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62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床,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上墙架、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装置能转换成为座椅,节约空间,装置具有双层应急卧床,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使用需求。上墙架的底端与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相连接,上墙架的顶端与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相连接,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与顶端与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相连接。

An emergency bed rest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床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急诊科的病床有限,因此部分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只能在他人的搀扶在坐在座椅上输液休息,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利,同时也给陪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负担,而走廊通道的两侧较为空闲,在夜间急诊时,走廊内的行人较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利用走廊空间,给予身体条件较差的病患提供休息场合的应急卧床结构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所以设计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及操作方法,装置能转换成为座椅,节约空间,装置具有双层应急卧床,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使用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床,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包括上墙架、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装置能转换成为座椅,节约空间,装置具有双层应急卧床,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使用需求。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包括扶手、座椅板、折叠床板、弹簧挂钩、挂钮、曲杆一、摇杆、曲杆二、曲杆三、弧形通孔、T型杆、齿轮一、齿轮二、支撑轴一、支撑轴二、固定套支撑杆一、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固定套支撑杆二、支撑轴三、加速锥齿轮一、固定套支撑杆三、加速锥齿轮二、加速锥齿轮三、固定套支撑杆四、支撑轴四、支撑轴五、椅背板,椅背板的顶端与上墙架固定连接,椅背板的底端与座椅板固定连接,扶手的顶端与椅背板固定连接,扶手的低端与座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的左端与上墙架的底端固定连接,座椅板的右端与折叠床板的左端铰链连接,折叠床的右端设置有弧形通孔,T型杆穿过弧形通孔,T型杆与曲杆二的右端固定连接,曲杆二的右端与折叠床板的右端接触连接,曲杆二与曲杆三的一端轴连接,曲杆三的另一端与折叠床板的左端轴连接,曲杆二的左端与曲杆一的右端轴连接,曲杆一与支撑轴一键连接,支撑轴一与座椅板的左端轴承连接,支撑轴一与齿轮一键连接,支撑轴一的左端与摇杆键连接,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齿轮二与支撑轴二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二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一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一的底端与座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二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键连接,锥齿轮一的与锥齿轮二的一端相啮合,锥齿轮二与支撑轴四的一端轴承连接,支撑轴四的另一端与固定套支撑杆二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二的底端与座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二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一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一与支撑轴三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三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三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三的底端与座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三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二键连接,加速锥齿轮二与加速锥齿轮三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三与支撑轴五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五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四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四的底端与座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的左端设置有弹簧挂钩,折叠床板的右端设置有挂钮,弹簧挂钩与挂钮接触连接;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包括升降床板、定位导向T型杆、曲杆四、曲杆五、螺纹套一、螺纹套二、双向螺纹杆、齿轮三、链条、固定连接杆、齿轮四,升降床板的左端与定位导向T型杆间隙连接,定位导向T型杆的底端与扶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曲杆四的一端与升降床板的中间轴连接,曲杆五的一端与升降床板的中间轴连接,曲杆四与曲杆五接触连接,曲杆五的另一端与螺纹套二轴连接,螺纹套二与双向螺纹杆的左端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的右端与螺纹套一螺纹连接,螺纹套一与曲杆四轴连接,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杆的两端轴承连接,固定连接杆的左端与上墙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的左端与齿轮三键连接,齿轮三与链条的一端相啮合,链条的另一端与齿轮四相啮合,齿轮