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4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目的在于实现柔性基板的较大弯曲程度。第1布线图案具有:位于第1端部并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端子组;位于第2端部并在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2端子组;分别延伸至安装区域的第1布线组;和分别延伸至安装区域的第2布线组。弯曲对应区域具有: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直线重叠的第1区域;和一对第2区域,分别与一对第2直线重叠,一对第2直线分别在第1区域的长度方向L上的两侧沿宽度方向延伸。第1区域与第1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小于一对第2区域各自与一对第2直线中的所对应的一条第2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金属膜避开第1区域而分别设于一对第2区域。

Flexible bas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将驱动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与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连接,应用COF(ChiponFlexible:柔性基板上芯片)。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将应用了COF的柔性基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board)与液晶显示器连接的技术。柔性基板与液晶显示器的端部连接,并在液晶显示器的侧方朝向背面弯折。并且,在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分支成两部分的FPC。【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589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1456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4584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3327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3189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柔性基板的基底基板由于具有弹性力而难以进行保持,难以增大弯曲程度,也难以进行局部弯折。因此导致柔性基板在显示器的周围变大,无法实现模块的小型化(窄边框)。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柔性基板的平面形状具有凹部,为了防止在其凹角处产生裂纹,设置有虚设图案。在专利文献2中,在柔性基板的夹着弯曲部的两侧,使阻焊剂为双层以提高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柔性基板的较大弯曲程度。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基板的特征在于,具有:绝缘基板,其具有柔韧性和弹性,并且具有克服使所述绝缘基板弯曲的力的弯曲阻力;布线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以及金属膜,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所述绝缘基板具有: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位于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安装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安装区域之间的弯曲对应区域,所述布线图案具有:第1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1端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第2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2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第1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1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以及第2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2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弯曲对应区域包括: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直线重叠的第1区域;以及一对第2区域,它们分别与一对第2直线重叠,所述一对第2直线分别在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1直线重叠的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小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各自与所述一对第2直线中的所对应的一条第2直线重叠的部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所述金属膜避开所述第1区域而分别设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柔性基板在第1区域中的宽度方向的总宽度较小,因此弯曲阻力变小,能够在第1区域处实现较大弯曲。并且,由于在第1区域的两侧设有金属膜,因此第1区域处的弯曲阻力相对变小,容易将弯曲引导到第1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第1柔性基板展开后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显示面板的电路的图。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子像素SP的电路构成的图。图5是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V-V剖视图。图6是示出显示面板的端部的图。图7是第1柔性基板的详细俯视图。图8是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VIII-VIII剖视放大图。图9是图2所示的第2柔性基板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图。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第1柔性基板的图。图13是示出在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第1柔性基板的图。图14是示出在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第1柔性基板的图。图15是示出在第6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第1柔性基板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显示面板;12:扫描线;14:信号线;16:薄膜晶体管;18:像素电极;20:公共电极;22:液晶层;24:第1基板;26:电路层;28:半导体层;30:栅电极;32:第1绝缘膜;34:第2绝缘膜;36:接触孔;38:漏电极;40:第3绝缘膜;42:遮光膜;44:基底绝缘膜;46:第4绝缘膜;48:接触部;50:第1取向膜;52:第2基板;54:黑矩阵;56:彩色滤光片层;58:保护层;60:第2取向膜;62:间隔件;64:外部端子组;66:对准标记;68:识别标记;70:布线组;72:背光模块;74:背面;76:显示面;78:第1柔性基板;80:绝缘基板;82:第1端部;84:第2端部;86:第1切口;88:切缝;90:安装区域;92:切片部;94:第2切口;96:弯曲部;98:集成电路芯片;100:间隔件;102:第1布线图案;104:第1端子组;106:第2端子组;108:第1布线组;110:第2布线组;112:第1对准标记;114:第2对准标记;116:金属膜;118:阻焊剂;120:各向异性导电膜;122:第2柔性基板;124:第2布线图案;124A:端子;124B:端子;124C:端子;126:第3柔性基板;128:膜片;230:第1平坦面;232:第2平坦面;278:第1柔性基板;296:弯曲部;298:集成电路芯片;316:金属膜;378:第1柔性基板;380:绝缘基板;404:第1端子组;434:端子组;436:笔直端子;478:第1柔性基板;488:切缝;504:第1端子组;578:第1柔性基板;592:切片部;604:第1端子组;678:第1柔性基板;680:绝缘基板;BR:弯曲对应区域;CD:公共驱动电路;CS:保持电容;DA:显示区域;D1:间隔;d1:间隔;D2:间隔;d2:间隔;GD:扫描驱动电路;L:长度方向;L1:第1直线;L2:第2直线;LP:平行线;LR:基准线;MP:中间平面;P:点;PA:周边区域;R1:第1区域;R2:第2区域;S:对置两边;SD:信号驱动电路;SP:子像素;W:宽度方向;W1:宽度;w1:宽度;W2:宽度;w2:宽度;X:第1方向;Y:第2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并不限定解释为以下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在附图中,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与实际形态相比,存在对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和形状等进行示意性地表示的情况,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进行限定。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存在对与前图中已经说明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在规定某一结构物与其他结构物的位置关系时,“上”和“下”不仅包括位于某一结构物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的情况,在没有特别限定的情况下,还包括其他结构物介于其间的情况。[第1实施方式]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显示装置具有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n绝缘基板,其具有柔韧性和弹性,并且具有克服使所述绝缘基板弯曲的力的弯曲阻力;/n布线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以及/n金属膜,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n所述绝缘基板具有:/n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n位于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安装区域;以及/n位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安装区域之间的弯曲对应区域,/n所述布线图案具有:/n第1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1端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排列;/n第2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2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n第1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1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以及/n第2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2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n所述弯曲对应区域包括:/n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直线重叠的第1区域;以及/n一对第2区域,其分别与一对第2直线重叠,所述一对第2直线分别在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n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1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小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各自与所述一对第2直线中的所对应的一条第2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n所述金属膜避开所述第1区域而分别设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6 JP 2018-1474831.一种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绝缘基板,其具有柔韧性和弹性,并且具有克服使所述绝缘基板弯曲的力的弯曲阻力;
布线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以及
金属膜,其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
所述绝缘基板具有:
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
位于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安装区域;以及
位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安装区域之间的弯曲对应区域,
所述布线图案具有:
第1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1端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排列;
第2端子组,其位于所述第2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
第1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1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以及
第2布线组,其分别从所述第2端子组延伸至所述安装区域,
所述弯曲对应区域包括:
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1直线重叠的第1区域;以及
一对第2区域,其分别与一对第2直线重叠,所述一对第2直线分别在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1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小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各自与所述一对第2直线中的所对应的一条第2直线重叠的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总宽度,
所述金属膜避开所述第1区域而分别设于所述一对第2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板具有切口和孔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切口和所述孔中的所述至少一方避开与所述一对第2直线的重叠并且与所述第1直线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膜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切口和所述孔中的所述至少一方相邻的部分和不相邻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板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所述切口,所述切口从所述一对第2区域起向所述宽度方向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板包括多个切片部,所述多个切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英明山田一幸中野泰川口仁浅田圭介鱼岸广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