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4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1)选地与作畦,选择近三年未种过秋葵和果菜类、保水保肥、土层深厚的田块作种植地,(2)繁殖,(3)田间管理,(4)采收,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栽培黄秋葵,商品性好,产量高,亩产一般在300‑4000kg。

Cultivation methods of Ok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秋葵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黄秋葵是特种新奇型保健蔬菜,黄秋葵嫩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和磷、铁、钙、钾、锌、锰等矿物质元素及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每100克嫩果中含有蛋白质2.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7克、粗纤维3.9克、维生素B1,0.2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维生素C44毫克、维生素E1.03毫克、钾95毫祝钙45毫克、磷65毫克、镁29毫克,黄秋葵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具有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和强肾补虚的作用。目前黄秋葵栽培己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栽培方法存在某些不足,致传产量普遍不高,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较规范的黄秋葵高产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包括土地选择和作畦、繁殖、田间管理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1)选地与作畦,选择近三年未种过秋葵和果菜类、保水保肥、土层深厚的田块作种植地,春播前每亩施3000-4000kg有机肥、再施20kg磷酸二铵,翻耕后制成1-1.2米小高畦,畦面耙细整平;2、繁殖,四月中旬在离小高畦两侧边缘8-10cm处按穴距40cm挖穴,穴深5cm进行播种,播种前用55度温水浸种,边搅拌边浸泡30分钟,待水温降至30-36度时继续浸种24小时,用于搓洗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种子控水,用纱布包好放在25-35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日冲洗一次,4-5天出芽即可播种,穴播时每穴播3-4粒种子,播后覆土2cm,稍镇压,幼苗出土后于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间苗,长至2-3片真叶时定苗,即保留1株健壮幼苗;3、田间管理,A、中耕除草及培土,幼苗期应中耕除草两次以上,第一朵花开前应加强中耕和培土,每次追水、浇水后应进行中耕培土,防止雨季到伏;B、追肥,当苗高30-40cm时结合中耕除草,施土杂肥和复合肥或追施一次稀粪水,每亩施500kg或尿素4-6kg,以后亩隔10-16天重施一次追肥;C、浇水,黄秋葵发芽期土壤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开花结果期,每周应浇一次透水,雨季注意排水;D、整枝和摘叶,如果侧枝过多时应进行整枝,黄秋葵生育中后期应进行摘叶促进坐果,在收获嫩果时保留果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所有叶片;当主枝长到60cm时,需摘心;E、苗期要防立枯病,用2000倍敌克松液消毒土壤成灌根,防黑茎病用500倍多菌灵液灌根,防黑斑病用百菌清、代森锌600倍液喷雾,开花结果期用菊酯类药防洽蚜虫、蚂蚁、根线虫病;4、采收,黄秋葵自播种到采收在60天左右,食用黄秋葵一般果荚长到10cm时即可釆摘,收获时最好在早晨用剪子剪断果梗部。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栽培黄秋葵,商品性好,产量高,亩产一般在300-4000kg。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包括土地选择和作畦、繁殖、田间管理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选地与作畦,选择近三年未种过秋葵和果菜类、保水保肥、土层深厚的田块作种植地,春播前每亩施3000-4000kg有机肥、再施20kg磷酸二铵,翻耕后制成1-1.2米小高畦,畦面耙细整平;2、繁殖,一般在四月中旬在离小高畦两侧边缘8-10cm处按穴距40cm挖穴,穴深5cm进行播种,播种前用55度温水浸种,边搅拌边浸泡30分钟,待水温降至30-36度时继续浸种24小时,用于搓洗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种子控水,用纱布包好放在25-35