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兰大学专利>正文

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620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灯,其中每一该至少一路灯包括:一灯罩,该灯罩包括:一上盖;一转轴架,可旋转地设于该上盖下方;复数个叶片,设于该转轴架上;复数个支撑架,与该上盖连接且设于该复数个叶片的外侧;以及一下盖,与该转轴架和该复数个支撑架连接;至少一发光装置,设于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上盖,以及一灯柱,与该灯罩连接。一复合电力控制系统,与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一蓄电池,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

Compound green energy safety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结合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夜光材料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及节能问题的日益关注,世人的目光正逐渐聚焦到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如太阳能、风能等。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一种干净、储量丰富、零成本且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转换成电能、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风车以及将太阳能应用在城市路灯照明等领域。路灯是现代城市里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但是现有的路灯大部分是以城市电网为能源来源,这样势必增加城市供电的压力,而且为了供电就需要铺设更多且复杂的电缆,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现在的路灯的光亮度是不可调的,在有些人流、车流较少的时候依然是输出最大的光亮度,这样也极大的浪费了光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太阳能来供电的路灯装置,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给灯源供电使用,无需复杂昂贵的管线铺设,但是现有技术中只能利用太阳能一种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缺乏其他绿色能源的互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缺失,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透过太阳光、风力、燃料电池及夜光材料的结合,落实再生能源的应用。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路灯,其中每一该至少一路灯包括:一灯罩,该灯罩包括:一上盖;一转轴架,可旋转地设于该上盖下方;复数个叶片,设于该转轴架上;复数个支撑架,与该上盖连接且设于该复数个叶片的外侧;以及一下盖,与该转轴架和该复数个支撑架连接,至少一发光装置,设于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上盖;以及一灯柱,与该灯罩连接。一复合电力控制系统,与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一蓄电池,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其中,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复数个叶片涂有一夜光材料。更进一步而言,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还可包括一太阳能子系统,该太阳能子系统包括:一太阳能板,设于前述之每一该至少一路灯中灯罩的上盖上;一第一直流/直流变压器,分别与该太阳能板和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一太阳能电力控制器,分别与该第一直流/直流变压器和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更进一步而言,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还可包括一风能子系统,该风能子系统包括:一风机模块,该风机模块包括:一发电模块,与该转轴架连接并设于该转轴架中;以及一压电传感器,与该发电模块连接。一交流/直流变频器,与该风机模块连接;一第二直流/直流变压器,分别与该交流/直流变频器和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一风机控制器,与该风机模块连接;以及一风能电力控制器,分别与该风机控制器、该交流/直流变频器、该第二直流/直流变压器和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更进一步而言,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还可包括一燃料电池子系统,该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一燃料电力控制器,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一燃料气压控制器,与该燃料电力控制器连接;一储气装置,包括一气阀,该储气装置与该燃料气压控制器连接;至少一燃料电池,分别与该燃料气压控制器和该燃料电力控制器连接;以及一第三直流/直流变压器,分别与该至少一燃料电池、该燃料电力控制器和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简述,目的在于对本专利技术之数种面向和技术特征作一基本说明。专利技术简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别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性或重要组件,也不是用来界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为以简明的方式呈现本专利技术的数种概念而已。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路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路灯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子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风能子系统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子系统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监控装置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100…路灯110…发光装置120…灯罩122…上盖123…支撑架124…下盖126…转轴架128…叶片130…灯柱200…复合电力控制系统300…太阳能子系统320…太阳能板340…第一直流/直流变压器360…太阳能电力控制器400…风能子系统420…风机模块422…发电模块424…压电传感器430…交流/直流变频器440…第二直流/直流变压器450…风机控制器460…风能电力控制器500…燃料电池子系统510…储气装置520…燃料气压控制器530…燃料电池540…第三直流/直流变压器560…燃料电力控制器600…蓄电池800…监控装置810…讯号发射器830…光传感器850…电力运作传感器900…中央控制系统910…讯号接收器a…剖面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能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以太阳能及风能发电作为主要电力来源,当太阳能及风能提供之不足则以燃料电池作为备用能源,而照明系统的发光装置以发光二极管(LED)输出光线,同时,涂有夜光材料的照明系统可在深夜提供照明以及安全警示之用。请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示意图。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10包括:至少一路灯100,包括至少一发光装置,一复合电力控制系统200,与该发光装置连接,以及一蓄电池600,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2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10还可包括一太阳能子系统300、一风能子系统400及一燃料电池子系统500,且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200分别与该太阳能子系统300、该风能子系统400及该燃料电池子系统500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10还可包括太阳能子系统300、风能子系统400、燃料电池子系统500中之一或其组合,太阳能子系统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路灯,其中每一该至少一路灯包括:/n一灯罩,该灯罩包括;/n一上盖;/n一转轴架,可旋转地设于该上盖下方;/n复数个叶片,设于该转轴架架上;/n复数个支撑架,与该上盖连接且设于该复数个叶片的外侧;以及/n一下盖,与该转轴架和该复数个支撑架连接;/n至少一发光装置,设于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上盖;以及/n一灯柱,与该灯罩连接;/n一复合电力控制系统,与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n一蓄电池,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n其中,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复数个叶片涂有一夜光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2 TW 1071269701.一种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路灯,其中每一该至少一路灯包括:
一灯罩,该灯罩包括;
一上盖;
一转轴架,可旋转地设于该上盖下方;
复数个叶片,设于该转轴架架上;
复数个支撑架,与该上盖连接且设于该复数个叶片的外侧;以及
一下盖,与该转轴架和该复数个支撑架连接;
至少一发光装置,设于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上盖;以及
一灯柱,与该灯罩连接;
一复合电力控制系统,与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
一蓄电池,与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
其中,该复数个支撑架或该复数个叶片涂有一夜光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太阳能子系统、一风能子系统或一燃料电池子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子系统包括:
一太阳能板,设于该灯罩上;
一第一直流/直流变压器,分别与该太阳能板和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以及
一太阳能电力控制器,分别与该第一直流/直流变压器和该复合电力控制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绿能安全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能子系统包括:
一风机模块,包括:
一发电模块,与该转轴架连接;以及
一压电传感器,与该发电模块连接;
一交流/直流变频器,与该风机模块连接;
一第二直流/直流变压器,分别与该交流/直流变频器和该至少一发光装置连接;
一风机控制器,与该风机模块连接;以及
一风能电力控制器,分别与该风机控制器、该交流/直流变频器、该第二直流/直流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达
申请(专利权)人:宜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