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07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整粒高粱除杂后,用水没过整粒高粱,在0.05~0.08MPa的压力下浸泡;b、将浸泡后的高粱在0.12~0.15MPa的压力下进行初蒸;c、用水没过初蒸后的高粱焖粮;d、将焖粮后的高粱在0.03~0.05MPa的压力下进行复蒸,复蒸结束后摊晾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高粱加热水进行低压浸泡、高压初蒸、常压焖粮和低压复蒸等操作方式,实现了整粒高粱的快速破皮,破皮率达到9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粒高粱破皮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The method of breaking the husk of whole grain sorghum by coo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酿酒
,具体涉及一种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
技术介绍
高粱作为中国白酒的主要酿酒原料,在用于传统酿造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破碎处理,高粱破碎后,经润料、高温蒸煮,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进而被微生物进行生长代谢而产酒;如果高粱不经过粉碎破皮,在高粱厚实的表皮保护下,即使通过高温蒸煮能够让高粱内部淀粉糊化,高粱也无法破皮,微生物无法利用淀粉进行生长代谢,导致酿酒过程无法正常进行。不同香型、不同地域白酒生产过程中对高粱的粉碎度要求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高粱粉碎越细,微生物发酵越彻底,产酒量越高,但同时会导致酒糟更加糅酽,影响发酵升温情况,对酒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若高粱粉碎过粗,淀粉的糊化时间延长,微生物对淀粉的利用率下降,导致产酒量下降。因此,为了确保白酒质量提升和产品的稳定,对高粱粉碎工艺都有苛刻的要求。对于一般白酒企业,粉碎设备与粉碎车间的等设备设施的构建,也是一笔较大费用。鉴于对高粱粉碎的工艺要求和生产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开始研究采用整粒高粱酿酒的生产工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整粒高粱蒸煮破皮的问题,至今尚未见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现有白酒生产工艺中,也有采用整粒高粱作为酿酒原料的,如传统的酱酒生产工艺和川法小曲生产工艺。由于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采用的是二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独特的酿造工艺,整粒高粱经过多次蒸煮并在发酵生酸的作用下,高粱才能慢慢破皮,经过九次蒸煮和八次发酵淀粉才能被慢慢消耗,其生产操作繁琐、发酵周期长等弊端显得尤为突出;川法小曲酒的酿造,主要采用泡粮、初蒸、闷水和复蒸的组合工艺,使得整粒高粱在长时间近似于水煮方式的条件下实现破皮,其操作复杂,存在泡粮时间长、蒸煮时间长、蒸汽用量大、劳动强度大以及用水量大等问题,也未能实现很好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简便、有效的且易于机械化推广的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整粒高粱除杂后,用水没过整粒高粱,在0.05~0.08MPa的压力下浸泡;b、将浸泡后的高粱在0.12~0.15MPa的压力下进行初蒸;c、用水没过初蒸后的高粱焖粮;d、将焖粮后的高粱在0.03~0.05MPa的压力下进行复蒸,复蒸结束后摊晾即可。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水的温度为80~90℃。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浸泡时的压力为0.06MPa。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10min。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初蒸的压力为0.14MPa。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初蒸的时间为10~15min。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水的温度为80~90℃。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焖粮的时间为15~20min。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复蒸的压力为0.035MPa。