间连通设有抵杆腔,所述抵杆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左端延伸至所述连杆腔内的抵杆,所述第一滑块左端面设有开口向左的抵槽,所述抵杆左端可伸入所述抵槽内并与所述抵槽斜面相抵,进而推动所述第一滑块后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上端面设有操纵室,所述操纵室右壁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座位,所述操纵室下壁且于所述传动腔上方前后对称且固定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有连通于所述传动腔的链轮腔,所述链轮腔前后壁之间可转动的设有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于所述链轮腔内固定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十转轴前后两端延伸至外且对称固定设有固定套筒,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套筒圆周端面分别固定设有方向相反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十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设有脚踏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行进槽口左壁内且于所述舵板左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设有螺旋桨,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且固定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后端面左右对称且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端面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相对一端对称且固定设有第三斜齿轮,所述传动腔下壁且于所述第三斜齿轮后侧固定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前后贯穿且可转动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前端和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分别固定设有啮合于左右两侧第三斜齿轮的第四斜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单双人驱动的双人观光脚踏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轴后端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前后贯穿的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前端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槽,所述第二齿轮槽后端延伸至后侧的所述第二链轮下方且可前后滑动的设有环形链轮,所述第五转轴圆周端面设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二键槽内可前后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仓山区方家兄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