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6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背板和侧板,背板垂直连接在下底板和上底板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侧板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背板、下底板以及上底板的两侧;下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下底板间隔布置,下压板用于对第一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一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上压板,上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上底板间隔布置,上压板用于对第二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二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立式的双层电瓶框,相比水平横置的电瓶框使占用面积减小了一半,并且利用下压板和上压板在压紧蓄电池的同时还能限制蓄电池前后移动,使蓄电池安装更加稳定。

A vertical double-layer battery fram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
技术介绍
由于重型卡车市场对短轴距牵引车及自卸车续航里程的需求越来越强,增大油箱容积已成趋势。随着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后处理器水平尺寸较国五增加近一倍,后处理器也占用了大量的底盘布置空间。为增大油箱容积,传统的横置电瓶框(两个蓄电池水平布置)已经不能满足整车布置需求。而后置电瓶框(电瓶框布置在车架尾部)在牵引车上存在较大的可靠性风险,国内外均没有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以解决重型卡车中采用横置电瓶框而导致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包括: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下底板和上底板,所述下底板用于支撑位于底部的第一蓄电池,所述上底板用于支撑位于顶部的第二蓄电池;背板和侧板,所述背板垂直连接在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底板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限位,所述侧板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背板、所述下底板以及所述上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各自宽度方向的两端限位;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与所述下底板间隔布置,所述上压板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的顶部和所述第一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上压板,所述上压板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与所述上底板间隔布置,所述上压板用于对所述第二蓄电池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蓄电池顶部的一对第一平行肢和一对第一V型肢,一对所述第一平行肢与所述侧板平行并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长度相同,一对所述第一V型肢连接在所述第一平行肢的前后两端之间,所述第一V型肢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蓄电池的长度方向限位。第一平行肢能够限制第一蓄电池的高度方向,第一V型肢能够限制第一蓄电池的长度方向,从而保持第一蓄电池的稳定安装。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的结构相同。将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结构设置成一样,减少了零部件的设计成本。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板的第一V型肢与所述下底板之间连有螺栓,所述上压板的第二V型肢与所述上底板之间连有螺栓。一方面螺栓实现上压板和上底板之间稳定连接,另一方面因为螺栓设置在第一V型肢和第二V型肢上,即对应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的两端,从而进一步限制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沿前后方向运动,保持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稳定安装。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有减重孔,所述第二侧板密封设置在所述减重孔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密度。在第一侧板上开设减重孔能够减轻第一侧板的质量,并通过第二侧板密封设置在减重孔中,从而不影响该电瓶框的防水防尘性能。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还设有凸筋。设置凸筋能够增大第一侧板的强度。作为上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为直角面,并被配置为一端连接所述背板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下底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立式的双层电瓶框,相比水平横置的电瓶框使占用面积减小了一半,并且利用下压板和上压板在压紧蓄电池的同时还能限制蓄电池前后移动,使蓄电池安装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出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出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隐藏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放置蓄电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底板;2-上底板;3-背板;4-侧板;5-下压板;6-上压板;7-盖板;41-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51-第一平行肢;52-第一V型肢;61-第二平行肢;62-第二V型肢;100-第一蓄电池;200-第二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用于固定蓄电池。如图1~3所示,该立式双层电瓶框包括下底板1、上底板2、背板3、侧板4以及盖板7,下底板1和上底板2上下平行设置,下底板1用于支撑第一蓄电池100,上底板2用于支撑第二蓄电池200,背板3连接在下底板1和上底板2长度方向的后端,一对侧板4设置在下底板1的两侧,同时上底板2也夹设在一对侧板4之间,盖板7呈直角面,盖板7的一端连接在背板3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下底板1,下底板1、背板3、一对侧板4和盖板7形成一个立方空间。该立式双层电瓶框将两个蓄电池沿竖直方向布置,从而减小了整体的宽度。在下底板1和上底板2之间用于容纳第一蓄电池100,上底板2和盖板7的上端面之间用于容纳第二蓄电池200。具体地,背板3能够对第一蓄电池100和第二蓄电池200的后端进行限位,两个侧板4能够对第一蓄电池100和第二蓄电池200的两侧进行限位。进一步,该立式双层电瓶框还包括下压板5和上压板6,下压板5夹设在两个侧板4之间并与下底板1间隔布置,下压板5用于对第一蓄电池100的顶部和第一蓄电池100前后两端限位,上压板6夹设在两个侧板4之间并与上底板2间隔布置,上压板6用于对第二蓄电池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下底板(1)和上底板(2),所述下底板(1)用于支撑位于底部的第一蓄电池(100),所述上底板(2)用于支撑位于顶部的第二蓄电池(200);/n背板(3)和侧板(4),所述背板(3)垂直连接在所述下底板(1)和所述上底板(2)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限位,所述侧板(4)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背板(3)、所述下底板(1)以及所述上底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4)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各自宽度方向的两端限位;/n下压板(5),所述下压板(5)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4)之间并与所述下底板(1)间隔布置,所述下压板(5)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的顶部和所述第一蓄电池(100)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n上压板(6),所述上压板(6)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4)之间并与所述上底板(2)间隔布置,所述上压板(6)用于对所述第二蓄电池(200)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竖直方向平行布置的下底板(1)和上底板(2),所述下底板(1)用于支撑位于底部的第一蓄电池(100),所述上底板(2)用于支撑位于顶部的第二蓄电池(200);
背板(3)和侧板(4),所述背板(3)垂直连接在所述下底板(1)和所述上底板(2)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限位,所述侧板(4)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所述背板(3)、所述下底板(1)以及所述上底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4)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各自宽度方向的两端限位;
下压板(5),所述下压板(5)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4)之间并与所述下底板(1)间隔布置,所述下压板(5)用于对所述第一蓄电池(100)的顶部和所述第一蓄电池(100)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
上压板(6),所述上压板(6)夹设在两个所述侧板(4)之间并与所述上底板(2)间隔布置,所述上压板(6)用于对所述第二蓄电池(200)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00)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5)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蓄电池(100)顶部的一对第一平行肢(51)和一对第一V型肢(52),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泽泉王占春曲新强谷京哲于洪亮吕建丽孙大威李凌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