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日冲洗一次,4-5天出芽即可播种,穴播时每穴播3-4粒种子,播后覆土2cm,稍镇压,幼苗出土后于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间苗,长至2-3片真叶时定苗,即保留1株健壮幼苗;3、田间管理,A、中耕除草及培土,幼苗期应中耕除草两次以上,以提高地温,促苗生长,第一朵花开前应加强中耕和培土,每次追水、浇水后应进行中耕培土,防止雨季到伏;7-8月进入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快,应及时拔草;B、追肥,当苗高30-40cm时结合中耕除草,施土杂肥和复合肥或追施一次稀粪水,每亩施500kg或尿素4-6kg,以后亩隔10-16天重施一次追肥;C、浇水,黄秋葵发芽期土壤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开花结果期,天气炎热,每周应浇一次透水,雨季注意排水;D、整枝和摘叶,如果侧枝过多时应进行整枝,黄秋葵生育中后期应进行摘叶促进坐果,在收获嫩果时保留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所有叶片;当主枝长到60cm时,需摘心,促进侧技结果;E、苗期要防立枯病,用2000倍敌克松液消毒土壤成灌根,防黑茎病用500倍多菌灵液灌根,防黑斑病用百菌清、代森锌600倍液喷雾,开花结果期用菊酯类药防洽蚜虫、蚂蚁、根线虫病;4、采收,黄秋葵自播种到采收在60天左右,食用黄秋葵一般果荚长到10cm时即可釆摘,过晚则变老,收获时最好在早晨用剪子剪断果梗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包括土地选择和作畦、繁殖、田间管理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n(1)选地与作畦,选择近三年未种过秋葵和果菜类、保水保肥、土层深厚的田块作种植地,春播前每亩施3000-4000kg有机肥、再施20kg磷酸二铵,翻耕后制成1-1.2米小高畦,畦面耙细整平;/n(2)繁殖,四月中旬在离小高畦两侧边缘8-10cm处按穴距40cm挖穴,穴深5cm进行播种,播种前用55度温水浸种,边搅拌边浸泡30分钟,待水温降至30-36度时继续浸种24小时,用于搓洗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种子控水,用纱布包好放在25-35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日冲洗一次,4-5天出芽即可播种,穴播时每穴播3-4粒种子,播后覆土2cm,稍镇压,幼苗出土后于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间苗,长至2-3片真叶时定苗,即保留1株健壮幼苗;/n(3)田间管理,A、中耕除草及培土,幼苗期应中耕除草两次以上,第一朵花开前应加强中耕和培土,每次追水、浇水后应进行中耕培土,防止雨季到伏; B、追肥,当苗高30-40cm时结合中耕除草,施土杂肥和复合肥或追施一次稀粪水,每亩施500kg或尿素4-6kg,以后亩隔10-16天重施一次追肥;C、浇水,黄秋葵发芽期土壤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开花结果期,每周应浇一次透水,雨季注意排水;D、整枝和摘叶,如果侧枝过多时应进行整枝,黄秋葵生育中后期应进行摘叶促进坐果,在收获嫩果时保留果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所有叶片;当主枝长到60cm时,需摘心;E、苗期要防立枯病,用2000倍敌克松液消毒土壤成灌根,防黑茎病用500倍多菌灵液灌根,防黑斑病用百菌清、代森锌600倍液喷雾,开花结果期用菊酯类药防洽蚜虫、蚂蚁、根线虫病;/n(4)采收,黄秋葵自播种到采收在60天左右,食用黄秋葵一般果荚长到10cm时即可釆摘,收获时最好在早晨用剪子剪断果梗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秋葵栽培方法,包括土地选择和作畦、繁殖、田间管理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
(1)选地与作畦,选择近三年未种过秋葵和果菜类、保水保肥、土层深厚的田块作种植地,春播前每亩施3000-4000kg有机肥、再施20kg磷酸二铵,翻耕后制成1-1.2米小高畦,畦面耙细整平;
(2)繁殖,四月中旬在离小高畦两侧边缘8-10cm处按穴距40cm挖穴,穴深5cm进行播种,播种前用55度温水浸种,边搅拌边浸泡30分钟,待水温降至30-36度时继续浸种24小时,用于搓洗种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种子控水,用纱布包好放在25-35度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日冲洗一次,4-5天出芽即可播种,穴播时每穴播3-4粒种子,播后覆土2cm,稍镇压,幼苗出土后于子叶期和第一真叶期间苗,长至2-3片真叶时定苗,即保留1株健壮幼苗;
(3)田间管理,A、中耕除草及培土,幼苗期应中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吉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