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06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防撞梁、车身横梁、中心铰接座、液压缓冲器及第一弹性吸能机构,两个液压缓冲器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组件,两个调节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滑块,两个下滑块关于中心铰接座对称,两个下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车身横梁上,下滑块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车身横梁上对应第一摩擦片固定有第二摩擦片,下滑块上固定有铰接支架和第二弹性吸能机构,铰接支架铰接有支撑臂,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防撞梁上,第二弹性吸能机构的自由端固定在一个上滑块上,上滑块滑动连接在防撞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三级吸能效果,吸能过程不破坏自身结构,维护成本更低,可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强。

An adjustable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主要是通过在汽车纵梁上设置溃缩式吸能盒,在车辆发生纵向碰撞时通过吸能盒本身发生溃缩变形吸收撞击能量。但是存在不可维修和单级吸能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溃缩式吸能盒的吸能大小固定,对于车身自重不同的车辆需要单独设计,导致了其规格多样,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防撞梁、车身横梁、固定在车身横梁中部的中心铰接座、两个对称铰接在中心铰接座两端的液压缓冲器及固定在中心铰接座中部的第一弹性吸能机构,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上,两个所述液压缓冲器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组件,两个所述调节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滑块,所述调节连杆组件用于调节下滑块的位置,两个所述下滑块关于中心铰接座对称,两个所述下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车身横梁上,所述下滑块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所述车身横梁上对应第一摩擦片固定有第二摩擦片,所述下滑块上固定有铰接支架和第二弹性吸能机构,所述铰接支架铰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防撞梁上,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的自由端固定在一个上滑块上,所述上滑块滑动连接在防撞梁上。其中,所述液压缓冲器包括一端密封的外管、一端密封的内管、活塞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伸入外管内,所述内管的一端与外管的另一端密封配合,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固定有阀挡板,所述阀挡板的直径大于内管的外径,所述内管、外管、阀挡板之间形成有密封的腔体,所述活塞杆包括塞部及与塞部一体成型的杆部,所述塞部设于内管内、且将内管内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杆部的自由端沿轴向贯穿阀挡板和外管后与调节连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一端上设有使腔体与内管的有杆腔连通的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内设有球阀芯,所述内管上设有出油孔,所述内管的一端铰接在中心铰接座上。其中,所述调节连杆组件包括正向螺纹杆和反向螺纹杆,所述反向螺纹杆的一端与活塞杆的杆部的自由端的螺纹连接,所述反向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正向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正向螺纹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铰接支架上。其中,所述调节连杆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用于限制反向螺纹杆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包括第一外套筒、第一内套筒和第一吸能弹簧,第一外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中心铰接座上,所述第一内套筒活动套设于第一外套筒内,所述第一内套筒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上,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内套筒内,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外套筒内,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一外套筒和第一内套筒上。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包括第二外套筒、第二内套筒和第二吸能弹簧,第二外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下滑块上,所述第二内套筒的自由端固定在上滑块上,所述第二内套筒活动套设于第二外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内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外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二外套筒和第二内套筒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实现三级吸能效果,结构更安全,符合碰撞安全要求,且吸能过程不破坏自身结构,碰撞后不需维修或更换,维护成本更低,整个吸能装置的吸能大小可调,可不得到不同的吸能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液压缓冲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撞梁;2-车身横梁;3-中心铰接座;4-液压缓冲器;41-外管;42-内管;43-活塞杆;44-复位弹簧;45-阀挡板;46-腔体;47-回油通道;48-球阀芯;49-出油孔;5-第一弹性吸能机构;6-调节连杆组件;61-正向螺纹杆;62-反向螺纹杆;63-限位螺母;7-下滑块;8-第一摩擦片;9-第二摩擦片;10-铰接支架;20-第二弹性吸能机构;30-支撑臂;40-上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包括防撞梁1、车身横梁2、固定在车身横梁2中部的中心铰接座3、两个对称铰接在中心铰接座3两端的液压缓冲器4及固定在中心铰接座3中部的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1上,两个所述液压缓冲器4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组件6,两个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滑块7,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用于调节下滑块7的位置,两个所述下滑块7关于中心铰接座3对称,两个所述下滑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车身横梁2上,所述下滑块7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8,所述车身横梁2上对应第一摩擦片8固定有第二摩擦片9,所述下滑块7上固定有铰接支架10和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所述铰接支架10铰接有支撑臂30,所述支撑臂3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铰接块固定铰接在防撞梁1上,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的自由端固定在一个上滑块40上,所述上滑块40滑动连接在防撞梁1上。