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和轮毂自动喷漆机构,包括玻璃珠上料组件,所述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和转动的承托盘,所述承托盘上侧绕其轴心均匀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振动料斗的出料口与容纳槽对接;移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安装盘和多个吸盘,所述安装盘与吸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源,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驱动吸盘上下运动以抓取容纳槽内的玻璃珠,多个所述吸盘绕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带动安装盘移动以将承托盘内的玻璃珠移送至轮毂的螺纹孔内。其能够自动向轮毂的螺纹孔中装载玻璃球,工作效率高。
Automatic glass bead device for wheel hub and automatic painting mechanism for wheel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和轮毂自动喷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和轮毂自动喷漆机构。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上具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固定的轮毂孔,这种轮毂孔为螺纹孔。在轮毂的加工过程中,通常轮毂在成型后需要对轮毂表面喷漆,如此可以对轮毂进行防护。然而,由于轮毂孔的存在,在喷漆过程中,喷漆会在轮毂孔中聚集,进而会改变轮毂孔的内径,影响后续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和轮毂自动喷漆机构,其能够自动向轮毂的螺纹孔中装载玻璃球,工作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包括玻璃珠上料组件,所述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和转动的承托盘,所述承托盘上侧绕其轴心均匀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振动料斗的出料口与容纳槽对接;移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安装盘和多个吸盘,所述安装盘与吸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源,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驱动吸盘上下运动以抓取容纳槽内的玻璃珠,多个所述吸盘绕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均匀设置;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带动安装盘移动以将承托盘内的玻璃珠移送至轮毂的螺纹孔内。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运输轮毂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能够将吸盘移动至第一次传送带的上方。作为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拍摄螺纹孔的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检测轮毂上玻璃珠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作为优选的,还包括筛选组件,所述筛选组件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二多轴机械手和夹持轮毂的夹爪,所述第二多轴机械手与夹爪连接以将玻璃珠装配合格的轮毂移送至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多轴机械手与夹住连接以将玻璃珠装配不合格的轮毂移送至第二传输线上。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为气缸。作为优选的,所述吸盘数量与所述容纳槽数量相同。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轮毂自动喷漆机构,包括上述的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所述第一传输线上设置有喷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玻璃上料组件和移料组件配合,可实现向轮毂的螺纹孔中装载玻璃球,从而避免后续喷漆过程过程中,喷漆进入螺纹孔内部,提高加工精度。2、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和转动的承托盘,通过振动料斗可向承托盘中装载多个玻璃珠,方便后续取用。3、本专利技术的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安装盘和多个吸盘,吸盘可吸附承托盘中的玻璃球,通过第一多轴机械手,可实现多个吸盘上的玻璃球同步移转至轮毂的螺纹孔中,结构紧凑,装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在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传送带;11、第一检测组件;12、第二检测组件;20、振动料斗;21、承托盘;22、容纳槽;30、第一多轴机械手;31、安装盘;32、吸盘;40、第二多轴机械手;41、夹爪;50、第一传输线;51、第二传输线;60、喷漆装置;70、轮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包括玻璃珠上料组件和移料组件。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20和转动的承托盘21,在承托盘21上侧绕其轴心均匀开设有多个容纳槽22,振动料斗20的出料口与容纳槽22对接。振动料斗20可持续不断地输出玻璃球。由于振动料斗20的出料口与容纳槽22对接。由于容纳槽22具有多个,当与振动料斗20的导轨对接的容纳槽22内装有玻璃珠,承托盘21转动,使得下一个孔的容纳槽22与振动料斗20对接,之后,振动料盘中的玻璃珠进入空的容纳槽22。如此,随着承托盘21的转动,承托盘21上即可装载多个玻璃珠。对于承托盘21的转动可使用电机驱动。参照图2所示,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30、安装盘31和多个吸盘32。安装盘31与吸盘32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源,第一升降驱动源驱动吸盘32上下运动以抓取容纳槽22内的玻璃珠。多个吸盘32绕安装盘31的中心均匀设置。由于承托盘21的容纳槽22中皆载有玻璃珠,当吸盘32书与容纳槽22数量相同时,每个吸盘32对应一个容纳槽22,多个吸盘32可同时抓取承托盘21上的玻璃珠。当吸盘32数量与容纳槽22数量不一样时,安装盘31转动使得每个吸盘32依次抓取玻璃珠,从而完成玻璃珠的抓取。吸盘32为真空吸盘32,其为现有技术,通过负压,使得吸盘32能够自动抓取和释放物件。在图2中,显示了移料组件的三个运动状态的位置。吸盘数量与单个轮毂上螺纹孔数量相同。第一多轴机械手30带动安装盘31移动以将承托盘21内的玻璃珠移送至轮毂70的螺纹孔内。通过向轮毂70的螺纹孔中装玻璃球,即可使得在后续喷漆过程中,漆不会喷射在螺纹孔内部,从而提高后期装配的精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运输轮毂70的第一传送带10,第一多轴机械手30能够将吸盘32移动至第一次传送带的上方。将轮毂70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0上,第一传送带10将轮毂70运输至移料组件附近,移料组件完成向轮毂70放置玻璃珠的操作。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11,第一检测组件11包括拍摄螺纹孔的第一相机,第一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10的上方。第一检测组件11可以检测轮毂70上螺纹孔的数量和位置,从而便于后期移料组件在轮毂70的螺纹孔内装玻璃珠。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检测轮毂70上玻璃珠的第二检测组件12,第二检测组件12包括第二相机,第二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10的上方。第二检测组件12能够检测轮毂70的螺纹孔内是否装有玻璃珠,若漏装或未装,则为不合格品。第二检测组件12会将检测结果传输至筛选组件。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筛选组件,筛选组件包括第一传输线50、第二传输线51、第二多轴机械手40和夹持轮毂70的夹爪41,第二多轴机械手40与夹爪41连接以将玻璃珠装配合格的轮毂70移送至第一传输线50,第二多轴机械手40与夹住连接以将玻璃珠装配不合格的轮毂70移送至第二传输线51上。夹爪41为现有技术,其能够夹持轮毂70,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对于第一多轴机械手30和第二多轴机械手40,其能够在三维空间动作,多轴机械手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第一升降驱动源为气缸。气缸驱动吸盘32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抓取玻璃球。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70自动喷漆机构,包括上述的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第一传输线50上设置有喷漆装置60。第一传输线50传输的合格品,合格品的轮毂70的螺纹孔上皆装载玻璃球,如此,当该轮毂70经过喷漆装置60时,即可实现轮毂70表面喷漆操作,喷漆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璃珠上料组件,所述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和转动的承托盘,所述承托盘上侧绕其轴心均匀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振动料斗的出料口与容纳槽对接;/n移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安装盘和多个吸盘,所述安装盘与吸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源,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驱动吸盘上下运动以抓取容纳槽内的玻璃珠,多个所述吸盘绕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均匀设置;/n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带动安装盘移动以将承托盘内的玻璃珠移送至轮毂的螺纹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珠上料组件,所述玻璃珠上料组件包括振动料斗和转动的承托盘,所述承托盘上侧绕其轴心均匀开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振动料斗的出料口与容纳槽对接;
移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第一多轴机械手、安装盘和多个吸盘,所述安装盘与吸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驱动源,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驱动吸盘上下运动以抓取容纳槽内的玻璃珠,多个所述吸盘绕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均匀设置;
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带动安装盘移动以将承托盘内的玻璃珠移送至轮毂的螺纹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轮毂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多轴机械手能够将吸盘移动至第一次传送带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自动装玻璃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拍摄螺纹孔的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军,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康克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