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05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其公开了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包括安装在井道内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连接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曳引绳绕过第一导向轮连接有轿厢,所述曳引绳绕过第二导向轮连接有对重,所述曳引机安装在井道的上方,所述轿厢连接有两列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杆,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连接有轿厢行走导轨,所述轿厢行走导轨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所述对重连接有两排第二减震弹簧杆,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杆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连接有对重行走导轨,所述对重行走导轨安装在井道的侧壁上。

A kind of elevator in hoistway of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
本技术属于升降机
,具体涉及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
技术介绍
施工升降机又称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或钢丝绳提升方式,使轿厢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用以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及物料的建筑机械,它交之其它提升机构稳定、安全可靠,不用另设机房或井道,并且具有拆装方便、搬运灵活性强等优点,应用广泛,尤其在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中,起到明显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井道大小不一,只能使用相应尺寸的轿厢,并且在制备井道的时候会出现偏差,导致上下的垂直效果不好,因此导致轿厢和对重容易卡在轨道上,导致升降机损坏,并且曳引机是下置式的,导致安装的时候相对占空间,耗费曳引绳,坏曳引无法得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包括安装在井道内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连接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曳引绳绕过第一导向轮连接有轿厢,所述曳引绳绕过第二导向轮连接有对重,所述曳引机安装在井道的上方,所述轿厢连接有两列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杆,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连接有轿厢行走导轨,所述轿厢行走导轨安装在井道的内壁上,所述对重连接有两排第二减震弹簧杆,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杆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连接有对重行走导轨,所述对重行走导轨安装在井道的侧壁上。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曳引机安装在井道的上方;这样的安装方式相对应将曳引机安装在井道的下方时,能够更省空间,并且又可以节省曳引绳的长度,还可防止人为破坏曳引机;通过伸缩杆的设计,可以使得,当轿厢的尺寸小于井道的尺寸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固定轿厢,从而可以使得轿厢能够匹配多种规格或者是有在制备中出现尺寸偏差情况下的井道,通过第一减震弹簧杆的设计,可以使得在井道内壁有倾斜或者不平的情况下,对重能够垂直运动,且不易被卡住;通过第二减震弹簧杆的设计,可以使得在井道内壁有倾斜或者不平的情况下,轿厢能够垂直运动,且不易被卡住。进一步限定,所述伸缩杆包括与轿厢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有与第一减震弹簧杆相连接有的螺纹杆,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在安装升降机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节伸缩杆,从而使得安装效果更佳。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和第二减震弹簧杆的结构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减震弹簧杆和第二减震弹簧杆可以替换使用,从而可以节约成本。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包括内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内伸缩杆外,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减震弹簧杆在上下移动的时候,能够防止第一减震弹簧杆纵向弯曲。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实施例中伸缩杆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实施例第二减震弹簧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井道1、曳引机2、曳引绳21、第一导向轮22、第二导向轮23、轿厢3、伸缩杆31、连接板311、滚动轴承312、螺纹套313、螺纹杆314、第一减震弹簧杆32、内伸缩杆321、弹簧322、第一滑轮33、轿厢行走导轨34、对重4、第二减震弹簧杆41、第二滚轮42、对重行走导轨4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包括安装在井道1内的曳引机2,曳引机2连接有曳引绳21,曳引绳21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23,曳引绳21绕过第一导向轮22连接有轿厢3,曳引绳21绕过第二导向轮23连接有对重4,曳引机2安装在井道1的上方,轿厢3连接有两列伸缩杆31,伸缩杆31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杆32,第一减震弹簧杆32连接有第一滑轮33,第一滑轮33连接有轿厢行走导轨34,轿厢行走导轨34安装在井道1的内壁上,对重4连接有两排第二减震弹簧杆41,第二减震弹簧杆41连接有第二滚轮42,第二滚轮42连接有对重行走导轨43,对重行走导轨43安装在井道1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曳引机2安装在井道1的上方;这样的安装方式相对应将曳引机2安装在井道1的下方时,能够更省空间,并且又可以节省曳引绳21的长度,还可防止人为破坏曳引机2;通过伸缩杆31的设计,可以使得,当轿厢3的尺寸小于井道1的尺寸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31的长度固定轿厢3,从而可以使得轿厢3能够匹配多种规格或者是有在制备中出现尺寸偏差情况下的井道1,通过第一减震弹簧杆32的设计,可以使得在井道1内壁有倾斜或者不平的情况下,对重4能够垂直运动,且不易被卡住;通过第二减震弹簧杆41的设计,可以使得在井道1内壁有倾斜或者不平的情况下,轿厢3能够垂直运动,且不易被卡住。优选伸缩杆31包括与轿厢3连接的连接板311,连接板311连接有滚动轴承312,滚动轴承312连接有螺纹套313,螺纹套313螺纹连接有与第一减震弹簧杆32相连接有的螺纹杆314,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在安装升降机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节伸缩杆31,从而使得安装效果更佳。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伸缩杆31的结构。优选第一减震弹簧杆32和第二减震弹簧杆41的结构相同,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减震弹簧杆32和第二减震弹簧杆41可以替换使用,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各自考虑第一减震弹簧杆32和第二减震弹簧杆41的结构。优选第一减震弹簧杆32包括内伸缩杆321和弹簧322,弹簧322设置在内伸缩杆321外,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第一减震弹簧杆32在上下移动的时候,能够防止第一减震弹簧杆32纵向弯曲。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减震弹簧杆32的结构。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包括安装在井道(1)内的曳引机(2),所述曳引机(2)连接有曳引绳(21),所述曳引绳(21)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23),所述曳引绳(21)绕过第一导向轮(22)连接有轿厢(3),所述曳引绳(21)绕过第二导向轮(23)连接有对重(4),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2)安装在井道(1)的上方,所述轿厢(3)连接有两列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杆(32),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32)连接有第一滑轮(33),所述第一滑轮(33)连接有轿厢行走导轨(34),所述轿厢行走导轨(34)安装在井道(1)的内壁上,所述对重(4)连接有两排第二减震弹簧杆(41),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杆(41)连接有第二滚轮(42),所述第二滚轮(42)连接有对重行走导轨(43),所述对重行走导轨(43)安装在井道(1)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置式曳引机井道内升降机,包括安装在井道(1)内的曳引机(2),所述曳引机(2)连接有曳引绳(21),所述曳引绳(21)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23),所述曳引绳(21)绕过第一导向轮(22)连接有轿厢(3),所述曳引绳(21)绕过第二导向轮(23)连接有对重(4),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2)安装在井道(1)的上方,所述轿厢(3)连接有两列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杆(32),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32)连接有第一滑轮(33),所述第一滑轮(33)连接有轿厢行走导轨(34),所述轿厢行走导轨(34)安装在井道(1)的内壁上,所述对重(4)连接有两排第二减震弹簧杆(41),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杆(41)连接有第二滚轮(42),所述第二滚轮(42)连接有对重行走导轨(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达梅娥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中南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