其中,上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复蒸的时间为15~2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高粱加热水进行低压浸泡、高压初蒸、常压焖粮和低压复蒸等操作方式,实现了整粒高粱的快速破皮,整个蒸煮过程缩短至1~2h,蒸汽用量明显减少,破皮率达到95%以上;整粒高粱破皮一方面达到高粱蒸煮糊化的效果,破皮后微生物才能进入高粱内部利用糊化后的淀粉生长繁殖代谢,产酒生香,从而保证白酒的产质量;另一方面,采用整粒高粱酿酒可大幅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糠壳的用量,糠壳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糠醛的主要来源,因此减少糠壳用量,可有效降低白酒中的糠醛等异杂味,可达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整粒高粱蒸煮破皮方法还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单、参数便于控制、稳定性好、破皮效果好。(2)工艺时间明显缩短、能耗降低。本专利技术中整粒高粱浸泡时间比传统工艺浸泡时间缩短18~22小时,高粱蒸煮时间减少至60~80min,就可实现整粒高粱的破皮,破皮率达到95%以上,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蒸汽用量少,能耗低。整个蒸煮过程,从泡粮至蒸煮结束,开蒸汽时间只有27~32min,蒸汽用量明显降低,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4)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本专利技术中整粒高粱经转运至蒸煮锅后,泡粮、初蒸、焖粮和复蒸操作均在蒸煮锅内进行,便于实现了整个蒸煮过程的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效率。(5)破皮后的整粒高粱用于酿酒生产,可降低酿酒辅料糠壳的用量,减少了酒中糠醛等异杂味物质的含量,对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一种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整粒高粱除杂后,用水没过整粒高粱,在0.05~0.08MPa的压力下浸泡;b、将浸泡后的高粱在0.12~0.15MPa的压力下进行初蒸;c、用水没过初蒸后的高粱焖粮;d、将焖粮后的高粱在0.03~0.05MPa的压力下进行复蒸,复蒸结束后摊晾即可。泡粮时,原料吸收水分,淀粉粒间的孔隙被水充满,淀粉粒之间膨胀,使粮粒在蒸煮时容易透心,达到糊化良好的目的;同时泡粮可除去高粱皮壳中的部分单宁和原料中灰沙杂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泡粮的过程中增加压力,可以显著缩短泡粮的时间,但是,如果压力小于0.05MPa,在相同的时间下,最终高粱的破皮率会低于50%,并且糊化效果差,生心较多;如果压力大于0.08MPa,在相同的时间下,最终高粱的破皮率也能达到90%以上,但是糊化过度,淀粉溢出,高粱未蒸煮前就粘结在一起,不利于后期发酵。因此,只有在压力为0.05~0.08MPa时浸泡5~10min才能使高粱的破皮率高,并且效果好。初蒸的目的是使高粱整体受热均匀,起到加热粮食和部分糊化作用(内芯含水,在70℃以上发生糊化),初蒸过程基本不吸水。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初蒸的时候增加压力,可以显著缩短初蒸的时间,但是,如果压力小于0.12MPa,在相同的时间下,最终高粱的破皮率会低于75%,并且糊化效果差,生心较多;如果压力大于0.15MPa,在相同的时间下,最终高粱的破皮率也能达到90%以上,但是糊化过度,淀粉溢出,不利于后期发酵。因此,只有在压力为0.12~0.15MPa时浸泡10~15min才能使高粱的破皮率高,并且效果好。焖粮是粮食的二次吸水过程,且经过初蒸以后的高粱温度达90℃以上,在遇到高温焖粮水,高粱表皮迅速破裂。因此焖粮的过程并不适宜增加压力,因为高压会使高粱糊化过度,淀粉溢出,不利于后期发酵。由于焖粮后,高粱的含水量较大,若再进行高压蒸煮,则会导致高粱涎多,淀粉溢出。因此采用低压长时间蒸煮,以达到高粱进一步糊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整粒高粱除杂后,用水没过整粒高粱,在0.05~0.08MPa的压力下浸泡;/nb、将浸泡后的高粱在0.12~0.15MPa的压力下进行初蒸;/nc、用水没过初蒸后的高粱焖粮;/nd、将焖粮后的高粱在0.03~0.05MPa的压力下进行复蒸,复蒸结束后摊晾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整粒高粱除杂后,用水没过整粒高粱,在0.05~0.08MPa的压力下浸泡;
b、将浸泡后的高粱在0.12~0.15MPa的压力下进行初蒸;
c、用水没过初蒸后的高粱焖粮;
d、将焖粮后的高粱在0.03~0.05MPa的压力下进行复蒸,复蒸结束后摊晾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水的温度为8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浸泡时的压力为0.0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粒高粱的蒸煮破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1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宿义罗杰李德林杨艳许德富马蓉秦辉蔡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