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69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支撑台通过两个限位插孔分别连接限位插柱;两个限位插柱分别固定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撑块;限位支撑块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的三角支架的两个非直角顶点处均安装环绕连接绳的导向轮,外侧导向轮上方连接绳上安装起吊装置,内侧导向轮上方连接绳上连接带缓冲弹簧的缓冲组件,该康复治疗装置中电动推杆有助于调节整个康复治疗装置的升降高度,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待康复患者,还可根据不同待康复患者锻炼强度的需求,更换不同弹力的缓冲弹簧,进而适应不同力度需求的患者。

A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shoulder joint afte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肩关节是人体上肢重要关节,因此,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是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残障患者在上肢康复训练过程中,上肢康复机器需要直接作用于人体上肢,训练过程必须安全、舒适,因此,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结构上必须以考虑人体肩部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首先,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必须能满足人体肩部的基本运动;其次,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必在对患者肩关节的肌肉和神经作有效训练时,必须保证不对患者身体产生任何伤害,以保证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为了加强康复训练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在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的机械结构上,限制机构运动的最大行程,以防止在控制系统紊乱的情况下产生意外。目前传统的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无法根据不同患者肩关节高度对其进行调节,制约了患者的康复训练使用,安装拆卸不方便,浪费空间,不能适应不同力度的患者,存在通用性差,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合不同力度的患者,不同身高的患者,通用性强,稳定,安全,方便拆卸,节省空间的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肩关节康复装置不能根据不同患者肩关节高度对其进行调节,制约了患者的康复训练使用,安装拆卸不方便,浪费空间,且不能适应不同力度的患者,通用性差,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支撑台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支撑台通过两个限位插孔分别连接有限位插柱;两个限位插柱分别固定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撑块;限位支撑块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部固定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通过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有三角支架;三角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上绕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连接带;连接带固定有拉手环;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有缓冲组件;连接绳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柱;限位导柱上设置有固定在三角支架上的限位支撑板和与限位支撑板通过限位导柱连接的调节螺帽;限位导柱上在限位支撑板和调节螺帽之间限位导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限位支撑板上设置有便于限位导柱活动的限位通孔。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撑台用于支撑待康复的患者,支撑台上的限位插孔用于支撑上方康复治疗装置,这种通过限位插柱与限位插孔配合穿插的方式便于整个康复治疗装置的装配和收纳。限位支撑块上方的电动推杆有助于调节整个康复治疗装置的升降高度,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待康复患者。电动推杆上的三角支架的两个非直角顶点处均安装环绕连接绳的导向轮,外侧导向轮上方连接绳上安装起吊装置,内侧导向轮上方连接绳上连接带缓冲弹簧的缓冲组件,根据不同待康复患者锻炼强度的需求,可以更换不同弹力的缓冲弹簧,进而适应不同力度需求的患者。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上四个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有益效果:支撑腿起到固定支撑台的作用,并且支撑台上还可以安装带刹车装置的滑轮,便于整个康复治疗装置的移动。进一步,所述限位导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帽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调节螺帽与限位导柱螺纹连接。有益效果:限位导柱与调节螺帽螺纹连接,便于缓冲弹簧的装配。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安装孔。有益效果:限位支撑块与第一接头螺纹连接,便于支撑块与第一接头的拆卸收纳。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安装孔。有益效果:第二接头与三角支架螺纹连接,便于第二接头与三角支架的拆卸收纳。进一步,两个所述限位插孔之间的距离与两个限位插柱之间的距离相同。有益效果:便于限位插孔与限位插柱的装配。进一步,所述限位插孔与限位插柱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连接绳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柱;限位导柱上设置有限位支撑板和调节螺帽;限位导柱上在限位支撑板和调节螺帽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通过在限位导柱上螺纹设置有调节螺帽;松紧调节螺帽,可以把缓冲弹簧取下来,然后安装上不同弹力的缓冲弹簧,再用调节螺帽与限位导柱螺纹连接;方便更换不同弹力的缓冲弹簧,进而适合不同力度的患者,第一接头连接有电动推杆;通过设置有电动推杆,可以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使得三角支架上升或者下降,进而改变连接带和拉手环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通用性强。2、该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支撑台通过两个限位插孔又连接有限位插柱;限位插柱分别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撑块;限位支撑块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患者站在支撑台上,使得患者压在支撑台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该装置稳定,安全。3、该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限位支撑块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通过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有三角支架;限位导柱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螺帽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调节螺帽与限位导柱螺纹连接;限位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安装孔;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安装孔,这些都为螺纹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当患者不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对该装置螺纹连接的零件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放置,进而使得该装置占用空间小,节省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专利技术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专利技术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的限位支撑块通过支撑架与限位插柱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台;2-支撑腿;3-限位插孔;4-支撑架;5-限位插柱;6-限位支撑块;7-第一接头;8-电动推杆;9-第二接头;10-三角支架;11-第一导向轮;12-第二导向轮;13-连接绳;14-缓冲组件;141-限位支撑板;142-限位通孔;143-限位导柱;144-调节螺帽;145-缓冲弹簧;146-外螺纹;15-连接杆;16-连接带;17-拉手环;18-螺纹接头;19-第一螺纹安装孔;20-第二螺纹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3)的支撑台(1),支撑台(1)通过两个限位插孔(3)分别连接有限位插柱(5);两个限位插柱(5)分别固定有支撑架(4);两个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撑块(6);限位支撑块(6)上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7)和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部固定有第二接头(9);所述第二接头(9)通过螺纹接头(18)连接有三角支架(10);所述三角支架(1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导向轮(12);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导向轮(12)上绕有连接绳(13);连接绳(1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两端固定有连接带(16);连接带(16)自由端均固定有拉手环(17);连接绳(13)的另一端固定有缓冲组件(14);连接绳(13)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柱(143);限位导柱(143)上设置有固定在三角支架(10)上的限位支撑板(141)和与限位支撑板(141)通过限位导柱(143)连接的调节螺帽(144);限位导柱(143)上在限位支撑板(141)和调节螺帽(144)之间限位导柱(14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145);限位支撑板(141)上设置有便于限位导柱(143)活动的限位通孔(1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3)的支撑台(1),支撑台(1)通过两个限位插孔(3)分别连接有限位插柱(5);两个限位插柱(5)分别固定有支撑架(4);两个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撑块(6);限位支撑块(6)上依次螺纹连接有第一接头(7)和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部固定有第二接头(9);所述第二接头(9)通过螺纹接头(18)连接有三角支架(10);所述三角支架(1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导向轮(12);第一导向轮(11)和第二导向轮(12)上绕有连接绳(13);连接绳(1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两端固定有连接带(16);连接带(16)自由端均固定有拉手环(17);连接绳(13)的另一端固定有缓冲组件(14);连接绳(13)固定连接有限位导柱(143);限位导柱(143)上设置有固定在三角支架(10)上的限位支撑板(141)和与限位支撑板(141)通过限位导柱(143)连接的调节螺帽(144);限位导柱(143)上在限位支撑板(141)和调节螺帽(144)之间限位导柱(14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145);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飞杨森许建中王东贵陈灿李凯陈玥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