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44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泥鳅对微生物制剂的利用率,同时节省了动物蛋白消耗,最大幅度的利用了植物蛋白,保证了养殖过程的生态环保,运用生物学的方法,通过饲料的改良改善泥鳅体内微生物菌群及数量,提高泥鳅的摄食率和自身免疫力,同时通过水体中投放小球藻,改善泥鳅体外水体环境并提供丰富蛋白营养从而提高泥鳅的存活率和肌肉品质,最终提高泥鳅养殖的经济价值。

A method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loach with mixed bacteria and alg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市区,独具5对须,能用皮肤、肠道辅助呼吸,有钻泥习性,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富含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有暖中益气之功效,被誉为“水中人参”,是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泥鳅市场上对泥鳅一直供不应求,但国内目前虽有大量泥鳅养殖,却由于养殖模式等原因,不仅泥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泥鳅品质也参差不齐,急需对其养殖模式进行改善。微生态制剂能够调理微生态菌群失调,保持微生态系统平衡,对宿主有益,活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是重要的促生长物质。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类。在养殖行业中一般用的是益生菌,为活菌制剂。常用于添加到饲料中菌群有芽孢杆菌类,酵母菌类,乳酸菌、光合细菌、EM菌、硝化细菌、反消化细菌以及霉菌类等。活菌制剂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生物的活率,改善养殖环境和养殖生物的肉质。制剂中活菌群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活菌制剂泼洒至水体中能够在养殖水体中快速占据优势并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饵、动植物残体、化学药物等,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有效地改善了水质,使水体呈现“肥、活、嫩、爽”的平衡状态。微生态制剂有无污染,无耐药性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微生态制剂虽研究较多但应用面较窄,因为微生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种群数量变化波动较大,而且实践中养殖水体中需要量大,操作不可行。而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通常需要提供蛋白以提高泥鳅的存活率和肌肉品质,但是人们一般采用的是动物蛋白,成本高,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泥鳅对微生物制剂的利用率,同时节省了动物蛋白消耗,最大幅度的利用了植物蛋白,保证了养殖过程的生态环保,从而运用生物学的方法,通过饲料的改良从而改善泥鳅体内微生物菌群及数量,提高泥鳅的摄食率和自身免疫力,同时通过水体中投放小球藻,改善泥鳅体外水体环境并提供丰富蛋白营养从而提高泥鳅的存活率和肌肉品质,最终提高泥鳅养殖的经济价值。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养小球藻至泥鳅的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达到0.2~0.6×106个/mL;步骤二、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按照1:1混合,得到菌体总浓度为3.8~4.2×106CFU/ml的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喷洒到泥鳅的基础饲料上,得到微生物制剂浓度为0.8~1.2×106CFU/g的特制饲料;自然风干后,分袋抽真空保存备用;其中混合菌液与基础饲料的体积质量比为0.2-0.3L/kg。步骤三、将泥鳅鱼苗放养到步骤一的养殖水体中,并给泥鳅投喂添加有微生物制剂的饲料混合喂养。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包括如下步骤:1.1)制备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1.2)每20毫升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中加1ml小球藻保种液,同时每毫升培养液中加入62ug抗生素(其中链霉素32ug/ml,头孢霉素30ug/ml),25℃恒温振荡培养,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间隔培养三天,然后按照与养殖水体的体积比1:1000投入养殖水体中培养至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达到0.2~0.6×106个/mL。进一步的改进,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015g/mLNaNO3溶液100mL,0.004g/mLK2HPO4溶液10mL,0.0075g/mLMgSO4·7H2O溶液10mL,0.002g/mLNa2CO3溶液10mL,0.0006g/mL柠檬酸溶液10mL,0.0004g/mL柠檬酸铁溶液10mL,0.00169g/mLCaCl2溶液10mL,0.0005g/mLEDTA溶液2mL,A5混合液2mL,混合后定容至1L得到培养基;其中A5混合液包括FeCl2·6H2O+CuSO4·5H2O+H3BO3溶液1mL(各成分每100ml含量分别为FeCl2·6H2O:75mg,CuSO4·5H2O:80mg,H3BO3286mg)和ZnSO4·7H2O+Na2MoO4·2H2O+CoCl2·6H2O+MnCl2·6H2O溶液1mL(各成分每100ml含量分别为ZnSO4·7H2O:22mg,Na2MoO4·2H2O:39mg,CoCl2·6H2O:4mg,MnCl2·6H2O:181mg)。