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08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N35D、A179E,pH 7.0条件下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238%、244%。pH 4.5条件下处理12h酶活分别剩余83.9%、85.5%,相比对照野生型酶残余酶活24.8%,突变体酸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N35D、A179E具有较好的酶学性质。

A L-aspartate \u03b2 - decarboxylase mutan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L-丙氨酸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氨基酸,在日化、食品和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日化领域,L-丙氨酸是合成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在食品领域,L-丙氨酸具有甜味,能与谷氨酸钠制成混合调味品,可调制并明显改善食品风味,而不破坏食品原有的风味;在医药领域,L-丙氨酸是合成维生素B6和L-氨基丙醇(盐酸左氧氟沙星合成前体)的主要原料;同时,L-丙氨酸是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和输液的主要成分,也是心肌功能增强剂。在化学合成生产中,丙酸氯化法是合成L-丙氨酸的常见思路,但该方法存在产品质量差、合成路线长、收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目前基本被淘汰。使用生物酶催化法和发酵法制备L-丙氨酸已成为工业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方法。目前用于制备L-丙氨酸的生物合成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优化代谢途径,敲除次级代谢产物编码基因和L-丙氨酸消耗旁路基因,获得生产L-丙氨酸菌株,在培养微生物过程中合成L-丙氨酸;周丽等以野生型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敲除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编码基因以及丙氨酸消旋酶编码基因,将L-丙氨酸脱氢酶基因转入缺陷型菌株中获得目的菌株,该菌株发酵生产L-丙氨酸在摇瓶水平产量可达67.2g/L(引用文献:周丽,邓璨,崔文暻,刘中美,周哲敏.温度调节基因开关调控大肠杆菌发酵合成L丙氨酸[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11):10.)。另一种方法是生物酶法,即通过表达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以L-天冬氨酸作为底物,脱去β-羧基生成L-丙氨酸。编码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基因Asd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假分枝杆菌、假单胞菌、粪产碱菌、醋酸杆菌、产气荚膜菌等微生物中。目前发现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大多具有较差的酸稳定性,在中性条件(pH7.0)下催化活性较低。徐虹等人通过诱变获得一株具有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假单胞菌,对底物L-天冬氨酸催化转化率接近100%,但需要5天进行催化反应,时间过长(引用文献:徐虹,王雪根,刘济瑞,等.利用假单胞菌天冬氨酸_脱羧酶高效生产L_丙氨酸[J].南京化工学院学报,1995,17(1).);Wang等人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Pseudomonassp.ATCC19121来源的Asd酶,该酶比酶活为280U/mg,比酶活较低(引用文献:WangN-C,LeeC-Y.Molecularcloningoftheaspartate4-decarboxylasegenefromPseudomonassp.ATCC19121andcharacterizationofthebifunctionalrecombinantenzyme[J].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6,73(2):339-348.)。因此,提供一种高产L-丙氨酸的方法、一种酶活更高、酸稳定性更高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对于工业应用生产L-丙氨酸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编码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radioresistens)来源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基因进行突变,构建得到两个酸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N35D、A179E。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含SEQIDNO.1或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上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或SEQIDNO.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含上述基因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表达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细胞。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因工程菌,是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上述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大肠杆菌BL21为宿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以pET系列质粒为载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pET28a。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方法,将表达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35-37℃培养至OD600为0.6-0.8时,加入诱导剂IPTG于20-30℃诱导15-25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及所述基因工程菌在制备含有L-丙氨酸的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N35D(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编码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A179E(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编码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pH7.0条件下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238%、244%。pH4.5条件下处理12h残余酶活分别剩余83.9%、85.5%,相比对照野生型酶残余酶活24.8%,突变体酸稳定性有明显提高。50℃处理3h残余酶活分别为76.7%、51.3%,相比对照酶突变体50℃处理30min残余酶活为86%,热稳定性降低较少。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N35D、A179E具有较好的酶学性质,有利于生物法生产β-丙氨酸。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表达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重组大肠杆菌,获得在pH7.0条件下具有高酶活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菌株N35D、A179E,其纯酶比酶活达793U/mg、765U/mg。将重组菌摇瓶发酵,以L-天冬氨酸钠作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反应制备L-丙氨酸,L-丙氨酸的产量达26.7g/L。附图说明图1:ArASD野生型及突变型纯酶SDS-PAGE电泳图,其中M为蛋白分子量标准,1为野生型纯化后蛋白;2为N35D纯化后蛋白;3为A179E纯化后蛋白。图2:在pH7.0时的酶活以及pH4.5条件下处理12h酶活剩余。图3:在50℃条件下孵育3h后酶的热稳定性曲线。图4:pH4.5条件下野生型菌株一次性加入高浓度底物催化效果图。图5:pH4.5条件下突变菌株一次性加入高浓度底物催化效果图。图6:pH7.0条件下突变菌株一次性加入高浓度底物催化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一)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的测定方法发酵液酶活测定方法:取100μL发酵后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加入100μL1mol/LL-天冬氨酸钠溶液,加入800μLpH4.5磷酸盐缓冲液,于37℃反应30min后置于100℃灭活10min。12000rpm离心2min,取上清衍生后检测L-丙氨酸产量。反应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载入C18色谱柱进行HPLC分析。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测定方法: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适量酶液,加入终浓度40mmol/LL-天冬氨酸钠,PLP终浓度0.5mmol/L,于37℃,pH4.5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含SEQIDNO.1或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基因。


3.含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载体。


4.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的细胞。


5.一种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是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表达权利要求1所述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突变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以大肠杆菌BL21为宿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敏刘中美于佳印赵庭周丽崔文璟郭军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