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043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低发热支撑胶配方,包括以下份数的组分:聚异戊二烯橡胶30.0~50.0份;含有高性能(1,2间规聚丁二烯树脂复合)高顺式顺丁橡胶50.0~70.0份;低发热炭黑30.0~50.0份;高分散白炭黑0~35.0份;固体偶联剂0~6.0份;多功能交联助剂1.0~3.0份;防老剂RD 1.0~1.5份;防老剂6PPD 1.0~3.0份;促进剂TBBS 1.0~2.0份;促进剂TBZTD 0.5~1.0份;抗硫化返原剂0.3~0.7份;不溶性硫磺5.0~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配方具备高刚性、低发热以及兼具较好屈挠性能,使得缺气保用轮胎在零气压行驶状态下具备了足够的续行里程的同时轮胎表现出适当的舒适性。

A kind of tire sidewall support compound for lack of ai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也推动了轮胎行业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更对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气压,一旦出现漏气,轮胎气压降低,汽车势必失去平衡无法正常行驶和控制方向,所以在这种形势下缺气保用轮胎的研究在各大轮胎制造厂商逐步开展。所谓缺气保用轮胎,就是在轮胎行驶过程中由于刺扎等各种原因造成轮胎缺气,甚至失去气压,通过轮胎胎侧支撑胶支撑整个车辆,使其仍能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一段距离的轮胎,一般轮胎在失去气压时,轮胎瞬时塌陷,轮胎和轮辋脱离汽车无法正常行驶。因此支撑胶就成为缺气保用轮胎性能的关键部分。具备支撑胶结构的缺气缺气保用轮胎,其原理是在胎侧部位增加具有足够刚性,同时需要兼具足够耐屈挠及耐撕裂的特殊配方的橡胶,按照估计标准,具备这样特殊设计的轮胎要确保在失去气压时车辆仍能以80km/h的速度行驶至少80km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缺气保用轮胎支撑胶部件,使其具备低发热、足够的刚性以及耐屈挠性,以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上述各材料在特定配比下制得混炼胶,硫化后得到具有低发热、高刚性以及较好耐屈挠性的支撑胶。上述配比生胶组合物总质量份数为100份,该生胶组合物含有30.0~50.0重量份数的天然橡胶,以及70.0~50.0重量份数的含有间同立构结晶的丁二烯橡胶,使胶料具备较高弹性,良好的机械性能,滞后损失小从而降低生热,同时兼具优良的耐磨,耐老化性能,有助于提高支撑胶良好的耐久性能。上述配比中混有5.0~35.0重量份数的白炭黑(该白炭黑氮吸附比表面积在155~175m2/g,PH值为5.0~8.0),并添加1.0~6.0重量份数的硅烷偶联剂,据此可提高加工性能,胶料扯断伸长率及撕裂性能。上述配比中使用30.0~50.0重量份数的炭黑,以获得较低的发热性能,炭黑用量不宜过高,过高会导致分散困难,胶料硬度过高,对耐屈挠性能有不利;用量过低补强差,导致支撑胶强度和硬度不足,对刚性不利。上述配比中还使用2.0~7.0重量份数的增粘剂,所述增粘剂由间苯二酚树脂(KOTA)六甲氧基甲基密胺树脂(CY964)和酚醛树脂组成,树脂之间相互反应,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参与硫化反应,提高胶料的撕裂强度。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还包括4.5~8.5重量份数的活性剂,活性剂有氧化锌搭配硬脂酸组成,氧化锌为间接法生产,纯度大于99.7%,和硬脂酸反应生成高活性的硬脂酸锌,进一步提高促进剂的活性。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采用5.0~9.0重量份数的硫化剂,硫化机选用高热稳定性的不溶性硫磺。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采用1.5~4.0重量份数的促进剂,品种为N-叔丁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TBBS)和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TBZTD),给胶料提供较快的硫化速度,加工更安全,具有更长的焦烧时间。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还包括2.0~4.5重量份数的防老剂,防老剂由6PPD和RD组成,增加了支撑胶的动态疲劳性能和抗热老化性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配方还包括0.3~0.7重量份数的抗硫化返原剂1,3-双(柠糠酰亚胺甲基)苯,以补偿返原而损失的硫黄硫化交联键,保持交联密度,从而使硫化橡胶的物理性能保持不变,提高耐热老化性能,降低动态生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30.0~50.0份的含有12%间同立构聚丁二烯结晶(1,2-SyndiotacticPolyButadieneresin)的丁二烯橡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分散白炭黑优选为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55~175m2/g,PH值为5.0~8.0的高分散白炭黑,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Si-69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和以炭黑为载体的混合物Rsi-69B。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粘剂优选为间苯二酚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65%的六甲氧基甲基蜜胺的混合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交联助剂优选为多功能交联助剂CSA94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硫化返原剂优选为抗硫化返原剂WK-90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备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的方法,包括步骤:①配方配比加入生胶、全部白炭黑、部分炭黑、硅烷偶联剂、防老剂RD、防老剂6PPD、酚醛树脂、活性剂压上顶栓混炼得到一段混炼胶;②一段混炼胶停放6~24h后,和剩余部分炭黑一起投入密炼机混炼得到二段混炼胶;③二段混炼胶停放6~24h后,投入密炼机返练一遍得到三段混炼胶;④三段混炼胶停放2~12h后,和不溶性硫磺、促进剂、抗硫化返原剂、间苯二酚树脂一起投入密炼机混炼,得到支撑胶终练胶,终炼胶需停放8h以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制备工艺方法如下:①一段混炼转速50rpm,风压0.6MPa,炼胶至130℃提上顶栓清扫,转速降至40rpm,压上顶栓,炼胶至155℃卸料;②二段混炼转速45rpm,风压0.6MPa,炼胶至130℃提上顶栓清扫,压上顶栓,炼胶至155℃卸料;③三段混炼转速40rpm,风压0.6MPa,炼胶至130℃提上顶栓清扫,压上顶栓,炼胶至150℃卸料;④终练阶段转速25rpm,风压0.5MPa,炼胶20秒提上顶栓清扫一次,压上顶栓,炼胶至105℃卸料。⑤各阶段混炼胶均需冷却流程冷却,收料温度控制在40℃以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配方具备高刚性、低发热以及兼具较好屈挠性能,使得缺气保用轮胎在零气压行驶状态下具备了足够的续行里程的同时轮胎表现出适当的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工艺制备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的使用位置图;其中1为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部件作用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说明:①顺丁橡胶顺式结构含量为98wt%,反式结构含量为1wt%,乙烯基含量为1wt%;②偶联剂为Rsi-69B(50%N330炭黑+50%硅烷Si-69组成;③酚醛树脂为叔丁基酚醛树脂;④多功能交联助剂为CSA946,抗硫化返原剂为WK-901;将上述支撑胶配方实施例按如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0.0~50.0份的含有12%间同立构聚丁二烯结晶(1,2-SyndiotacticPolyButadieneresin)的丁二烯橡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散白炭黑优选为氮吸附比表面积在155~175m2/g,PH值为5.0~8.0的高分散白炭黑,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Si-69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和以炭黑为载体的混合物Rsi-69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优选为间苯二酚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65%的六甲氧基甲基蜜胺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交联助剂优选为多功能交联助剂CSA94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胎侧支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硫化返原剂优选为抗硫化返原剂WK-9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耐明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福麦斯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