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30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包括:加热恒温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上皆设置有一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样气气路,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零气气路;所述样气气路与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样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零气气路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零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外设置有一信号调理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洁净的零气及时冲刷离子室,避免污染物的附着,大大延长准确检测的时间。

A double chamber chromatograp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
本技术涉及色谱仪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
技术介绍
PID是英文PhotoIonizationDetection——即“光离子化检测”的英文首字母缩写。PID技术作为一种精确而有效的检测手段在今天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I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真空放电现象所产生的紫外线,使待测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并通过测量离子化后的气体所产生的电流强度,从而得到待测气体浓度。色谱仪是一种对混合气体中各组分进行分析检测的仪器。样品由载气带入,通过对欲检测混合物中组分有不同保留性能的色谱柱,使各组分分离,依次导入检测器,以得到各组分的检测信号。按照导入检测器的先后次序,经过对比,可以区别出是什么组分,根据峰高度或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用于工业过程环节分析检测到在线色谱仪,一般都有防爆要求。对产品持续工作的稳定可靠性要求高。当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大部分采用PID检测原理。现有技术中的色谱仪,由于其光源容易附着污物,导致信号衰减,检测精度底。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物的附着,大大延长准确检测的时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其包括:加热恒温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上皆设置有一用于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样气气路,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零气气路;所述样气气路与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样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零气气路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零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外设置有一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耦接于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皆为三通电磁阀。优选地,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阻、第二放大器、第十一电阻及第十三电容;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串接后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串接后另一端与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与第二电感连接后与第二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放大器并联有第五电阻和第十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四电阻与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一电阻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皆连接有3.3V电源。优选地,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有21V电源。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皆串联有第四电容、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五电容并联。优选地,所述第一放大器并联有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与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两端连接有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第八电容与第九电容并联。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紫外线光源皆电连接于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双电离室的色谱仪,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定期切换,保证任意时间内第一电离室或第二电离室只通入样气或者只通入零气,这样有利于洁净的零气及时冲刷离子室,避免污染物的附着,大大延长检测器准确检测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较佳实施例中的信号调理电路。附图标记:100-加热恒温室,200-第一电离室,300-第二电离室,400-紫外线光源,10-第一管道,500-样气气路,20-第二管道,600-零气气路;700-第一电磁阀,800-第二电磁阀,900-信号调理电路。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如图1至图2所示,其包括:加热恒温室100,所述加热恒温室100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离室200、第二电离室300;所述第一电离室100和第二电离室200上皆设置有一用于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400,所述第一电离室200和第二电离室300皆通过第一管道10连通有样气气路500,所述第一电离室200和第二电离室300皆通过第二管道20连通有零气气路600;所述样气气路500与第一管道10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00,通过第一电磁阀700控制样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200、第二电离室300;所述零气气路600与第二管道20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800,通过第二电磁阀800控制零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200、第二电离室300;所述加热恒温室100外设置有一信号调理电路900,所述信号调理电路900耦接于第一电离室200和第二电离室300。该色谱仪前置工作环节与传统色谱仪一致:待分析样品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一般是N2、He等)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热恒温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n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上皆设置有一用于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样气气路,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零气气路;/n所述样气气路与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样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n所述零气气路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零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n所述加热恒温室外设置有一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耦接于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恒温室,所述加热恒温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
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上皆设置有一用于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样气气路,所述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皆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有零气气路;
所述样气气路与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样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
所述零气气路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零气分别进入第一电离室、第二电离室;
所述加热恒温室外设置有一信号调理电路,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耦接于第一电离室和第二电离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皆为三通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离室的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电阻、第二放大器、第十一电阻及第十三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串接后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与第八电阻串接后另一端与第九电阻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与第二电感连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笃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安环境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