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38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包括机箱、输出盘、中转轴和输入轴,所述机箱在端面上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沿水平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水平深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机箱内均与所述水平深孔连通,所述输出盘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输入轴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中转轴安装在所述水平深孔内,所述输出盘和输入轴平行设置,所述中转轴分别与所述输出盘和输入轴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有效缩减了减速机的体积,同时利用两级变速传递动力,滚子数量减少,降低了蜗杆磨损几率,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再加上蜗杆功能分配各有侧重,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使减速机的背隙精度保持性得到成倍的增加。

A roller worm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
技术介绍
涡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适用于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行业,重点应用于高精度机器人的机械臂、高精度机床的转台、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线的减速机和分度盘。滚子蜗杆减速机其实就是利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将蜗轮的蜗型齿用随行器来替代掉,减速比就是蜗杆齿数(俗称头数)与转盘上随行器的数量比,其主要传动结构为:一个输入轴组件,一个中转轴组件与输入盘组件并联,一个输出盘组件,外加一个机箱组成。输入轴组件受力后,通过中转轴组件与输入盘并联件传递给输出盘组件,带动输出盘组件旋转。但是现有的滚子蜗杆减速器存在许多缺陷:(1)、体积过于庞大:若减速比为1:50,蜗杆齿数为1的话,就要50个随行器绕圆均布,体积相当巨大,由于其体型笨重,所以没法在移动型装备上使用,尤其是小车和机械臂;(2)、蜗杆使用寿命短:减速机每转一圈蜗杆齿都要与转盘上的每一个随行滚子滚动摩擦一次,如果减速比为1:100的话,每转一圈,蜗杆与随行滚子摩擦机会就为100次,所以蜗杆极易损毁;(3)、蜗杆背隙精度保持时间短:由于蜗杆与随行滚子接触机会多,容易磨损,导致减速机的背隙精度会不断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滚子蜗杆减速机体积过大、蜗杆使用寿命短、蜗杆轴背隙精度保持时间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包括机箱、输出盘、中转轴和输入轴,所述机箱在端面上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沿水平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水平深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机箱内均与所述水平深孔连通,所述输出盘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输入轴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中转轴安装在所述水平深孔内,所述输出盘和输入轴平行设置,所述中转轴分别与所述输出盘和输入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输出盘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A和轴承B与机箱内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盘中间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A,所述滚子轴承A与所述中转轴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中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和轴承D与机箱内壁相连接,所述中转轴的一端在水平深孔内同轴连接有输入盘,所述输入盘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B,所述滚子轴承B与所述输入轴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E和轴承F与机箱内壁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输出盘和输入盘的外圆周侧均等间距地开设有螺纹销孔,所述滚子轴承A和滚子轴承B均通过紧固螺钉安装于螺纹销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和小端盖。优选地,所述上端盖与轴承A之间套设有第一油封,所述下端盖与轴承B之间套设有第二油封,所述连接座与轴承E之间套设有第三油封。优选地,所述水平深孔远离输入盘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前端盖,其靠近输入盘的一端填塞有密封罩,所述中转轴在水平深孔内远离前端盖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中盖板。优选地,所述输入盘通过中心螺钉与中转轴连接,并通过圆柱销与所述中转轴锁紧定位。优选地,所述机箱的外侧分别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内均塞有堵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按照不同减速比的对应规格比较平均体积缩小至少4—5倍,将被广泛应用在移动型装备上,尤其在机器人、小车和机械臂机床动力头和转台上将会被广泛应用;同时利用两级变速传递动力,在选材和制造工艺上各有侧重,一级轻载,侧重于速度,二级重载,侧重于负载,同时滚子数量减少,降低了蜗杆磨损几率,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由于随行滚子数量减少,蜗杆与随行滚子接触机会少了,磨损几率降低,再加上蜗杆功能分配各有侧重,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使减速机的背隙精度保持性得到成倍的增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机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输出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输出盘在机箱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中转轴和输入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中转走和输入盘在机箱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输入轴在机箱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位本技术装配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机箱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水平深孔13、堵头14、输出盘20、轴承A21、轴承B22、滚子轴承A23、上端盖24、下端盖25、第一油封26、第二油封27、中转轴30、轴承C31、轴承D32、前端盖33、中盖板34、密封罩35、输入盘40、滚子轴承B41、中心螺钉42、圆柱销43、输入轴50、轴承E51、轴承F52、连接座53、小端盖54、第三油封5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2、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包括机箱10、输出盘20、中转轴30和输入轴50,机箱10在端面上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并沿水平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水平深孔13,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机箱10内均与水平深孔13连通,输出盘20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输入轴50安装在第二通孔12内,中转轴30安装在水平深孔13内,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平行设置,中转轴30分别与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相互垂直设置;如图3—8所示,输出盘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A21和轴承B2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输出盘20中间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A23,滚子轴承A23与中转轴30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中转轴3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31和轴承D3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0)、输出盘(20)、中转轴(30)和输入轴(50),所述机箱(10)在端面上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并沿水平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水平深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机箱(10)内均与所述水平深孔(13)连通,所述输出盘(20)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所述输入轴(50)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12)内,所述中转轴(30)安装在所述水平深孔(13)内,所述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平行设置,所述中转轴(30)分别与所述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相互垂直设置;/n所述输出盘(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A(21)和轴承B(2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盘(20)中间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A(23),所述滚子轴承A(23)与所述中转轴(30)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中转轴(3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31)和轴承D(3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所述中转轴(30)的一端在水平深孔(13)内同轴连接有输入盘(40),所述输入盘(40)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B(41),所述滚子轴承B(41)与所述输入轴(50)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输入轴(5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E(51)和轴承F(5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0)、输出盘(20)、中转轴(30)和输入轴(50),所述机箱(10)在端面上垂直开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并沿水平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水平深孔(13),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在机箱(10)内均与所述水平深孔(13)连通,所述输出盘(20)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1)内,所述输入轴(50)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12)内,所述中转轴(30)安装在所述水平深孔(13)内,所述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平行设置,所述中转轴(30)分别与所述输出盘(20)和输入轴(50)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输出盘(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A(21)和轴承B(2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所述输出盘(20)中间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A(23),所述滚子轴承A(23)与所述中转轴(30)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中转轴(3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C(31)和轴承D(3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所述中转轴(30)的一端在水平深孔(13)内同轴连接有输入盘(40),所述输入盘(40)的外圆周侧均匀连接有滚子轴承B(41),所述滚子轴承B(41)与所述输入轴(50)上的蜗杆滚道相互啮合,所述输入轴(50)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E(51)和轴承F(52)与机箱(10)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子蜗杆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盘(20)和输入盘(40)的外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