四与支撑轴五的另一端键连接;上墙架的底端与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相连接,上墙架的顶端与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相连接,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与顶端与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摇杆设有防滑螺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定位导向T型杆有四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弹簧挂钩、挂钮、曲杆一、定位螺钉、曲杆二、曲杆三、T型杆、齿轮一、齿轮二、支撑轴一、支撑轴二、固定套支撑杆一、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固定套支撑杆二、支撑轴三、加速锥齿轮一、固定套支撑杆三、加速锥齿轮二、加速锥齿轮三、固定套支撑杆四、支撑轴四和支撑轴五个数相同,均有二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曲杆四、曲杆五、螺纹套一、螺纹套二、双向螺纹杆、齿轮三、链条、固定连接杆、齿轮四套个数相同,均有两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升降床板的材料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座椅板、折叠床板和和椅背板的材料相同,均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所述的齿轮二、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加速锥齿轮一、加速锥齿轮二、加速锥齿轮三和齿轮四共中心线。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能转换成为座椅,节约空间,装置具有双层应急卧床,充分利用空间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上墙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4中A-A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的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急卧床装置的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墙架1;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扶手2-1;座椅板2-2;折叠床板2-3;弹簧挂钩2-4;挂钮2-5;曲杆一2-6;摇杆2-7;曲杆二2-8;曲杆三2-9;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齿轮一2-12;齿轮二2-13;支撑轴一2-14;支撑轴二2-15;固定套支撑杆一2-16;锥齿轮一2-17;锥齿轮二2-18;固定套支撑杆二2-19;支撑轴三2-20;加速锥齿轮一2-21;固定套支撑杆三2-22;加速锥齿轮二2-23;加速锥齿轮三2-24;固定套支撑杆四2-25;支撑轴四2-26;支撑轴五2-27;椅背板2-28;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升降床板3-1;定位导向T型杆3-2;曲杆四3-3;曲杆五3-4;螺纹套一3-5;螺纹套二3-6;双向螺纹杆3-7;齿轮三3-8;链条3-9;固定连接杆3-10;齿轮四3-11。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包括上墙架(1)、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其特征在于: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包括扶手(2-1)、座椅板(2-2)、折叠床板(2-3)、弹簧挂钩(2-4)、挂钮(2-5)、曲杆一(2-6)、摇杆(2-7)、曲杆二(2-8)、曲杆三(2-9)、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齿轮一(2-12)、齿轮二(2-13)、支撑轴一(2-14)、支撑轴二(2-15)、固定套支撑杆一(2-16)、锥齿轮一(2-17)、锥齿轮二(2-18)、固定套支撑杆二(2-19)、支撑轴三(2-20)、加速锥齿轮一(2-21)、固定套支撑杆三(2-22)、加速锥齿轮二(2-23)、加速锥齿轮三(2-24)、固定套支撑杆四(2-25)、支撑轴四(2-26)、支撑轴五(2-27)、椅背板(2-28),椅背板(2-28)的顶端与上墙架(1)固定连接,椅背板(2-28)的底端与座椅板(2-2)固定连接,扶手(2-1)的顶端与椅背板(2-28)固定连接,扶手(2-1)的低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左端与上墙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右端与折叠床板(2-3)的左端铰链连接,折叠床(2-3)的右端设置有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穿过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与曲杆二(2-8)的右端固定连接,曲杆二(2-8)的右端与折叠床板(2-3)的右端接触连接,曲杆二(2-8)与曲杆三(2-9)的一端轴连接,曲杆三(2-9)的另一端与折叠床板(2-3)的左端轴连接,曲杆二(2-8)的左端与曲杆一(2-6)的右端轴连接,曲杆一(2-6)与支撑轴一(2-14)键连接,支撑轴一(2-14)与座椅板(2-2)的左端轴承连接,支撑轴一(2-14)与齿轮一(2-12)键连接,支撑轴一(2-14)的左端与摇杆(2-7)键连接,齿轮一(2-12)与齿轮二(2-13)相啮合,齿轮二(2-13)与支撑轴二(2-15)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二(2-15)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一(2-16)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一(2-16)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二(2-15)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2-17)键连接,锥齿轮一(2-17)的与锥齿轮二(2-18)的一端相啮合,锥齿轮二(2-18)与支撑轴四(2-26)的一端轴承连接,支撑轴四(2-26)的另一端与固定套支撑杆二(2-19)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二(2-19)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二(2-18)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一(2-21)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一(2-21)与支撑轴三(2-20)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三(2-20)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三(2-22)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三(2-22)