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二包括如下步骤:2.1)分别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并灭菌;首先活化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菌种,将固体培养基倒在培养皿中,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皿中。待培养皿中长出菌落,用接种环将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37℃培养。2.2)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制备:采用菌落数计数法分别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浓度,计算得到两种菌1:1混合得到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按浓度为0.8~1.2×106CFU/g均匀喷洒在基础饲料上,自然风干完全干燥后,分袋真空保存备用。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泥鳅的基础饲料包括所述泥鳅的基础饲料包括粗蛋白36.0重量份、粗脂肪3.0重量份、赖氨酸1.9重量份、粗纤维6.0重量份、水分10.0重量份、灰分15.0重量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1)小球藻的培养:首先制备改良BG11液体培养基并灭菌,每个锥形瓶中加入20mL培养基和1mL的藻种液并按每升培养液中62ug浓度加入抗生素(其中链霉素32ug/ml,头孢霉素30ug/ml),然后25℃恒温振荡培养,12h光照,12h黑暗。3d左右待液体培养至明显绿色时即可投放到养殖水体中,20L的养殖水体中在充分日照下约7d左右可达到0.2×106个/mL,此时,该水体可投放泥鳅。(2)芽孢杆菌的培养:分别制备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并灭菌。首先活化菌种,将固体培养基倒在培养皿中,用平板划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皿中。待培养皿中长出菌落,用接种环将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37℃培养(3)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制备:采用菌落数计数法分别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浓度,计算得到两种菌1:1混合的菌液,浓度要适宜,将混合菌液按浓度为0.8~1.2×106CFU/g均匀喷洒在基础饲料上,自然风干,如果浓度较低,可分批干燥,完全干燥后,分袋真空保存备用。(4)泥鳅的喂养:当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为0.2×106个/mL时,投放泥鳅,同时投喂加菌的微生态制剂饲料,每7d检测一次水质,每20d检测生长率,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等,并与常规喂养方式、单独加菌喂养进行了系统比较,测定指标及方法如下:水质指标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培养小球藻至泥鳅的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达到0.2~0.6×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养小球藻至泥鳅的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达到0.2~0.6×106个/mL;
步骤二、将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按照1:1混合,得到菌体总浓度约为4.8~5.2×106CFU/ml的混合菌液,将混合菌液喷洒到泥鳅的基础饲料上,得到微生物制剂浓度为0.8~1.2×106CFU/g的特制饲料;自然风干后,分袋抽真空保存备用;其中混合菌液与基础饲料的体积质量比为0.2-0.3L/kg。
步骤三、将泥鳅鱼苗放养到步骤一的养殖水体中,并给泥鳅投喂添加有微生物制剂的饲料混合喂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如下步骤:
1.1)制备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
1.2)每20毫升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中加1ml小球藻保种液,同时每毫升培养液中加入62ug抗生素(其中链霉素32ug/ml,头孢霉素30ug/ml),25℃恒温振荡培养,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间隔培养三天,然后按照与养殖水体的体积比1:1000投入养殖水体中培养至养殖水体中小球藻浓度达到0.2~0.6×106个/m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藻混合生态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良的BG11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015g/mLNaNO3溶液100mL,0.004g/mL
K2HPO4溶液10mL,0.0075g/mLMgSO4·7H2O溶液10mL,0.002g/mLNa2CO3溶液10mL,0.0006g/mL柠檬酸溶液10mL,0.0004g/mL柠檬酸铁溶液10mL,
0.00169g/mLCaCl2溶液10mL,0.0005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娟张久云李昌灵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