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72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属于燃煤电厂尾气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若干设置于脱硫塔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所述给气管道上设置若干气动声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布置在浆液与烟气反应层的高度上,利用哈特曼哨气动声源产生的高强声波来致使气流扰动生成旋涡,也就是声致涡流,使脱硫浆液与烟气在规模不一的旋涡破碎与重组过程中达到较高的混合均匀性,显著提升脱硫效果。能够在减小烟气流通阻力的同时提高浆液液滴与烟气混合的均匀程度,极大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 kind of high uniformity mixed desulfu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电厂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
技术介绍
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题,要求在做到环保的同时又节约能源。而在当今社会,电力需求日益庞大,我国建设有数量巨大的燃煤电厂,其对于废气的脱硫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高效脱除烟气中的SO2是我国节能减排进程中的一大挑战。目前,我国大中型燃煤电厂中多采用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通过向脱硫塔内喷洒碱性浆液,如石灰石浆液,令其与烟气逆向流动混合并反应,达到脱除其中SO2的目的。现有的湿法脱硫塔内部一般设有烟气分布器,但烟气分布器往往会使得烟气流动阻力增大,增加了引风机的负荷。同时,该装置在脱硫塔内的安装与维修较为繁琐,提高了时间与经费的投入。而在已有的脱硫烟气提效装置中,其对于烟气的整流分布仅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对其烟气分布进行整流,无法真正做到减小阻力并提高均匀性,往往会增大流阻,增大引风机负担,整体系统的能耗提高,与节能减排不相符合。例如申请号为201620895092.9的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喷淋吸收塔烟气分布装置,方案为:包括若干分布板和若干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喷淋吸收塔的内壁上,所述的分布板置于支撑结构上且与支撑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分布板的横截面形状呈网状;又如申请号为201420256330.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塔内烟气分布装置,方案为:在脱硫塔内设置有圆锥盘形的烟气分布装置,所述圆锥盘包括圆形边沿和锥形壁面;所述壁面有通孔。此二者均在用在烟气流通截面上设置机械整流装置增强其烟气分布均匀性,然而其缺点是装置简单,整流效果一般,并且增加了烟气的流通阻力,为引风机带来额外负荷,增加了系统的能耗。并且,其烟气流通通道狭窄,易被杂质堵塞而进一步增加烟气流通阻力。为了尽可能以低能耗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不能以简单的机械结构导流的方式,而应该寻求新的工艺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提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于脱硫塔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所述给气管道上设置若干气动声源。给气管道为气动声源提供压缩空气或压缩蒸汽,气动声源产生高强声场,使脱硫塔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生成大量规模不一的旋涡,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极大的提升了脱硫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给气管道下方设置有作为承重部件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支撑给气管道和气动声源,同时用于固定给气管道,使整个脱硫增效装置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动声源包括共振腔、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下方设置进气口底座;所述共振腔外侧设有腔体保护罩,所述腔体保护罩固定于进气口底座;所述腔体保护罩上设有出气孔。气动声源为哈特曼哨结构,在共振腔的外侧设置腔体保护罩,腔体保护罩与共振腔之间留有空隙,该腔体保护罩保护共振腔不处于浆液与气流之中,避免因共振腔壁面粘附杂质而导致无法有效谐振发声。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声源的进气口底座与给气管道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共振腔内设有中心挡板。中心挡板将共振腔分为两个腔体,提高了压缩空气或压缩蒸汽的利用效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体保护罩出气孔处安装有扩音号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体保护罩顶部呈锥形。腔体保护罩顶部呈锥形,不易造成杂质淤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给气管道上的气动声源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布置在浆液与烟气反应层的高度上,利用哈特曼哨气动声源产生的高强声波来致使气流扰动生成旋涡,也就是声致涡流,使脱硫浆液与烟气在规模不一的旋涡破碎与重组过程中达到较高的混合均匀性,显著提升脱硫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减小烟气流通阻力的同时提高浆液液滴与烟气混合的均匀程度,极大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扩音号角,为声波进行功率放大,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节约能源。3、本专利技术气源可来自压缩空气或压缩蒸汽,而对于燃煤电厂这部分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燃煤电厂的脱硫塔。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的布置在脱硫塔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气动声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某一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给气管道下面设置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脱硫塔1上设有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6、喷淋层2等。在脱硫塔1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布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包括设置于脱硫塔1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5,给气管道5上设有气动声源4。如图4、图5所示,为了防止给气管道5弯曲变形,在给气管道5下面设置与之对应的固定支架15,固定支架15与脱硫塔1内壁焊接连接。给气管道5、气动声源4和固定支架15均是由耐热耐腐蚀的合金制作而成在脱硫塔内部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性,且使用寿命较长。给气管道5向气动声源4输入高压气体,致使气动声源4发出高强声波,高强声波气流产生漩涡,浆液液滴与气流均匀混合。实施例2如图1所示,脱硫塔1上设有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6、喷淋层2等。在脱硫塔1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布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包括设置于脱硫塔1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5,给气管道5上设有气动声源4。如图4、图5所示,为了防止给气管道5弯曲变形,在给气管道5下面设置与之对应的固定支架15,固定支架15与脱硫塔1内壁焊接连接。给气管道5、气动声源4和固定支架15均是由耐热耐腐蚀的合金制作而成在脱硫塔内部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性,且使用寿命较长。具体的,给气管道5分为三路管道,且三路给气管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于脱硫塔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所述给气管道上设置若干气动声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于脱硫塔内浆液与烟气混合反应层的给气管道,所述给气管道上设置若干气动声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气管道下方设置有作为承重部件的固定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高均匀混合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声源包括共振腔、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下方设置进气口底座;所述共振腔外侧设有腔体保护罩,所述腔体保护罩固定于进气口底座;所述腔体保护罩上设有出气孔。


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毅波游国平陈力杜志华樊炳杰张光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大天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