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4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安装基座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折弯安装于安装基座上;安装基座包括座体、压盖以及底盖;压盖设置在座体的一侧,且与座体一体成型,压盖上设有与多个导电端子对应设置且供多个导电端子穿入至座体的第一端子孔;底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压盖的底部,底盖设有与第一端子孔对应设置的第二端子孔;底盖和压盖上分别设有供底盖安装限位的限位结构。该连接器通过将该安装基座的压盖和座体一体成型,从而可以简化组装工艺,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在该压盖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底盖,并在该底盖和该压盖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从而增加对该导电端子的保护,防止压接产品时导电端子倾倒溃PIN。

A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连接器通常运用于通信设备模块间的信号传递,如图1至图3所示,目前常用的连接器的端子座的压盖202与座体201是分开的,有两个零件组成,并且没有底盖,该种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a、压盖202与座体201组装工艺复杂,成本高;b、端子203的引脚无底盖保护,压接安装时端子203容易倾倒溃PIN。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连接器,包括安装基座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分别折弯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座体、压盖以及底盖;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座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所述压盖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对应设置且供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穿入至所述座体的第一端子孔;所述底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压盖的底部,所述底盖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孔对应设置的第二端子孔;所述底盖和所述压盖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底盖安装限位的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压盖包括压盖主体,所述压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底盖配合的第一配合面;所述底盖包括底盖主体,所述底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对于设置以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面上且朝所述第一配合面凸起的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面上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设置以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r>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从所述压盖主体相背于所述座体一侧延伸至所述压盖主体底部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为设置在所述压盖主体底部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配合面为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平面。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面上。优选地,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面的端面齐平设置。优选地,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面的端面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盖和所述压盖之间还设有将所述底盖和所述压盖卡接的卡接结构。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盖与所述底盖相接的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卡凸、以及设置在所述底与所述压盖相接的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座体插接的插接部以及与所述插接部弯折设置且从所述第一端子孔穿出设置的导电连接部;所述座体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与所述压盖相接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两相对侧的两个第二侧板。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连接器通过将该安装基座的压盖和座体一体成型,从而可以简化组装工艺,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在该压盖底部可拆卸地设置底盖,并在该底盖和该压盖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从而增加对该导电端子的保护,防止压接产品时导电端子倾倒溃PIN,另外,可保持PIN距,解决PCB安装对我困难,通过该限位结构可便于该底盖和该压盖的安装限位。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5所示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7是图4所示连接器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连接器的座体以及压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连接器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底盖和压盖卡接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2是图11所述连接器的座体以及压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连接器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5是图14所述连接器的座体以及压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4所示连接器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4至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该连接器可运用于通信设备模块间的信号传递,其具有组装简便、成本低、导电端子不易溃PIN的优点。如图4至图7所示,该连接器可包括安装基座10以及多个导电端子20;该安装基座10可供该多个导电端子20安装,该多个导电端子20分别折弯安装在该安装基座10上,且与该安装基座10可拆卸连接,其可与PCB板插接,其可用于信号传递。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基座10可包括座体11、压盖12以及底盖13;该座体11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11的材质可不限于塑胶材质。该座体11可呈长方体状或者正方体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11的形状可不限于呈长方体状或者正方体状。该压盖12可设置在该座体11的一侧,其可与该座体11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压盖12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其可与该座体1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从而可简化安装工艺,提高安装效率。该底盖13可设置在该压盖12的底部,且其可与该压盖12可拆卸连接,其可用于保护该导电端子20,其可避免该导电端子20出现溃PIN。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11可包括顶板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该顶板111和该底板112平行设置,该第一侧板113可设置在该顶板111和该底板112之间,其可与该顶板111和该底板112分别连接。该第二侧板114可为两个,其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侧板113的两相对侧,且与该第一侧板113连接,并与该顶板111和该底板112分别连接。该顶板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均一体成型,且其可围设形成供该导电端子20插入的空腔,具体地,该顶板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通过设置该第二侧板114可对该导电端子20起到保护,并且可避免或减少灰尘进入该座体11中。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压盖12可包括压盖主体121、第一端子孔122;该压盖主体121可设置在该第一侧板113与该空腔相背设置的一侧,其可与该第一侧板113一体成型。具体地,其可与该第一侧板113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压盖主体121可呈直角梯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呈直角梯形。该压盖主体121上可设置第一配合面1211;该第一配合面1211可为第一斜面,其可从该压盖主体121相背于该座体11的一侧延伸至该压盖主体121的底部,该第一配合面1211可用于与该底盖13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配合面1211可不限于斜面。该第一端子孔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10)以及多个导电端子(20);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分别折弯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10)上;所述安装基座(10)包括座体(11)、压盖(12)以及底盖(13);/n所述压盖(12)设置在所述座体(11)的一侧,且与所述座体(11)一体成型,所述压盖(12)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对应设置且供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穿入至所述座体(11)的第一端子孔(122);/n所述底盖(1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压盖(12)的底部,所述底盖(13)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孔(122)对应设置的第二端子孔(132);/n所述底盖(13)和所述压盖(12)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底盖(13)安装限位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10)以及多个导电端子(20);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分别折弯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10)上;所述安装基座(10)包括座体(11)、压盖(12)以及底盖(13);
所述压盖(12)设置在所述座体(11)的一侧,且与所述座体(11)一体成型,所述压盖(12)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对应设置且供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0)穿入至所述座体(11)的第一端子孔(122);
所述底盖(1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压盖(12)的底部,所述底盖(13)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孔(122)对应设置的第二端子孔(132);
所述底盖(13)和所述压盖(12)上分别设有供所述底盖(13)安装限位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12)包括压盖主体(121),所述压盖主体(121)上设有与所述底盖(13)配合的第一配合面(1211);
所述底盖(13)包括底盖主体(131),所述底盖主体(1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面(1211)对于设置以与所述第一配合面(1211)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面(1311);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面(1211)上且朝所述第一配合面(1211)凸起的限位凸起(12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面(1311)上与所述限位凸起(123)对应设置以与所述限位凸起(123)配合的限位凹槽(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1211)为从所述压盖主体(121)相背于所述座体(11)一侧延伸至所述压盖主体(121)底部的第一斜面;
所述第二配合面(1311)为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军李圣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