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612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包括溢流塔;溢流塔包括塔壁和挡板,塔壁围成塔腔,塔腔的底端与倾斜设置在尾矿库岸坡表面层中的泄槽相连通,塔腔的底端与泄槽相连通的部位为连通口,塔壁的顶端形成有与塔腔连通的敞口,塔壁上设有与塔腔连通的缺口,缺口自塔壁的下端向上延伸至塔壁的顶端;挡板为N个,N个挡板随尾矿库水位高度抬升而相应地自缺口的底端向上逐步排列拼接且可拆卸地设置在缺口中,以逐步自下向上封住缺口,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挡板拆装方便,可实现水上封堵,封堵作业简单安全,封堵质量高,排水效果好。

Intake structure of flood discharge system of tailings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矿库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
技术介绍
尾矿库一般总高几十米到上百米,为保证尾矿库的安全,尾矿库必须设置排洪系统,现常用的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为排水斜槽或排水井。排水斜槽一般为矩形断面,根据所需泄流量可设置为单格或双格,在运行过程中逐步采用盖板进行覆盖挡水,由水位以下的斜槽侧壁和盖板上缘泄流。排水斜槽采用盖板逐步封堵挡水,水下作业,封堵质量差,盖板之间经常漏水漏砂,且盖板封堵后不可拆卸。通常排水井井架高十米到几十米,根据尾矿库总高,一般需布置几个排水井,各井井筒之间一般有0.5m~1m的重叠高度。排水井靠井筒窗口泄流,随着尾矿库水位上升,逐步采用拱板对窗口进行封堵挡水,在本级排水井使用完毕后进行封堵作业,封堵结束后即可启用下一级排水井。排水井采用拱板逐步封堵挡水,为水下作业,封堵质量差,拱板间的缝隙经常漏水漏砂,且拱板封堵后不可拆卸。当本级排水井使用完毕后,由于排水井井架高,导致封堵作业困难、不安全。排洪系统进水口封堵不严密、漏水漏砂,会造成整个排洪设施的维检难度大,且会对排洪设施出口下游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挡板拆装方便,封堵作业简单安全,可实现水上封堵,封堵质量高,排水效果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包括:溢流塔,所述溢流塔包括塔壁和挡板,所述塔壁围成塔腔,所述塔腔的底端与倾斜设置在尾矿库岸坡表层中的泄槽相连通,所述塔腔的底端与所述泄槽相连通的部位为连通口,所述塔壁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敞口,所述塔壁上设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自所述塔壁的下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塔壁的顶端;所述挡板为N个,N个所述挡板随尾矿库水位高度抬升而相应地自所述缺口的底端向上逐步排列拼接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缺口中,以逐步自下向上封住所述缺口,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排洪作业时,当尾矿库上部澄清水位高于缺口的底壁面且尾矿库上部澄清水下方的沉积物的高度位置低于缺口的底壁面时,尾矿库上部澄清水在位于缺口的底壁面以上的部分水体可以从缺口的底壁面溢流进塔腔中并从连通口进入泄槽而排出尾矿库;随着尾矿库上部澄清水水位的抬升,尾矿库上部澄清水下方的沉积物的高度位置也在抬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缺口中逐步加装合理数量的挡板,既可以及时地使得尾矿库的上部澄清水通过加装在缺口中合理数量挡板中的最上一个挡板的顶边溢流进塔腔中并从连通口进入泄槽而排出尾矿库,又可以通过加装在缺口中合理数量的挡板挡住尾矿库澄清水下部的沉积物如泥沙等进入塔腔中,这样既实现了及时排洪的需求,又可以避免沉积物进入塔腔及泄槽中而堵塞排洪通道。封堵作业时,当尾矿库水位抬升接近塔壁顶端时,通过合理数量的挡板将缺口完全封闭,再从敞口对塔腔进行封堵,这种水上封堵作业施工安全、方便。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具有挡板拆装方便,封堵作业简单安全,可实现水上封堵,封堵质量高,排水效果好等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向上延伸至所述塔壁的顶端且向下延伸至所述缺口的底壁面高度以下;N个所述挡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且N个所述挡板中的最下一个所述挡板的底端面与所述缺口的底壁面贴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缺口的底壁面上设有第三卡槽,N个所述挡板中的最下一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卡设在所述第三卡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溢流塔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当尾矿库水位抬升至接近所述溢流塔的顶端时盖设在所述塔腔的底部,以封住所述连通口,所述塔腔中在所述盖板以上的部位设有现浇混凝土。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连通口的壁体形成用于支撑所述盖板的支撑部,所述盖板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溢流塔的高度为2~4m。