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79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机械式锁止机构;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摆臂、锁钩总成、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采用三点铰接,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上端、摆臂外侧端和锁钩总成下端在第一铰接点I处铰接;摆臂的内侧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端在第二铰接点II处铰接;弹簧减震器总成下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外侧下部在第三铰接点III处铰接;上述第一铰接点I处、第二铰接点II处、第三铰接点III处分别设置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锁钩总成与其上方设置的机械式锁止机构相适配。实现了低成本、高舒适性的驾驶室悬置方案。

Floating cab rear mount system of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载货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载货汽车领域,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在应用时多采用与液压锁止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有少数厂家在在匹配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时,也有采用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与机械式锁止机构搭配的方式,但结构合理性、可靠性、舒适性及成本上均存在较多问题。现有载货汽车的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可分为3类,第1类:驾驶室后悬置采用不浮式后悬置与机械锁止机构配合的系统,即驾驶室后悬置减震元件为橡胶软垫结构,悬置浮动行程小,舒适性差。第2类:驾驶室后悬置采用浮动式后悬置与液压锁止机构配合的悬置系统,成本和重量均偏高。第3类:驾驶室后悬置采用浮动式后悬置与机械锁止机构配合的悬置系统,现有的这一类后悬置系统应用较少,且在结构合理性、可靠性、舒适性及成本上均存在较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实现低成本、高舒适性的驾驶室悬置方案。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机械式锁止机构;两个机械式锁止机构间隔一个距离安装在驾驶室地板横梁的左右两端部;每个机械式锁止机构下各连接一个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摆臂、锁钩总成、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采用三点铰接,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上端、摆臂外侧端和锁钩总成下端在第一铰接点I处铰接;摆臂的内侧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上端在第二铰接点II处铰接;弹簧减震器总成下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外侧下部在第三铰接点III处铰接;上述第一铰接点I处、第二铰接点II处、第三铰接点III处分别设置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三软垫;锁钩总成与其上方设置的机械式锁止机构相适配。更优地,弹簧减震器总成外倾布置,摆臂在初始位置轻微上倾布置,摆臂在运动到最低位置时轻微下倾。进一步地,摆臂的初始位置上倾角度为2度~8度,摆臂运动最高位置上倾角度为4度~15度;摆臂运动最低位置下倾角度为2度~8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三点铰接,结构合理、优异,运动流畅。2)铰接处采用软垫连接,允许驾驶室轻微的左右、前后运动,但又能限制其运动量,避免左右、前后晃动过大造成舒适性下降。3)弹簧减震器总成外倾布置,这种布置特点可以确保整套系统运动稳定性。摆臂在初始位置时轻微上倾布置,摆臂运动到最低位置时轻微下倾,这种布置特点可以保证摆臂在确保驾驶室上下运动行程较大的前提下,左右运动行程较小,将后悬置系统对驾驶室的拉扯力降低至可以忽略,保证驾驶室的安全和寿命。4)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与机械式锁止机构配合,可以在不变更锁止机构的前提下直接将不浮式后悬置改装、改制成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互换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三点铰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机械式锁止机构2;两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间隔一个距离安装在驾驶室地板横梁3的左右两端部;每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下各连接一个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如图2所示,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101、摆臂102、锁钩总成103、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采用三点铰接,即: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上端、摆臂102外侧端和锁钩总成103下端在第一铰接点I处铰接;摆臂102的内侧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上端在第二铰接点II处铰接;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下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外侧下部在第三铰接点III处铰接;上述第一铰接点I处、第二铰接点II处、第三铰接点III处分别设置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锁钩总成103与其上方设置的机械式锁止机构2相适配;弹簧减震器总成101外倾布置,摆臂102在初始位置轻微上倾布置,摆臂102的初始位置上倾角度为2度~8度,摆臂102运动到最高位置(即驾驶室向上跳动到极限位置时)上倾角度为4度~15度;摆臂102在运动到最低位置(即驾驶室向下跳动到极限位置时)时轻微下倾,摆臂102运动最低位置下倾角度为2度~8度;整个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共三个铰接点,全部由软垫连接,这种摆臂加软垫的连接结构允许驾驶室轻微的左右、前后晃动,同时软垫的弹性又可限制运动量,使得驾驶室左右、前后晃动时不会出现硬碰撞、硬摩擦,而运动量又较小,驾驶室不至于明显晃动,舒适性好。摆臂的侧向拉力可以限制驾驶室左右运动幅度。弹簧减震器总成101由螺旋弹簧或空气弹簧等与阻尼减震器构成;摆臂102通常由金属材料构成(铸铁件、钢板焊接件等),也可由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构成;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可由橡胶、微孔PUR等弹性材料制造而成;锁钩总成103通常由金属材料构成(钢板焊接件等);机械式锁止机构2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驾驶室锁止机构即可,锁止解除时,驾驶室可前翻,锁止时,可锁止固定住驾驶室;例如采用不浮式驾驶室后悬置的载货汽车使用的机械式锁止机构;这部分不是本技术的重点,介绍从略。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机械式锁止机构(2);两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间隔一个距离安装在驾驶室地板横梁(3)的左右两端部;每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下各连接一个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其特征在于,/n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101)、摆臂(102)、锁钩总成(103)、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n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采用三点铰接,包括:/n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上端、摆臂(102)外侧端和锁钩总成(103)下端在第一铰接点I处铰接;/n摆臂(102)的内侧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上端在第二铰接点II处铰接;/n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下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外侧下部在第三铰接点III处铰接;/n上述第一铰接点I处、第二铰接点II处、第三铰接点III处分别设置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n锁钩总成(103)与其上方设置的机械式锁止机构(2)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汽车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机械式锁止机构(2);两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间隔一个距离安装在驾驶室地板横梁(3)的左右两端部;每个机械式锁止机构(2)下各连接一个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其特征在于,
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包括弹簧减震器总成(101)、摆臂(102)、锁钩总成(103)、第一软垫(104)、第二软垫(105)、第三软垫(106)、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
浮动式驾驶室后悬置(1)采用三点铰接,包括:
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上端、摆臂(102)外侧端和锁钩总成(103)下端在第一铰接点I处铰接;
摆臂(102)的内侧端与驾驶室后悬置支架(107)上端在第二铰接点II处铰接;
弹簧减震器总成(101)下端与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龙李德方李胜伟曹旭光张吉平柴守勇张翔侯志华肖全丁美冰宋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