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940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送料部件、吸盘和罩壳,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送料部件的上侧设置有所述罩壳,所述罩壳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夹持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能够实现自动将罩壳放置在加工流水线上的功能,提高了安全带的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An industrial robot for safety belt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在安全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将罩壳放置在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在对齿轮进行热处理时不能自动将齿轮送入加热环境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送料部件、吸盘和罩壳,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送料部件的上侧设置有所述罩壳,所述罩壳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夹持部件。优选的,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罩壳振动盘、滑轨、第三支柱、第一面板、光电传感器、第二支柱、第一底板,所述罩壳振动盘的前侧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面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罩壳振动盘用来将所述罩壳送至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使所述罩壳沿其移动,所述第三支柱用来支撑所述滑轨,所述第一面板用来支撑所述第三支柱和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来检测所述罩壳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柱用来支撑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底板用来支撑所述第二支柱。优选的,所述滑轨与所述罩壳振动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滑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第一面板焊接,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面板焊接,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底板焊接,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面板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送料部件连接稳固。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分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面板、第一支柱、气泵、气管、四轴机械手,所述第二底板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四轴机械手。所述第二底板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用来支撑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用来安装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用提供吸力,所述四轴机械手用来移动所述罩壳。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支柱焊接,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面板焊接,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泵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四轴机械手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四轴机械手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夹持部件连接稳固。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柱有四个,所述第一底板为带有四个孔的钢板,所述第三支柱的形状为工字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气泵和吸盘,可以将罩壳吸附在四轴机械手的下端,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罩壳的位置,提高夹持的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使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如下:1、送料部件;2、夹持部件;3、罩壳;4、吸盘;101、罩壳振动盘;102、滑轨;103、第三支柱;104、第二支柱;105、光电传感器;106、第一底板;107、第一面板;201、第二底板;202、气管;203、第一支柱;204、第一面板;205、气泵;206、四轴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送料部件1、吸盘4和罩壳3,还包括夹持部件2,送料部件1的上侧设置有罩壳3,罩壳3的上侧设置有吸盘4,吸盘4的上侧设置有夹持部件2。送料部件1包括罩壳振动盘101、滑轨102、第三支柱103、第一面板107、光电传感器105、第二支柱104、第一底板106,罩壳振动盘101的前侧设置有滑轨102,滑轨10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柱103,第三支柱10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面板107,第一面板107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05,第一面板10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柱104,第二支柱10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底板106,罩壳振动盘101用来将罩壳3送至滑轨102上,滑轨102使罩壳3沿其移动,第三支柱103用来支撑滑轨102,第一面板107用来支撑第三支柱103和光电传感器105,光电传感器105用来检测罩壳3的位置,第二支柱104用来支撑第一面板107,第一底板106用来支撑第二支柱104;滑轨102与罩壳振动盘101通过螺钉连接,第三支柱103与滑轨102通过螺钉连接,第三支柱103与第一面板107焊接,第二支柱104与第一面板107焊接,第二支柱104与第一底板106焊接,光电传感器105与第一面板107通过螺钉连接,使送料部件1连接稳固;夹持部分2包括第二底板201、第二面板204、第一支柱203、气泵205、气管202、四轴机械手206,第二底板20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柱203,第一支柱203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面板204,第二面板204的上端设置有气泵205,气泵205的上端设置有气管202,气管202的另一端设置有四轴机械手206,第二底板201用来支撑第一支柱203,第一支柱203用来支撑第二面板204,第二面板204用来安装气泵205,气泵205用提供吸力,四轴机械手206用来移动罩壳3;第二底板201与第一支柱203焊接,第一支柱203与第二面板204焊接,气泵205与第二面板204通过螺钉连接,气管202与气泵205通过螺钉连接,气管202与四轴机械手206通过螺钉连接,四轴机械手206与第二面板204通过螺钉连接,使夹持部件2连接稳固,第二支柱104有四个,第一底板106为带有四个孔的钢板,第三支柱103的形状为工字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使用本工业机器人时,罩壳振动盘101会通过震动将罩壳3送至滑轨102上,罩壳3在滑轨102上滑动,在经过光电传感器105时,光电传感器105会产生信号,使四轴机械手206带动吸盘4对准罩壳3将其吸起,然后将其放置在生产线上指定的位置,以此来完成罩壳3安装的自动化操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送料部件、吸盘和罩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送料部件的上侧设置有所述罩壳,所述罩壳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夹持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包括送料部件、吸盘和罩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件,所述送料部件的上侧设置有所述罩壳,所述罩壳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吸盘,所述吸盘的上侧设置有所述夹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罩壳振动盘、滑轨、第三支柱、第一面板、光电传感器、第二支柱、第一底板,所述罩壳振动盘的前侧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面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安全带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所述罩壳振动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滑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第一面板焊接,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面板焊接,所述第二支柱与所述第一底板焊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灯杨时虎尹礼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