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720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S2,开启真空泵并开始计时;S3,经过设定时间段Δt1后,关闭真空泵;S4,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并开始计时;S5,经过设定时间段Δt2后,关闭调压装置;继续循环步骤S2至S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真空泵和调压装置结合使用,使脱附箱内腔气压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容易破坏有机废气亚稳态或者防止有机废气亚稳态出现,打破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的相对平衡状态,使有机废气容易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高,脱附效果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装置。

A vacuum desorp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rganic waste gas adsorb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治理的工艺大多为: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调压、调温,再经吸附剂吸附、蒸汽加热脱附,脱附出的油气被冷凝器冷凝为液态混合物或液态油而被回收,吸附后洁净的气体高空排放,从而达到减排和达标排放的目的。当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就需要进行脱附处理,以使吸附剂活化再生。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脱附处理方法是将待脱附吸附剂放置于脱附箱内腔,脱附箱内腔连接有真空泵,利用真空泵使脱附箱内腔处于真空状态;另外设有加热装置以加热待脱附吸附剂,通常是在脱附箱内腔设置盘管,通过连接管道往盘管输入高温水蒸汽或高温氮气,将脱附箱内腔里的吸附剂加热到预定高温进行脱附,脱附出来的气体由真空泵抽取排出到外界空气或燃烧炉燃烧。本专利技术人独特地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脱附箱内腔处于一个稳定的气压状态时,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总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机废气很难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不高,导致脱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通过结合使用真空泵与调压装置,不断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打破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的相对平衡状态,使有机废气容易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高,脱附效果更好。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装置,能够通过真空泵与调压装置的结合使用,不断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打破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的相对平衡状态,使有机废气容易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高,脱附效果更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S2,开启真空泵并开始计时;S3,经过设定时间段Δt1后,关闭真空泵;S4,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并开始计时;S5,经过设定时间段Δt2后,关闭调压装置;继续循环步骤S2至S5。进一步,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的实现方式为,热介质套套接在脱附箱外,热介质输入到热介质套内。进一步,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的实现方式为,开启脱附箱上的进气阀使脱附箱内腔气压上升。进一步,通过真空泵从脱附箱内腔抽取出来的气体,在到达真空泵前依次经过第一缓冲罐缓冲、冷凝器冷凝和过滤器过滤。进一步,从真空泵排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缓冲罐缓冲、换热器换热和催化床催化氧化。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装置,包括脱附箱,设有内腔,待脱附吸附剂设于内腔内;加热装置,连接脱附箱,用以加热待脱附吸附剂;真空泵,设于脱附箱一侧,真空泵输入端连接脱附箱内腔;调压装置,连接于脱附箱内腔,用于调节脱附箱内气压。进一步,调压装置包括进气阀,进气阀固接于脱附箱,进气阀连通脱附箱内腔。进一步,加热装置包括热介质套和热介质源;热介质套套接于脱附箱外,与脱附箱固接,热介质套上设有热介质输入端和热介质输出端;热介质源连接热介质套的热介质输入端,热介质输出端连接热介质源。进一步,真空泵与脱附箱之间依次设有第一缓冲罐、冷凝器和过滤器;第一缓冲罐一端连接脱附箱内腔,另一端连接冷凝器一端;冷凝器另一端连接过滤器一端,过滤器另一端连接真空泵输入端。进一步,真空泵输出端依次连接有第二缓冲罐、换热器和催化床,换热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催化床内设有加热器,催化床设有催化输入端和催化输出端,真空泵输出端连接第二缓冲罐一端,第二缓冲罐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连接催化输入端,催化输出端连接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连通外界空气。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现有技术在脱附箱内腔保持一个稳定的低压状态下进行脱附,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机废气很难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不高。本专利技术通过真空泵和调压装置结合使用,使脱附箱内腔气压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容易破坏有机废气亚稳态或者防止有机废气亚稳态出现,打破有机废气附在吸附剂上的相对平衡状态,使有机废气容易从吸附剂微孔内脱离出来,脱附效率高,脱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运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常规脱附的数据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脱附箱、11——进气阀;2——热油箱、21——输送泵、22——热介质套;31——第一缓冲罐、32——第二缓冲罐;4——冷凝器;5——过滤器;6——真空泵、61——真空阀;7——换热器、71——第一进气口、72——第二进气口、73——第一出气口、74——第二出气口;8——催化床、81——催化剂、82——加热器、9——排放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1;S2,开启真空泵6并开始计时;S3,经过设定时间段Δt1后,关闭真空泵6;S4,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1内腔气压并开始计时;S5,经过设定时间段Δt2后,关闭调压装置;继续循环步骤S2至S5。一般来说,不利于吸附进行的条件通常对脱附有利,如加热、减压等。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启真空泵6使脱附箱1内腔处于低压甚至真空状态,有机废气的沸点相应降低,能够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有机废气更容易从吸附剂上脱离。关闭真空泵6,开启调压装置能够调节脱附箱1内气压。通过真空泵6和调压装置结合使用,能够使脱附箱1内气压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在测多孔介质的吸附等温线时,常出现脱附滞后现象,即在同一压力下,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不相重合,脱附曲线高于吸附曲线,形成所谓“吸附-脱附回路”,究其根本,是因为产生了毛细凝聚现象。对于多孔介质(尤其以介孔吸附材料最为明显)上的吸附,在低压下主要是在孔壁形成单分子层吸附,随着压力升高至某一值后,在最细(小)的孔中开始出现毛细凝聚现象,当压力不断升高,较粗(大)的孔也相继被凝聚液填充,直到多孔介质上所有的空间都充满了凝聚液。在密闭(或近似密闭)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液相与气相达到动态平衡(单位时间从液相中逃逸出去的分子与从气相回到液相中的分子数量相等)时的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液相称为饱和液体,气相称为饱和蒸汽。物质的平衡状态与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当压力、温度改变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当压力、温度等参数稳定后,平衡状态又重新建立。平衡状态与物质的温度、压力相对应。而在脱附吸附剂时经常会发生脱附温度高于吸附质(有机废气)沸点,脱附效果却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吸附剂内部,由于毛细凝聚现象导致吸附质产生了“过饱和蒸气”,即亚稳态。在物理化学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nS2,开启真空泵并开始计时;/nS3,经过设定时间段Δt1后,关闭真空泵;/nS4,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并开始计时;/nS5,经过设定时间段Δt2后,关闭调压装置;/n继续循环步骤S2至S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
S2,开启真空泵并开始计时;
S3,经过设定时间段Δt1后,关闭真空泵;
S4,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并开始计时;
S5,经过设定时间段Δt2后,关闭调压装置;
继续循环步骤S2至S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加热脱附箱的实现方式为,热介质套套接在脱附箱外,热介质输入到热介质套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调压装置以改变脱附箱内腔气压的实现方式为,开启脱附箱上的进气阀使脱附箱内腔气压上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真空泵从脱附箱内腔抽取出来的气体,在到达真空泵前依次经过第一缓冲罐缓冲、冷凝器冷凝和过滤器过滤。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真空泵排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缓冲罐缓冲、换热器换热和催化床催化氧化。


6.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剂真空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附箱,设有内腔,待脱附吸附剂设于内腔内;
加热装置,连接脱附箱,用以加热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代启吴曾杨森林肖海麟吴军良付名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华智创科环境保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