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挡板的高度为0.1~0.3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通口的净断面的尺寸根据水力确定,所述净断面的泄流能力根据所述缺口的宽度尺寸以及所述挡板上的泄流水头确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口的所述净断面为方形,所述净断面的长度尺寸为1~3m,所述净断面的宽度尺寸为1~3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通口中设有竖向的隔板,所述隔板的横向两端与所述连通口的壁体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溢流塔有多个,多个所述溢流塔沿所述泄槽的倾斜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两两相邻的所述溢流塔中,在所述泄槽的倾斜方向上位于低处的一个所述溢流塔的顶端高度高出位于高处的一个所述溢流塔的底端高度,以使两两相邻的所述溢流塔之间具有重叠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重叠高度为0.4~0.6m。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的溢流塔封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1000泄槽1挡板2溢流塔3塔壁301支撑部3011塔腔302连通口303敞口304缺口305第一卡槽3051第二卡槽3052第三卡槽3053盖板4混凝土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4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1000。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1000,包括溢流塔3;溢流塔3包括塔壁301和挡板2,塔壁301围成塔腔302,塔腔302的底端与倾斜设置在尾矿库岸坡表层中的泄槽1相连通,塔腔302的底端与泄槽1相连通的部位为连通口303,塔壁301的顶端形成有与塔腔302连通的敞口304,塔壁301上设有与塔腔302连通的缺口305,缺口305自塔壁301的下端向上延伸至塔壁301的顶端;挡板2为N个,N个挡板2随尾矿库水位高度抬升而相应地自缺口305的底端向上逐步排列拼接且可拆卸地设置在缺口305中,以逐步自下向上封住缺口305,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n溢流塔,所述溢流塔包括塔壁和挡板,所述塔壁围成塔腔,所述塔腔的底端与倾斜设置在尾矿库岸坡表层中的泄槽相连通,所述塔腔的底端与所述泄槽相连通的部位为连通口,所述塔壁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敞口,所述塔壁上设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自所述塔壁的下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塔壁的顶端;所述挡板为N个,N个所述挡板随尾矿库水位高度抬升而相应地自所述缺口的底端向上逐步排列拼接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缺口中,以逐步自下向上封住所述缺口,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溢流塔,所述溢流塔包括塔壁和挡板,所述塔壁围成塔腔,所述塔腔的底端与倾斜设置在尾矿库岸坡表层中的泄槽相连通,所述塔腔的底端与所述泄槽相连通的部位为连通口,所述塔壁的顶端形成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敞口,所述塔壁上设有与所述塔腔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自所述塔壁的下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塔壁的顶端;所述挡板为N个,N个所述挡板随尾矿库水位高度抬升而相应地自所述缺口的底端向上逐步排列拼接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缺口中,以逐步自下向上封住所述缺口,其中,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向上延伸至所述塔壁的顶端且向下延伸至所述缺口的底壁面高度以下;N个所述挡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中,且N个所述挡板中的最下一个所述挡板的底端面与所述缺口的底壁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底壁面上设有第三卡槽,N个所述挡板中的最下一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卡设在所述第三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塔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当尾矿库水位抬升至接近所述溢流塔的顶端时盖设在所述塔腔的底部,以封住所述连通口,所述塔腔中在所述盖板以上的部位设有现浇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矿库排洪系统进水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的壁体形成用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瑞周积果郑学鑫朱俞仿宋会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