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三(2-20)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二(2-23)键连接,加速锥齿轮二(2-23)与加速锥齿轮三(2-24)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三(2-24)与支撑轴五(2-27)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五(2-27)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四(2-25)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四(2-25)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左端设置有弹簧挂钩(2-4),折叠床板(2-3)的右端设置有挂钮(2-5),弹簧挂钩(2-4)与挂钮(2-5)接触连接;/n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包括升降床板(3-1)、定位导向T型杆(3-2)、曲杆四(3-3)、曲杆五(3-4)、螺纹套一(3-5)、螺纹套二(3-6)、双向螺纹杆(3-7)、齿轮三(3-8)、链条(3-9)、固定连接杆(3-10)、齿轮四(3-11),升降床板(3-1)的左端与定位导向T型杆(3-2)间隙连接,定位导向T型杆(3-2)的底端与扶手(2-1)的顶端固定连接,曲杆四(3-3)的一端与升降床板(3-1)的中间轴连接,曲杆五(3-4)的一端与升降床板(3-1)的中间轴连接,曲杆四(3-3)与曲杆五(3-4)接触连接,曲杆五(3-4)的另一端与螺纹套二(3-6)轴连接,螺纹套二(3-6)与双向螺纹杆(3-7)的左端螺纹连接,双向螺纹杆(3-7)的右端与螺纹套一(3-5)螺纹连接,螺纹套一(3-5)与曲杆四(3-3)轴连接,双向螺纹杆(3-7)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杆(3-10)的两端轴承连接,固定连接杆(3-10)的左端与上墙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双向螺纹杆(3-7)的左端与齿轮三(3-8)键连接,齿轮三(3-8)与链条(3-9)的一端相啮合,链条(3-9)的另一端与齿轮四(3-11)相啮合,齿轮四(3-11)与支撑轴五(2-27)的另一端键连接;/n上墙架(1)的底端与底层折叠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卧床装置,包括上墙架(1)、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其特征在于:底层折叠应急卧床座椅两用机构(2)包括扶手(2-1)、座椅板(2-2)、折叠床板(2-3)、弹簧挂钩(2-4)、挂钮(2-5)、曲杆一(2-6)、摇杆(2-7)、曲杆二(2-8)、曲杆三(2-9)、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齿轮一(2-12)、齿轮二(2-13)、支撑轴一(2-14)、支撑轴二(2-15)、固定套支撑杆一(2-16)、锥齿轮一(2-17)、锥齿轮二(2-18)、固定套支撑杆二(2-19)、支撑轴三(2-20)、加速锥齿轮一(2-21)、固定套支撑杆三(2-22)、加速锥齿轮二(2-23)、加速锥齿轮三(2-24)、固定套支撑杆四(2-25)、支撑轴四(2-26)、支撑轴五(2-27)、椅背板(2-28),椅背板(2-28)的顶端与上墙架(1)固定连接,椅背板(2-28)的底端与座椅板(2-2)固定连接,扶手(2-1)的顶端与椅背板(2-28)固定连接,扶手(2-1)的低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左端与上墙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右端与折叠床板(2-3)的左端铰链连接,折叠床(2-3)的右端设置有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穿过弧形通孔(2-10),T型杆(2-11)与曲杆二(2-8)的右端固定连接,曲杆二(2-8)的右端与折叠床板(2-3)的右端接触连接,曲杆二(2-8)与曲杆三(2-9)的一端轴连接,曲杆三(2-9)的另一端与折叠床板(2-3)的左端轴连接,曲杆二(2-8)的左端与曲杆一(2-6)的右端轴连接,曲杆一(2-6)与支撑轴一(2-14)键连接,支撑轴一(2-14)与座椅板(2-2)的左端轴承连接,支撑轴一(2-14)与齿轮一(2-12)键连接,支撑轴一(2-14)的左端与摇杆(2-7)键连接,齿轮一(2-12)与齿轮二(2-13)相啮合,齿轮二(2-13)与支撑轴二(2-15)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二(2-15)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一(2-16)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一(2-16)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二(2-15)的另一端与锥齿轮一(2-17)键连接,锥齿轮一(2-17)的与锥齿轮二(2-18)的一端相啮合,锥齿轮二(2-18)与支撑轴四(2-26)的一端轴承连接,支撑轴四(2-26)的另一端与固定套支撑杆二(2-19)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二(2-19)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锥齿轮二(2-18)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一(2-21)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一(2-21)与支撑轴三(2-20)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三(2-20)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三(2-22)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三(2-22)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轴三(2-20)的另一端与加速锥齿轮二(2-23)键连接,加速锥齿轮二(2-23)与加速锥齿轮三(2-24)相啮合,加速锥齿轮三(2-24)与支撑轴五(2-27)的一端键连接,支撑轴五(2-27)的中间与固定套支撑杆四(2-25)的顶端轴承连接,固定套支撑杆四(2-25)的底端与座椅板(2-2)的顶端固定连接,座椅板(2-2)的左端设置有弹簧挂钩(2-4),折叠床板(2-3)的右端设置有挂钮(2-5),弹簧挂钩(2-4)与挂钮(2-5)接触连接;
上层升降应急卧床机构(3)包括升降床板(3-1)、定位导向T型杆(3-2)、曲杆四(3-3)、曲杆五(3-4)、螺纹套一(3-5)、螺纹套二(3-6)、双向螺纹杆(3-7)、齿轮三(3-8)、链条(3-9)、固定连接杆(3-10)、齿轮四(3-11),升降床板(3-1)的左端与定位导向T型杆(3-2)间隙连接,定位导向T型杆(3-2)的底端与扶手(2-1)的顶端固定连接,曲杆四(3-3)的一端与升降床板(3-1)的中间轴连接,曲杆五(3-4)的一端与升降床板(3-1)的中间轴连接,曲杆四(3-3)与曲杆五(3-4)接触连接,曲杆五(3-4)的另一端与螺纹套二(3-6)轴连接,螺纹套二(3-6)与双向螺纹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红李霜高占群李双佳李英霞李艳美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