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包括第一外套筒、第一内套筒和第一吸能弹簧,第一外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中心铰接座3上,所述第一内套筒活动套设于第一外套筒内,所述第一内套筒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1上,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内套筒内,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外套筒内,所述第一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一外套筒和第一内套筒上。当发生碰撞时,第一内套筒压缩第一吸能弹簧,第一吸能弹簧受压变形,撞击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第一吸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在碰撞结束时,第一吸能弹簧恢复弹性形变,带动第一内套筒复位。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包括第二外套筒、第二内套筒和第二吸能弹簧,第二外套筒的底部固定在下滑块7上,所述第二内套筒的自由端固定在上滑块40上,所述第二内套筒活动套设于第二外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内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外套筒内,所述第二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第二外套筒和第二内套筒上。当发生碰撞时,第二内套筒压缩第二吸能弹簧,第二吸能弹簧受压变形,撞击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第二吸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在碰撞结束时,第二吸能弹簧恢复弹性形变,带动第二内套筒复位。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当汽车发生撞击时,防撞梁1首先受到撞击力,防撞梁1会压缩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和两个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和两个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将撞击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实现一级吸能;与此同时,由于防撞梁1受到撞击力,带动支撑臂30摆动,支撑臂30推动中心铰接座3两边的下滑块7向外侧运动,而下滑块7受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的正压力,使第一摩擦片8与第二摩擦片9之间存在极大的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车身横梁(2)、固定在车身横梁(2)中部的中心铰接座(3)、两个对称铰接在中心铰接座(3)两端的液压缓冲器(4)及固定在中心铰接座(3)中部的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1)上,两个所述液压缓冲器(4)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组件(6),两个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滑块(7),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用于调节下滑块(7)的位置,两个所述下滑块(7)关于中心铰接座(3)对称,两个所述下滑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车身横梁(2)上,所述下滑块(7)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8),所述车身横梁(2)上对应第一摩擦片(8)固定有第二摩擦片(9),所述下滑块(7)上固定有铰接支架(10)和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所述铰接支架(10)铰接有支撑臂(30),所述支撑臂(30)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防撞梁(1)上,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的自由端固定在一个上滑块(40)上,所述上滑块(40)滑动连接在防撞梁(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车身横梁(2)、固定在车身横梁(2)中部的中心铰接座(3)、两个对称铰接在中心铰接座(3)两端的液压缓冲器(4)及固定在中心铰接座(3)中部的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所述第一弹性吸能机构(5)的自由端顶靠在防撞梁(1)上,两个所述液压缓冲器(4)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组件(6),两个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滑块(7),所述调节连杆组件(6)用于调节下滑块(7)的位置,两个所述下滑块(7)关于中心铰接座(3)对称,两个所述下滑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车身横梁(2)上,所述下滑块(7)的底面固定有第一摩擦片(8),所述车身横梁(2)上对应第一摩擦片(8)固定有第二摩擦片(9),所述下滑块(7)上固定有铰接支架(10)和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所述铰接支架(10)铰接有支撑臂(30),所述支撑臂(30)的另一端固定铰接在防撞梁(1)上,所述第二弹性吸能机构(20)的自由端固定在一个上滑块(40)上,所述上滑块(40)滑动连接在防撞梁(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器(4)包括一端密封的外管(41)、一端密封的内管(42)、活塞杆(43)和复位弹簧(44),所述内管(42)的另一端伸入外管(41)内,所述内管(42)的一端与外管(41)的另一端密封配合,所述内管(42)的另一端固定有阀挡板(45),所述阀挡板(45)的直径大于内管(42)的外径,所述内管(42)、外管(41)、阀挡板(45)之间形成有密封的腔体(46),所述活塞杆(43)包括塞部及与塞部一体成型的杆部,所述塞部设于内管(42)内、且将内管(42)内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杆部的自由端沿轴向贯穿阀挡板(45)和外管(41)后与调节连杆组件(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管(41)的一端上设有使腔体(46)与内管(42)的有杆腔连通的回油通道(47),所述回油通道(47)内设有球阀芯(48),所述内管(42)上设有出油孔(49),所述内管(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禾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